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家宴与远望
王超回到家中时,夕阳的余晖刚好将小院染成一片温暖的橘色。令他有些意外的是,父亲王建国今天竟然比他回来得还早,正坐在院里的马扎上,就着最后的天光,慢悠悠地擦拭着他那辆心爱的自行车,神情是少见的平和。
听到脚步声,王建国抬起头,目光落在王超身上,停留了几秒,然后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王超耳中:回来了?今天……干得不错。
这简短的几个字,让王超脚步一顿,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父亲性格内敛,情感从不外露,更鲜少直接夸奖子女。这句干得不错,分量极重,无疑是指今天县委陈书记视察带来的巨大荣耀。王超知道,父亲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一直关注着他的动向,这份沉默的认可,比任何华丽的赞誉都更让他感到踏实和满足。
嗯,爸,我回来了。王超应了一声,脸上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
这时,厨房里传来更加浓郁的香气和锅铲碰撞的声响。母亲李秀兰和姐姐王红正在里面忙碌着。王超走进厨房,只见灶台上摆着好几样硬菜:一大海碗红烧腊猪脚,色泽红亮,汤汁浓郁,显然是用了之前他带回来的腊猪脚;那条肥美的海鳗正用豆豉和蒜头焖着,散发出诱人的咸香——这正是他昨晚秒杀到的海鳗,母亲李秀兰手艺好,做得格外诱人;旁边是一大盘香葱炒鸡蛋,色泽的鸡蛋,散发着我有的香气;还有两盘翠绿欲滴的时令蔬菜。
妈,姐,今天怎么做这么多好菜?王超有些惊讶。
李秀兰转过头,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和自豪:我儿子今天可是在县里领导面前露了大脸了!街坊们都传遍了!咱们家不得好好庆祝庆祝?她手里翻炒着青菜,动作格外利落,这海鳗正好,给你补补!腊猪脚是你之前拿回来的,一直没舍得吃完。今天高兴,都做了!
王红也笑着附和:是啊,小弟,你现在可是咱们家的骄傲了。妈一听说陈书记都表扬你了,高兴得不得了,非要张罗这一大桌子。
看着母亲和姐姐忙碌而喜悦的身影,听着她们话语中毫不掩饰的骄傲,王超心里暖融融的。这种来自至亲的、最朴素的认可与关爱,是他奋斗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晚饭时分,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的方桌旁。桌上菜肴丰盛,香气扑鼻。弟弟王刚和妹妹王玥早已按捺不住,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油光闪闪的红烧猪脚和鲜香扑鼻的焖海鳗,手里的筷子跃跃欲试。
开饭!王建国发了话。
话音刚落,王刚的筷子就如闪电般夹向一块最大的猪脚,嘴里塞得鼓鼓囊囊,含糊地发出满足的赞叹。王玥则乖巧些,但速度也不慢,小心地剔着海鳗的刺,小脸上全是专注和满足,显然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了美食之中。
看着弟妹狼吞虎咽的样子,王超不由得好笑。这时,母亲李秀兰给他夹了一筷子海鳗肉,关切地问:超儿,快跟妈说说,今天陈书记来,到底是个啥情况?领导都问了你些啥?你怎么答的?
姐姐王红也放下筷子,好奇地看着王超:是啊,小弟,我们都只听街坊说领导表扬你了,具体怎么回事?快讲讲。
王超见母亲和姐姐都这么感兴趣,便放下筷子,简单地叙述起来。他没有夸大其词,只是平实地描述了陈书记视察加工组的过程,提到了领导对切割台和晾晒架的关注,以及对他和老师傅们自力更生、技术革新精神的肯定。他刻意略过了领导私下拍他肩膀等细节,只强调了这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哎呦,听听!陈书记都夸咱们超儿脑子活,肯干!李秀兰听得眉开眼笑,比自己受了表扬还高兴。
王红也点头:小弟现在确实不一样了,想事情周到,办事也稳妥。
而餐桌的另一边,王刚和王玥的事业仍在火热进行中,偶尔抬起头,腮帮子鼓鼓地附和一句二哥厉害,便又埋头苦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