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武汉二(1 / 2)

晨光刚漫过武汉东湖的荷叶,将茶馆庭中的“荷韵开馆旗”染成淡粉。

旗帜以百年荷茎与热干面丝混织而成,荷茎的韧性与面丝的柔滑相融,让旗面既有荷脉的清雅,又含面脉的醇厚。

旗面中央印着“荷鱼面共生”的图案,荷叶舒展如伞,灵鱼摆尾游动,面条缠绕其间,三者灵光交织,似有生命力在图案中流转——荷叶泛淡粉、灵鱼泛淡蓝、面条泛暖褐,三色灵光随晨光轻轻起伏,似在呼应武汉的三脉灵韵。

微风拂过,旗面轻晃,荷香、鱼鲜与酱香顺着风漫开半里地,香气所过之处,东湖的灵鸟纷纷往庭中飞,长江的灵鱼也跃出水面,似在为开馆助兴,引得早起的客群顺着香气往茶馆赶。

唐笙握着系统奖励的“正式开馆仪轨册”,册页以东湖荷皮、长江鱼皮与热干面丝混合制成,触感温润,似含三脉灵韵。

册页泛着淡粉、淡蓝、暖褐三色灵光,灵光随翻页动作轻轻流动,似在指引开馆流程。

指尖划过“辰时开馆、巳时品面、午时鉴茶、未时展材”的古雅字迹,字迹以灵墨书写,墨中掺了荷露、江水与芝麻酱,遇光则亮,清晰易辨。

册中突然飘出缕荷雾,雾中裹着灵鱼虚影与面条香气,灵鱼在雾中游动,面条缠绕鱼身,似在模拟开馆后的灵食盛况,引得周围的小精怪围过来,伸手去抓雾中的虚影,却只抓到满手香气。

“今日武汉吃瓜茶馆正式开馆!”唐笙的声音裹着荷脉灵韵,声线清润,传遍庭中每个角落,让听者心头清爽,“先品‘荷韵鱼鲜面’,让客群尝三韵交融之味;再尝‘莲子茶’,解面之醇厚;最后看‘跨域灵材展’,让客群识各地灵韵,定要让众人尝尽武汉三韵!”

热干面仙提着新拌的热干面,面桶以百年柳木制成,桶身刻着“面韵流转”图样,泛着暖褐灵光,防止面条失韵。

往灵瓷碗中盛面时,他动作轻柔,似怕惊扰面中的灵韵,每碗面都盛得不多不少,正好够一人品尝,碗沿还留着半寸空隙,方便后续加灵料。

面身泛着暖褐灵光,表面裹着一层薄薄的芝麻酱,酱色均匀,似在彰显拌制的用心,芝麻酱的香气漫开,引得客群纷纷围拢,形成小小的人圈,眼睛直勾勾盯着面碗,似在期待第一口尝鲜。

“这面加了长江鱼籽仙送的灵鱼籽与东湖莲蓬仙送的莲子粉,鲜韵、荷韵、香韵三重交融,客群尝一口,舌尖能品出东湖的清雅、长江的醇厚与面脉的香浓,定能记住武汉味!”热干面仙的声音裹着酱香,清润悦耳。

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个迷你油壶,壶中装着驻马店香油仙托人送来的香油,油壶泛着暖黄灵光,往每碗面中滴了一滴,油滴落在面中,瞬间与芝麻酱相融,泛着暖黄与暖褐交织的灵光,香韵瞬间浓了几分,连东湖的小精怪都凑过来,用灵叶托着空碗,碗中垫着荷叶,想讨一口尝,眼神中满是期待。

孙悟空蹲在面案旁,爪子扒着案沿,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盯着碗中的热干面咽口水,喉结每动一次,就有缕白雾从口中呼出,与面中的香气相融,化作细小的水珠,落在案沿上。

红毛被芝麻酱的香气熏得更亮,发梢还沾着细小的面屑,面屑是昨日拌面糊在身上的,至今还带着酱香,引得周围的小精怪围着他的红毛转,想舔食上面的面屑。

尾尖还时不时扫过案沿,溅起细碎的面屑,面屑落在地上,被荷仙的荷露瞬间化散,化作细小的灵光,融入土中,滋养庭中的灵草。

“这面看着就香!比昨日的莲子鱼籽糕还够味!俺老孙先尝一碗,帮客群试试味,看有没有毒!”孙悟空说着就要伸手去抓碗,指尖刚碰到碗沿,就被哪吒的混天绫缠住手腕,混天绫泛着淡红灵光,似有暖意传来,防止他冻伤。

“莫急!”哪吒的混天绫轻轻一拉,将孙悟空拽回半尺,避免他碰翻面碗,“开馆仪式还没结束,需先请荷仙、江鱼灵点睛,赋予灵面完整灵韵,才能让客群品尝,不然灵面的滋味会失三成!”

