第二百九十一章:济世堂问药
夕阳将余晖洒在南水县城的青石板街上,周一下班的工人们推着自行车,三三两两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王超骑着车,却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拐向了县城东头的济世堂。车把上挂着一个旧布包,里面装着用油纸仔细包裹好的一小块虎骨——这是他之前从系统秒杀中获得的那批虎骨中取出的一小部分。今天下班早,他特意绕道过来,想找坐堂的老中医问问泡制虎骨酒的方子。
济世堂是南水县有名的老字号中药铺,门面不大,黑底金字的匾额已经有些年头。此时正值傍晚,店里没什么人。一进门,一股浓郁而复杂的草药香气便扑面而来。高高的柜台后面,是一面墙的小抽屉,每个抽屉上都贴着药材名称的标签。一个小学徒正在整理药材,把晒干的草药分门别类地放进抽屉里。
坐堂的刘老先生年约六旬,头发花白,正坐在靠窗的桌案后整理医案。见王超进来,他放下手中的毛笔,和蔼地问道:这位小同志,是瞧病还是抓药?
王超上前一步,客气地说:刘老先生,我不瞧病,是想向您请教个事。他边说边从布包里拿出那包虎骨,小心地打开油纸,我偶然得了点虎骨,听说泡酒对身体好,特别是对风寒湿痹、腰腿疼痛有用。但不知具体该如何泡制,需要搭配哪些药材,特来请您指点。
虎骨?刘老先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接过油纸包,凑近仔细看了看,又拿到鼻尖闻了闻,还用指甲轻轻刮了一下,神色变得郑重起来:骨质坚实,纹理清晰,气味腥臊纯正,是上好的虎骨。这品相,难得一见啊。
他抬起头,目光中带着赞许:小同志能寻到这样的好药材,也是缘分。虎骨酒确实是个好东西,但泡制讲究君臣佐使,搭配得当才能发挥效用,胡乱泡制反而可能伤身。
他拿起桌上的毛笔,蘸了蘸墨,一边思忖一边在纸上写起来:虎骨乃君药,性温,味辛、咸,主入肝、肾经,功在追风定痛,强筋健骨。需用高度纯粮白酒浸泡,方能将其药力析出。他写下高度白酒四字。
臣药嘛,刘老先生继续道,可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品。川芎、当归、红花,这三味必不可少。他边说边写,川芎活血行气,当归补血活血,红花祛瘀止痛。
佐使之药,需兼顾祛风湿、补肝肾。刘老先生笔走龙蛇,五加皮、杜仲,强筋骨,祛风湿;枸杞子滋补肝肾;再佐以少量怀牛膝,引药下行,直达腰膝。
不一会儿,一张配伍严谨的方子便写好了。刘老先生吹干墨迹,递给王超:按这个方子配比即可。虎骨需先锯成小块,或用砂烫炙酥,再与其他药材一同浸入酒中。密封置于阴凉处,浸泡至少三个月,期间时常摇动。半年以上更佳。
王超接过方子,如获至宝,连声道谢:多谢老先生指点!真是太感谢了!
不必客气。刘老先生摆摆手,又叮嘱道,虎骨酒药性温燥,非体虚寒湿者不宜多用。每日饮用一小盅即可,切莫贪杯。若有阴虚火旺之象,如口干舌燥、心烦失眠,则需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