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又是数月过去。陈平的神识在每日的修炼和药园劳作中稳步增长,对《百草丹心》的理解也越发深刻。他已不满足于仅仅理论学习,内心对亲手炼丹的渴望与日俱增。
这一日,他在整理墨长老丹房外一间堆放杂物的偏殿时,在一个积满灰尘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本残破的兽皮笔记。笔记似乎年代久远,许多字迹都已模糊。他小心地拂去灰尘,翻阅起来。
笔记的主人似乎是一位痴迷于改良低阶丹方的炼丹师,里面记载了许多他对于常见一阶丹药的奇思妙想和失败记录。大部分内容都杂乱无章,但在笔记末尾,陈平发现了一张残缺的丹方——“凝气散”。
凝气散是一阶丹药中最基础的一种,用于辅助练气初期弟子凝聚灵气,加速修炼,效果远胜单纯的打坐。但笔记中记载的这张丹方,却与通用的凝气散有所不同。通用丹方主药是十年份的青元参,辅以晨露、朱砂等。而这张残方,却提出用五年份的凝血花代替青元参作为主药,并加入了少许金线草粉末和一种名为“地衣粉”的普通材料,去除了朱砂。
笔记旁边还有潦草的批注:“青元参价昂,凝血花易得,然其药性躁,需金线草之金气调和,地衣粉固本……理论可行,然试之药性不稳,十炉九废,疑火候掌控不足……”
用廉价的凝血花代替青元参?陈平心中一动。凝血花他药园里就有大量种植,金线草更是他的“老朋友”,地衣粉更是寻常之物。若此方真能成功,成本将大大降低!
虽然笔记记载是失败居多,但那种探索和改良的精神,却深深吸引了陈平。他反复研读残方和批注,结合《百草丹心》中的理论,分析失败原因。批注中提到“药性不稳”、“火候掌控不足”,很可能是因为凝血花药性确实比青元参暴烈,对投药时机和火候要求更高,而金线草粉末的调和作用又需要极其精准的量度。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萌生:他想尝试炼制这改良版的“凝气散”!
他知道这很冒险。一来是残方,成功率低;二来他从未真正炼过丹,只有观摩经验和理论积累;三来私自挪用药园材料炼丹是违反规定的。
但那股强烈的冲动,以及对自身神识和控火能力(虽未实践)的隐隐自信,让他难以抑制这个想法。
他决定谨慎行事。他先没有动用药园的灵草,而是用自己小院里种植的那些品质稍次的凝血花和金线草进行前期准备。他严格按照残方要求,将凝血花研磨成特定细度的粉末,小心地取用极少量金线草粉末(金线草药力强,过量反而有害),又找来地衣粉。
没有丹炉,他就用一个最普通的陶罐代替。没有地火,他就用自己精纯的火系灵力凝聚于指尖,模拟控制火候。这无疑对灵力和神识是巨大的考验。
第一次尝试,在投入金线草粉末时,火候稍猛,瞬间一股焦糊味传来,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