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八音盒里的世界 > 第113章 深空回音·暗物质疑云

第113章 深空回音·暗物质疑云(1 / 2)

第113章:深空回音·暗物质疑云

主控舱内的黄色预警灯彻底熄灭时,舷窗外的火星轮廓正缓缓向后退去。淡红色的大气层在星光下泛着朦胧的光晕,沙尘暴形成的巨大漩涡如同星球表面一道丑陋的疤痕,随着星舰的加速逐渐缩小成一个模糊的红点。乐乐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指尖在主控面板上轻轻滑动,调出地球指挥中心的通讯队列——屏幕上“等待反馈”的字样已持续了12分钟,比往常的平均响应时间多了近8分钟。

“通讯岗位,再尝试一次加密信道连接。”乐乐对着麦克风说道,目光掠过乘员舱状态面板,除了古丽还在培育舱监测菌网保护膜,其他岗位的成员都已回到各自座位,开始整理本次危机的应对报告。通讯舱的林默很快回复,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扰杂音:“已尝试三次加密连接,信号传输速率只有正常水平的30%,数据包丢失率高达18%,地球侧的应答信号被某种未知干扰源削弱了。”

“干扰源?”乐乐皱起眉头,调出星舰周边100公里的空间环境监测数据。屏幕上,电磁辐射强度稳定在0.02μt,宇宙射线通量也处于安全阈值内,除了远处火星磁场的微弱波动,没有任何异常的电磁干扰迹象。“是自然干扰还是……”她的话没说完,阿木尔突然在导航舱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乐乐!星图终端出现异常偏移!不是轨道偏差,是星图本身的坐标在漂移!”

乐乐立即切换到导航界面,原本精准标注着太阳系各大天体位置的星图,此刻竟像被揉皱的纸一样出现了细微的扭曲。木星的位置比标准星历偏移了0.3角分,土星环的投影也出现了不规则的拉伸,最诡异的是,星舰自身的坐标标记旁,竟跳出一行从未见过的提示:“检测到暗物质密度异常区域,空间坐标修正失败”。

“暗物质密度异常?”小宇从能源舱探出头,手里还拿着超导线圈的温度记录板,“星舰的暗物质探测器不是只有在穿越小行星带时才会启动吗?怎么会突然检测到异常?”乐乐快速查看探测器状态,发现暗物质探测模块竟在15分钟前被自动激活,实时监测数据显示,星舰正处于一片暗物质密度为0.3GeV\/3的区域——这个数值是星际空间平均密度的27倍,远超探测器的常规监测范围。

“林默,立即调取近1小时的通讯信号频谱分析,看看干扰信号的频率特征是否与暗物质异常区域的空间波动频率匹配。”乐乐的声音重新变得紧绷,她突然意识到,地球指挥中心的通讯延迟或许不是偶然。林默的手指在频谱分析仪上快速操作,30秒后,屏幕上出现两条对比曲线:一条是通讯干扰信号的频率波动曲线,另一条是暗物质异常区域的空间波动曲线。两条曲线的波峰和波谷竟完全重合,甚至连微小的杂波都如出一辙。

“完全匹配!”林默的声音带着震惊,“干扰信号不是来自外部电磁源,而是暗物质密度异常导致的空间扭曲,这种扭曲会拉伸通讯信号的波长,导致数据包丢失和延迟!”这个结论让主控舱瞬间陷入沉默——暗物质作为宇宙中不可见的神秘物质,此前只在星系尺度的观测中被证实存在,从未有过星舰在近地空间遭遇高密度暗物质区域的记录,更别提这种暗物质还会直接影响通讯和星图坐标。

“阿木尔,计算暗物质异常区域的范围和移动轨迹,判断星舰是否会持续处于这个区域内。”乐乐打破沉默,手指在主控面板上敲击,启动了星舰的备用导航系统——基于脉冲星信号的定位系统。阿木尔的额头再次渗出汗水,星图终端的坐标漂移越来越明显,木星的偏移量已增至0.5角分,他不得不手动输入脉冲星的标准坐标来修正星图:“初步计算,暗物质异常区域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长轴约800公里,短轴约500公里,星舰当前正以每秒12公里的速度穿越这个区域,预计还需要40分钟才能完全脱离。但诡异的是,这个区域的移动轨迹与星舰高度重合,像是在……跟随星舰移动?”

“跟随?”小宇的眼睛猛地睁大,“暗物质没有质量吗?不对,暗物质有质量,只是不与电磁力相互作用,怎么会跟随星舰移动?难道是星舰的某种设备吸引了暗物质?”这个猜测让所有人都看向能源舱的方向,小宇立即摇头:“不可能!推进器用的是反物质湮灭动力,与暗物质没有任何已知的相互作用,能源系统的所有参数都是正常的!”

就在这时,培育舱的古丽突然传来紧急通讯,声音比之前应对菌网共振时更显慌乱:“乐乐!菌网的保护膜出现异常!表面开始析出银色的结晶,而且灵脉能量的频率突然暴跌,从8.4赫兹降到了3.2赫兹!”乐乐的心再次沉了下去,快速切换到培育舱的实时画面——屏幕上,原本透明的菌网保护膜上,密密麻麻地覆盖着细小的银色结晶,像是撒了一层碎钻。淡紫色的菌网丝线不再舒展,而是蜷缩成一团,叶片表面的荧光点变得黯淡,闪烁频率慢得几乎肉眼可见,根系区域的营养基质甚至出现了轻微的凝固现象。

“立即取样分析银色结晶的成分,同时监测灵脉能量的衰减速度!”乐乐对着麦克风下令,目光紧盯着生物监测面板上的菌网活性数值——98.5%的活性正以每分钟1.2%的速度下降,已跌至96.1%。古丽的声音带着颤抖,她正用取样器小心翼翼地刮下一点银色结晶,放入便携式分析仪:“取样完成,分析仪正在检测……成分出来了!是一种未知的暗物质粒子凝聚态!这种粒子能吸收灵脉能量的波动,导致菌网的能量传递效率下降!”

暗物质粒子凝聚态——这个闻所未闻的名词让主控舱的气氛更加凝重。乐乐快速回忆“海卫一七号”的培育手册,手册中明确提到,菌网的灵脉能量本质是一种弱相互作用粒子的波动传递,而暗物质粒子同样参与弱相互作用。“难道是暗物质异常区域的粒子穿透了培育舱的防护层,与菌网的灵脉能量发生了相互作用?”乐乐的猜测得到了古丽的印证,培育舱的辐射防护屏显示,当前的暗物质粒子通量是正常水平的35倍,防护屏的屏蔽效率从99.9%降至82%,已无法完全阻挡暗物质粒子进入。

“小宇,能不能提升培育舱的防护屏功率?将暗物质粒子的屏蔽效率恢复到95%以上。”乐乐问道,目光落在能源参数面板上——应急能源储备还有85%,理论上足够支撑防护屏的功率提升。小宇立即查看培育舱防护系统的能源供给线路:“防护屏的设计最大功率是当前的1.5倍,提升功率需要临时从推进器冷却系统分流20%的能源。但这样一来,超导线圈的冷却速度会减慢,温度可能会在脱离湍流区后再次回升,甚至超过9200K的安全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