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王妃为他踏府而来 > 第171章 虽则冲动,但细细思之,也并非全无道理

第171章 虽则冲动,但细细思之,也并非全无道理(1 / 2)

萧瑾玄离开御书房后,那扇沉重的雕花木门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

门内,是死一般的寂静和几乎凝成实质的低气压。

萧瑾易胸膛剧烈起伏,额角青筋暴跳,方才与弟弟激烈对峙的画面和胤桁在五国会上那咄咄逼人、如同雷霆般的声音,反复在他脑海中交织冲撞,几乎要撕裂他的理智。

他猛地一挥袖,将御案上那方价值连城的端砚狠狠扫落在地,墨汁四溅,污了名贵的波斯地毯,如同他此刻污糟不堪的心情。“为了一个心中无他的敌国女子,竟敢如此顶撞于朕!朕看他是被被那云清珞迷了魂窍!”

他如同一头被困在笼中的受伤雄狮,在宽阔却压抑的御书房内焦躁地踱步,华丽的龙袍下摆拂过地面,带起细微的尘埃。

巨大的屈辱感和失控的愤怒几乎要将他吞噬。

作为西晋至高无上的皇帝,他何曾受过如此胁迫?

先是大宛皇帝胤桁当着诸国之面,将西晋的遮羞布撕得粉碎,现在连自己一贯温顺的弟弟也站出来反对他!

就在这时,御书房一侧的暗门被无声地推开,一道瘦削而沉稳的身影悄然步入。

来人正是西晋丞相扶舜,是朝中少数几个知晓“白先生”存在及其真实价值的人之一。

扶舜先是恭敬地行礼,然后目光扫过地上狼藉的墨迹和陛下那铁青的脸色,心中已然明了七八分。

他并未立即开口劝慰,而是默默上前,亲自拾起那方摔裂的端砚,用一块干净的丝帕小心擦拭,动作从容不迫,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寻常的事情。

这沉稳的姿态,无形中让萧瑾易狂躁的心绪稍稍平复了一丝。

“陛下息怒。”扶舜将破损的砚台轻轻放回角落,声音平和,听不出丝毫波澜,“长乐王殿下年轻气盛,又……重情义,一时言语冲撞,亦是情急所致。还望陛下念在骨肉亲情,念在殿下平日里的恭顺孝悌,勿要过于苛责。”

“息怒?你让朕如何息怒?!”萧瑾宸猛地转身,指着门外方向,声音因激动而带着嘶哑,“你看看他!为了一个云清珞,他竟敢指着朕的鼻子,说朕手段不光彩!说朕不顾兄弟之情!他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兄?!还有没有西晋的江山社稷?!”

扶舜静静地听着皇帝的咆哮,待其怒气稍歇,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如古井无波:“陛下,臣斗胆直言,长乐王殿下今日所言,虽则冲动,但细细思之,也并非全无道理。”

“嗯?”萧瑾易凌厉的目光瞬间射向扶舜,带着审视与不悦,“连你也觉得朕错了?”

“臣不敢妄断对错。”扶舜微微躬身,语气不卑不亢,

“臣只是以为,当此局势,需权衡利弊,谋定而后动。”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分析道:

“陛下,其一,如今五国皆知大宛皇后在我西晋,此事经由胤桁当众揭破,已如板上钉钉,再也无法掩盖。若我西晋强行抵赖不放人,在国际上必将声名狼藉,成为众矢之的,失道寡助。日后我西晋再想与他国交往,必将处处受制,信誉扫地。”

他顿了顿,观察着萧瑾易的神色,继续道:“其二,大宛皇帝胤桁,态度之强硬,决心之坚定,远超我等预期。他不仅手握铁证,更不惜以百万铁骑相威胁,陈兵边境。陛下,我西晋近年来虽国力大增,军备精良,但大宛毕竟底蕴雄厚,兵多将广,乃是当世强国。一旦开战,纵使我西晋将士用命,亦难保必胜之算。且战端一开,生灵涂炭,国库消耗巨大,国内民生必然凋敝,恐动摇国本啊陛下!”

萧瑾易的脸色随着扶舜的分析,变得越来越凝重。

这些利害关系,他何尝不知,只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其三,”扶舜的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清晰,如同重锤敲在萧瑾易心上,“也是臣以为最要紧的一点。万不可因一女子,而与长乐王殿下生出难以弥补的嫌隙,乃至……兄弟阋墙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