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松州军的老巢,新的官府对于老百姓,要比靖国治理这里的时候要好不少。
虽然征收的税负比例依然很高,但百姓们勤快一些,依然能活的下去。
说来也怪,松州在在朝廷治理的时候,连续干旱,庄稼几乎颗粒无收。
但松州军一起兵,反倒是风调雨顺起来。
松州境内,五星将军是真命天子的晟语不胫而走。
松州遭过灾的百姓,很多人也相信。
百姓们只知道种地,知道天气对于土地的重要性。
年年干旱,朝廷还要不停压迫他们缴税。
卖儿、卖女、卖田卖地、缴税的人不在少数。
江明没有造反之前,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他们清楚。
如今,能吃饱饭,卖掉的地也被官府还了回来。
在松州百姓眼里,就算没有老天的护佑,江明也是真命天子。
贾正走过几个乡镇,旁敲侧击了一些百姓的想法。
五星将军身后一定是有高人的,靖国朝廷,如今在松州百姓眼里,已经是洪水猛兽,一般的存在。
越往后走,人口越密集!
城镇也开始有了基础管制,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人防备和询问。
一开始的策略也没有用了,贾正又只能走山道,尽量避开盘查的地方。
靠近松州城的时候,干脆找了一个荒废的破庙,将战马安顿到了那里。
贾正和毛奎两人,混在每日进城的百姓里面。
松州是边城,城墙要比锦州城高出很多。
城门也更宽一些!
毛奎和贾正走在百姓后面,一点点的进城。
松州城是五星将军的老巢,防守也很严密。
每一个进城的人都要盘查,士兵对于城门的管控也比锦州高多了。
毛奎和贾正的眼睛城上城下的看,目光会停留在每一个士兵的身上。
他们都是带兵的,都想看一看,学习一下这些人的防御布局。
靠近城门,收入城税的官吏都站着,满脸和气的看着入城的百姓。
看守城门的士兵都把武器放在后面,尽量避开人流。
入城税也很便宜,每个人一枚铜板。
进入城门,已经快要走出甬道,贾正还在回头。
贾正一步三回头的举动,让毛奎也产生了好奇。
公子,你在看什么?
贾正转回身子继续往城里走,声音压低,你也去过锦州,也交过进城税,你觉得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毛奎也回头看了一眼城门的地方,心里有了几分明悟。
这里人多,不是议论的地方,贾正说完就加快脚步往城里面走。
出了城门甬道便是翁城,翁城往里走还有一道更高大的城门。
城门洞开,身着盔甲,手握长枪的士兵分列城门两边傲然而立。
百姓们从士兵面前经过,都下意识和他们保持距离。
内城的城墙更厚,门洞也比外城墙更宽。
包砖的城墙,整齐划一的甲胄,面色冷漠的士兵,寒光森森的长枪,给足了压迫感。
这些天的经历,加上这一路而来见识,贾正对于治理松州的官员,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对外,利用自身优势,结合百姓亲身经历,用舆论打击朝廷形象。
对内,分房产,分田地,合理的赋税,恢复松州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