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试生产的曙光(1 / 2)

第一百七十四章:试生产的曙光

清晨的雾气还没完全散去,王超已经骑车到了玻璃厂。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第一批核心零部件终于从地区运到了。卡车停在厂区中央,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将木箱卸下。

王副厂长,您来看看!老张头站在车床边,手里拿着刚开箱的零件,脸上是难得的兴奋,这加工精度,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

王超接过零件仔细端详,表面光滑,尺寸精准,确实是地区大厂的水平。他转头对身边的雷师傅说:有了这些零件,主传动系统这周就能修复完成。

雷师傅点点头,却又提醒道:不过王副厂长,设备修复和调试是两码事。就算所有零件都装好了,还要经过试运行、参数调整,这些都需要时间。

正说着,马清波匆匆走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王副厂长,县里刚来的通知,要求我们月底前必须试生产出一批合格的玻璃瓶。

月底?王超看了眼墙上的日历,今天已经二十号了,满打满算只有十天时间。

我知道时间紧,马清波语气严肃,但这是硬指标。供销社已经多次反映,很多单位的玻璃瓶库存告急,特别是食品厂和医药公司。

听到食品厂三个字,王超心里一紧。他比谁都清楚玻璃瓶断供的窘迫。

马厂长,我建议立即成立试生产小组。王超当机立断,由老张头负责设备调试,雷师傅指导工艺参数,我协调各方资源。

马清波立即同意,我负责与上级部门沟通,确保原材料供应。

试生产小组当天就投入工作。老张头带着工人们安装新到的零部件,雷师傅则开始调试窑炉温度。王超穿梭在车间里,解决着一个又一个突发问题。

王副厂长,传动轴安装好了,但是运转时有异响。一个年轻工人报告。

王超快步走过去,老张头已经蹲在设备旁检查。轴承座没对正,老张头很快找出问题,得重新调整。

需要多久?

至少半天。老张头擦了把汗,这活急不得,差一毫米都不行。

王超点点头:质量第一,时间再紧也不能凑合。

就在这时,窑炉那边传来雷师傅的喊声:王副厂长,你来一下!

王超赶紧跑过去。雷师傅指着温度计说:窑炉升温太快,保温层可能受损了。这样下去玻璃液会不均匀。

能修复吗?

能是能,但得停火降温,至少要耽误一天。

王超心里着急,但还是镇定地说:安全第一。该停就停,我去跟马厂长解释。

马清波得知情况后,虽然着急,但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我这就向县里汇报,争取宽限两天。

让人意外的是,县里这次格外通融。工业局副局长亲自打来电话:安全第一,质量第二,进度第三。不要为了赶工期出问题。

有了上级的支持,维修工作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三天后,窑炉修复完成,传动系统也调试到位。第一次试运行的日子到了。

车间里挤满了人,连一些已经退休的老工人都特意赶来看热闹。王超站在控制台前,深吸一口气,对老张头点点头:开始吧。

机器缓缓启动,传动带平稳运转,窑炉温度稳步上升。当第一股玻璃液流入模具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