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无声的贡献(1 / 2)

第二百四十二章:无声的贡献

洪城的夜晚,月光如水银般洒满院落。家人都已安然入睡,王超却悄无声息地起身,心中酝酿着一个计划。

他从系统空间中取出那套1:100比例的鹦鹉螺号核潜艇精密模型。在月光下,模型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流线型的艇身,精细的舵翼,完全超越了这个时代的认知。这样先进的模型,绝不能明珠暗投。

同时取出的还有那架熟悉的黑色无人机。经过上次的使用,王超对它的操作已经相当熟练。他将模型小心地固定在无人机下方特制的装载架上,又取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信,用油纸仔细包裹后一并固定。

信上用工整的字迹写道:

致有关部门:

此模型系偶然所得,观其构造精妙,或对国防科研有所裨益。特此捐献,愿能为国家强盛尽绵薄之力。望妥善处置,谨慎研究。

——一个普通爱国群众

深夜十一点,万籁俱寂。王超来到院中僻静处,启动了无人机。轻微的嗡鸣声在夜色中几不可闻,黑色机身缓缓升空,很快融入深沉的夜幕。

通过平板设备,王超谨慎地操控着无人机。他首先让无人机在百米高空盘旋,确认四周安全。洪城的夜空比南水县更加明亮,远处仍有零星灯火,但大部分区域已经陷入沉睡。

他回忆着白天经过的路线,很快锁定了位于城东的公安局。无人机悄无声息地飞向目标,在距离公安局百米外的一处僻静小巷上空悬停。

王超仔细观察着公安局大院。门口有执勤的民警,但院内一片寂静。他调整无人机高度,在离地约二十米的位置缓缓下降。这个高度既能确保模型安全着陆,又不会发出太大声响。

就在准备投放的瞬间,远处突然传来脚步声。王超立即将无人机拉升,隐蔽在夜色中。一个晚归的市民从小巷口经过,浑然不觉头顶的异常。

待脚步声远去,王超再次调整位置。他选择了一块平整的水泥地,缓缓降低高度。在距离地面五米时,他启动了投放装置。模型和信件平稳落下,发出轻微的声。

完成投放后,无人机立即升高,沿着来时的路线悄无声息地返航。王超全程保持着高度警惕,直到无人机安全返回,才稍稍松了口气。

回到房间,他将无人机收回系统空间,仔细听了听周围的动静。家人们的呼吸声均匀平稳,显然无人察觉刚才发生的一切。

清晨六点,公安局值班民警小李照例在院内巡查。当他走到办公楼后的空地时,一个用油纸包裹的方形物体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是什么?小李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当看到里面的核潜艇模型时,他愣住了。模型旁边还有一封信。

局长!有情况!小李抱着包裹快步跑向局长办公室。

半小时后,公安局会议室里坐满了人。除了局领导,还有几位被紧急请来的老专家。

这...这是...白发苍苍的陈教授颤抖着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着模型,这种结构设计,我从未见过!

船舶研究所的刘总工程师激动得声音发颤:你们看这个推进系统!完全不同于我们现在研究的任何潜艇!

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几位专家围着模型,时而低声讨论,时而发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