混天绫上还沾着点荷露,落在孙悟空的红毛上,让毛发更显蓬松,似裹了层薄霜,凉得他缩了缩脖子,却依旧不死心。

孙悟空嘟囔道:“点个睛还要等!俺老孙的肚子都快饿扁了,再等下去,面都要凉了!”可还是被混天绫牢牢缠住,无法靠近面案,只能眼巴巴地盯着面碗,眼睛直勾勾的,似要将碗中的面看穿,喉结动个不停,似在想象热干面的滋味。

【吃瓜系统提示:触发“悟空偷尝热干面闹笑话”“开馆仪式启幕”搞笑仙瓜!武汉茶馆正式开馆,客群期待值拉满,跨域精怪关注度提升,吃瓜进度提升0.6%!奖励“开馆点睛笔(以荷茎与鱼骨混合制成,笔锋沾荷露与鱼鲜,点灵食则灵韵增三成)”“客群尝鲜号牌(以灵竹制成,牌面刻‘尝鲜’二字,按号取食,防争抢,号牌还含淡弱灵光,可引客群有序排队)”!】

唐笙将系统奖励的开馆点睛笔递给荷仙与江鱼灵,笔身泛着淡粉与淡蓝交织的灵光,荷仙接过笔,往笔锋沾了点荷露,荷露是清晨从百年古荷上收集的,含最浓的荷脉灵韵;江鱼灵则往笔锋沾了点鱼鲜,鱼鲜是刚从长江灵鱼身上提取的,含最纯的江脉灵韵。

二人同时上前,围着面案转圈,动作同步,似在呼应彼此的灵韵,每走到一碗面旁,就用点睛笔轻点面碗中央,淡粉与淡蓝灵光落在面中,面身瞬间亮了几分,鲜韵与荷韵更浓,原本只有暖褐的面碗,此刻泛着三色灵光,似在彰显三韵交融的圆满。

点睛完成后,面中的香气更盛,荷香、鱼鲜与酱香交织,飘出庭外,引得更多客群赶来,庭外的队伍渐渐变长,却因尝鲜号牌的指引,依旧井然有序。

客群纷纷拍手叫好,掌声与赞叹声交织,让庭中的热闹氛围更甚,东湖的灵鸟落在庭中的灵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似在附和客群的赞叹。

第一位尝鲜的是东湖渔仙,他身着淡蓝渔衣,衣上缀着细小的鱼鳞,泛着江脉灵光,手中握着一号尝鲜号牌,号牌泛着淡弱灵光,引着他往面案走。

取过面碗时,他动作轻柔,似怕打翻碗中的灵面,先凑近闻了闻香气,闭上眼睛,似在感受三韵的交融,随后用灵筷夹起一缕面,放进嘴里嚼了嚼,脸上的表情从平静转为惊喜,眼睛瞬间亮了。

“荷韵清润、鱼鲜醇厚、酱香浓郁,三种灵韵在舌尖交织,却互不冲突,反而相得益彰,比东湖的百年灵鱼还鲜,比长江的千年江虾还醇!”渔仙的声音裹着激动,“今日定要带全湖的渔仙来,让他们也尝这三韵美味,还要送最新鲜的灵鱼来,帮你们做更多灵食!”

他说着从渔篓中取出一条灵鱼,鱼身泛着淡蓝灵光,递给江鱼灵:“这条鱼含最浓的江脉灵韵,加进面中,能让鲜韵更盛,你们留着明日用!”

客群按号取食,庭中热闹非凡——武汉面农仙握着十号尝鲜号牌,取过面碗,尝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他身着淡褐布衣,衣上沾着面粉,泛着面脉灵光:“这面含江脉与荷脉灵韵,比俺磨的普通面粉香五成,面身还更筋道,嚼着有弹劲!明日俺带新磨的灵面来,灵面吸了整夜的面脉灵韵,比今日的面更适合做热干面,帮你做更多灵食!”

信阳茶灵握着十五号尝鲜号牌,取过面碗,还端着个迷你茶罐,茶罐泛着淡绿灵光,里面装着新采的春芽:“这面醇厚,需配茶解腻,我这春芽泡的茶,含信阳茶脉灵韵,与荷韵也相融,正好解面的酱香!”

说着从茶罐中取出少许春芽,放进随身携带的灵瓷杯,倒了点热水,片刻后,茶汤泛着淡绿灵光,茶香与面香交织,他喝了口茶,又吃了口面,笑着说:“莲子茶解腻,热干面够味,二者搭配,堪称绝配!明日俺带更多新采的春芽来,帮你泡‘荷韵春芽茶’,让客群尝尽茶与荷的交融之味!”

就在此时,院外突然泛出暖黄灵光——灵光如薄雾般缭绕,从武汉芝麻酱坊方向飘来,灵光中裹着个拇指大的小仙,小仙身着芝麻酱色衣,衣上沾着细小的芝麻,芝麻泛着暖黄灵光,似含面脉灵韵。

小仙手中提着个迷你油壶,壶以古铜制成,壶身刻着“酱香绵长”图样,泛着暖黄灵光,壶中装着浓稠的芝麻酱,每走一步,就有细小的油滴从壶口滴落,落在地上,凝成暖黄灵光,瞬间化作小小的芝麻虚影,似在彰显芝麻酱的本源。

油滴的香气漫开,与庭中的面香、荷香、鱼鲜交织,引得客群纷纷侧目,原本正在吃面的客群,也停下动作,往院外望,想看看这独特的精怪是谁。

“吾乃武汉芝麻酱仙,居芝麻酱坊百年,闻茶馆开馆,特来送灵芝麻酱助食!”小仙的声音裹着浓郁的酱香,清润悦耳,似能穿透嘈杂的人群,“灵芝麻酱以百年芝麻磨制,加了长江江水与东湖荷露调和,比普通芝麻酱香韵浓三成,加进热干面,可让香韵增五成,还能护面脉灵韵不散,防止面条变干失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