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墙上的纸张全都换成了旧纸,因为新纸一贴上去就会被人揭走。
在文化人眼里,拿和文化相关的东西,都不为偷。
掌柜的贴过两次新纸,写诗的一个没有,偷纸的到处都是。
没有办法,只能换上了市面上,最便宜的那种旧纸。
二人没再茶楼停留,直接朝着西市无忧货栈走。
朱仁祥已经送来四张请帖了,前几封都是些锦州城二类商人发的。
不说是贾正,就连朱仁祥都不想理他们。
但今早收到的就不一样了,一次来了三个请帖。
一是锦州书院的祭酒,说要感谢无忧货栈给学子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二是锦州城中三大家族的,丰家,只是发了请帖,没说具体事务。
三是锦州城中的刘家,想和朱仁祥当面商议,采购无忧货栈的烈酒。
贾正没能进入无忧货栈,就被一个女子拦住了去路。
毛奎只是看了一眼拦路的人,就识趣的离开了。
现在整条街都被人盯着,同样整条街也被无影军的人盯着。
毛奎一离开,拦路女子便开口道;知道如今东家肯定事忙。
每日求见东家之人如过江之鲫,小女子也是没了其它法子了。
只能当这拦路的恶人,还请东家看在我们是对门的面子上,原谅小女子的失礼。
宋小姐客气了,您都说了我们是对门了。
有事,何不直接去货栈里面,何必在这烈日下,多遭这一份罪。
女子看了眼正在装修的无忧货栈,东家在这城中也有几天时间了。
家门不幸,宋家的事情如今已经成了锦州城的笑话。
作为宋家长女,我想和东家单独谈谈,还请东家能够赏脸。
女子说完做了一个屈膝万福,并一直保持着。
贾正看了眼已经没有了门头的铺面,宋小姐客气了。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既然宋小姐相请,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但正如宋小姐所说,这几日我的确是俗事缠身,我只能给宋小姐半个时辰。
多谢东家成全,半个时辰自是够的,还请东家移步。
女子说完就走在前面带路,带着贾正进了宋氏货栈里面。
虽然大门开着,柜台里面依然站着掌柜的。
但是货架上已经看不到一匹布的影子。
女子带着贾正进屋,掌柜的站起身,和女子打了声招呼,便去了里面的后院。
自始至终都没看贾正一眼。
可能也知道货栈没有货物还开着门有些别扭,女子主动解释道;自从家父出事以后,这布坊就没进来一匹布料。
之所以还坚持开门,是因还有很多商队,还不知道宋家出了变故。
货栈红火的时候,很多商队都信任家父的为人,不好及时出手的货物,都会在货栈里面寄卖。
家父走的突然,很多商队的货款还没给人结清。
只要还有一两不属于宋家的银子在这账上,这货栈就会一直开下去。
宋家其他人我不管,也管不了。
作为宋家长女,我不能因为这些小事,就毁了父亲一辈子的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