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后,崇祯回到东暖阁,并宣内阁五人前来议政。
内阁大臣鱼贯而入,满面愁容的行礼道:“臣等,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东暖阁内,银丝炭噼啪作响,却难以驱散众人脸上,凝结的愁容与肃穆。
崇祯的目光,落在首辅刘宇亮身上,关于此人,前世并无太多记忆。
只是隐约记得,他是个天主教徒,并不反对他人有信仰,只是在穿越者黄伟看来。
这些跨海而来的,红夷的传教士,多半是冲着《永乐大典》,这等瑰宝而来的窃贼。
崇祯收敛心神,直入主题道:“如今鞑子破关,肆虐京畿,各位爱卿,有何退敌良策?”
东暖阁内一片寂静,除了银丝炭的‘噼啪’声,还有众人的呼吸声,也都清晰可闻。
刘宇亮见无人出声,只得硬着头皮,起身拱手道:“陛下,臣刘宇亮。”
“自愿请旨离京,亲赴保定等地,总督天下各路勤王兵马,望陛下圣裁!”
崇祯闭上眼,脑中闪过关于此人的零星评价。片刻后,崇祯睁眼道:“准啦!”
不待其他人反应,崇祯继续道:“但是京师乃,大明之根基所在,朕绝不允许它有失。”
“着兵部,立即调卢象升,及其麾下‘天雄军’,即刻回防京师!”
他之所以急着调回卢象升,是因为那段刺痛的历史记忆——就在一个多月后。
这位绝对忠于大明,勇冠三军的军事统帅,会因高起潜的掣肘,弹尽粮绝外无援兵。
向建奴发起决死冲锋,战死于今河北巨鹿!如今,一切都还来得及!
崇祯稍作停顿,思路愈发清晰道:“另,调山海关防线关宁铁骑三万,火速入京勤王!”
“此外,如今流寇李自成,已被曹变蛟赶入商洛山,暂不足为虑。”
“传朕圣命,暂停对李自成的围剿,调曹变蛟部秦兵,即刻返京不得有误!”
“再传令高起潜,提调驻守鸡泽的,三万募军移防高阳。其本人火速入京见朕!”
此刻的崇祯,思路显得异常清晰,这一连串的调令,其目的只有一个:
集中精锐,应对眼前这场足以让大明,流干最后一滴血的——“戊寅之变”!
此时,阁臣程国祥面露难色,起身奏道:“陛下,河南、山东、山西等地今遭大旱。”
“蝗灾又紧随其后,尤其是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几近颗粒无收,急需朝廷拨款赈济啊!”
想起这场,将持续数年的可怕天灾,崇祯便感到一阵无力。
崇祯揉了揉眉心,叹息一声无奈道:“唉!传旨河南巡抚,即刻开仓放粮,广设粥棚。”
“每日至少供米粥一顿,用以赈灾的米粥,必须能立筷而不倒!”
讨论完灾情,目光扫过众臣,抛出个惊天决定道:“朕,欲御驾亲征,诸卿以为如何?”
五位阁臣被吓得魂都飞了,齐刷刷跪倒在地,连声劝阻道:“陛下,万万不可呀!”
同时,旁边四位内阁辅臣,拼命朝刘宇亮使眼色,示意其出言劝阻陛下。
刘宇亮只得硬着头道:“陛下,万乘之尊岂可轻涉险地?岂不闻当年英宗皇帝……”
崇祯抬手打断刘宇亮,语气透着凝重道:“朕知道!但此次鞑子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