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地区邮局报到记
舅妈周桂香要去地区邮局报到入职的消息,如同春风般吹遍了亲戚邻里。在激动与忐忑中准备了几天后,出发的日子定在了一个晴朗的周一清晨。舅舅李建设要上班,护送舅妈去地区的任务,自然落在了王超肩上。一来他认识路,二来他与那边牵线的“吴秘书”有过一面之缘,万一有什么情况也好应对。
天刚蒙蒙亮,王超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外婆家。舅妈周桂香早已收拾妥当,穿着一身浆洗得干干净净、略显拘谨的蓝色卡其布衣裤,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既有压抑不住的兴奋,也有一丝初到陌生环境的紧张。她脚边放着一个半旧的帆布包,里面装着简单的洗漱用品和那份珍贵的调令、介绍信,还有外婆特意煮的几个鸡蛋。
“超儿,这么早来了,吃过了没?”外婆关切地问。
“吃过了,外婆。”王超笑着应答,看向周桂香,“舅妈,准备好了咱们就出发吧,赶早班车。”
告别了千叮万嘱的外婆和默默站在门口、眼神里满是鼓励的舅舅李建设,王超载着舅妈来到了县城汽车站。所谓汽车站,其实就是一片空地,停着几辆看起来饱经风霜的长途汽车。买了票,挤上拥挤嘈杂、弥漫着烟草和汗味车厢,找到两个靠窗的位子坐下,车子便在引擎的轰鸣和颠簸中驶出了南水县城。
周桂香紧紧抱着她的帆布包,眼睛一直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和山峦,嘴唇微微抿着,显得有些沉默。王超能理解她此刻的心情,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家庭妇女,突然要去地区级的单位报到,成为人人羡慕的邮电职工,这种跨越带来的冲击和不安是巨大的。
“舅妈,别紧张。”王超轻声安慰道,“邮局的工作就是收发电报、信件,办理汇款包裹,开始可能不熟,慢慢学就会了。您性子爽利,又认得字,肯定没问题。”
周桂香转过头,勉强笑了笑:“超儿,舅妈知道是好事,就是……就是心里有点慌,怕给人家干不好,也怕……怕被人瞧不起。”
“谁也不是生来就会的。”王超语气肯定,“您放心去干,有什么不懂就问老师傅,或者回来问我姐也行。至于别人怎么看,您靠自己的劳动吃饭,堂堂正正,没什么好怕的。”
听了外甥的话,周桂香紧绷的神情稍稍放松了一些,用力点了点头。
车子颠簸了几个小时,终于驶入了地区所在的城市。比起南水县,这里的楼房明显多了,街道也宽阔不少,行人的穿着打扮也更显“城市气”。按照之前记下的地址,王超带着舅妈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位于一条主要街道旁的地区邮电局。
那是一栋灰墙的二层小楼,门口挂着白底黑字的牌子,看起来颇为气派。进出的人有的穿着绿色的邮电制服,步履匆匆,神情严肃。周桂香在门口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襟,才跟着王超走了进去。
一楼是营业大厅,有几个窗口排着队,工作人员在里面忙碌着。王超找到门口的一个询问处,说明了来意,并出示了调令。工作人员看了看,指点他们去二楼的人事股。
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上了二楼,找到人事股办公室。敲门进去,里面坐着一位四十多岁、戴着套袖的女同志。王超再次说明情况,递上调令和介绍信。
女同志仔细查验了文件,又抬头打量了一下显得有些局促的周桂香,脸上露出一丝公式化的笑容:“周桂香同志是吧?调令我们收到了。欢迎你啊。”她拿出几张表格让周桂香填写,主要是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
周桂香识字,但写得慢,一笔一划很是认真。王超在一旁静静等着。填完表,女同志又简单介绍了一下邮局的情况和新入职人员的安排:“你先在营业班跟着老师傅学习一段时间,熟悉业务。试用期三个月,表现合格才能转正。制服等下去后勤领两套,按规定交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