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冰雪中的微光(2 / 2)

第二天,老马家的事儿不知怎地就在屯子里悄悄传开了。虽说郑卫国让先好好过年,但屯民们心里都有了数。晌午刚过,程秋霞正琢磨着给老马送点啥,李风花就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后面还跟着王淑芬和吴秀兰。

“秋霞,走!”李风花大手一挥,“去老马那儿瞅瞅,拾掇拾掇,咋也得让他们爷俩过个像样年!”

程秋霞一愣笑了:“我也正寻摸着带点啥东西去呢,不过这么多人去合适吗?”

“有啥不合适的!”王淑芬接话,“郑队长都没说啥,咱屯子里帮衬一把,还能让人戳脊梁骨?”

吴秀兰也点头:“就是,莲娜那孩子可怜,老马也不容易。咱娘们儿别的没有,一把子力气,收拾屋子还行。”

正说着,赵媒婆也扭着腰来了,手里还拎着块不大的腊肉:“哎哟,都在这儿呢?算我一个哈,你们几个也是这么大的事透点风给我啊,我老婆子嘴是碎点儿,可该闭紧的时候,那也是一等一的严实!不过和你们是差点,你们要放以前,鬼子来了都甭想撬开你们的嘴!”她这话逗得大家都笑了。

“这不是老马不让说的吗。”

程秋霞看着这几个平时唠闲嗑、传消息最快的姐妹,此刻眼里却都是实打实的关切,心里一热:“行,那咱就去!”

女人们这边商量着去打扫,男人们那边也没闲着。郑卫国背着手在屯子里转了一圈,碰上几个正猫墙根晒太阳的老少爷们,像是无意间提了句:“老马家那西屋这么久没住人,炕灶好像不太利索,冬天别冻着人。”没过多久,老马就发现,自家磨坊的院门口堆了点新和的黄泥,旁边还放着几块合适的土坯。铁蛋爹和狗剩爹几个,扛着铁锹、拎着瓦刀,嘿嘿笑着过来:“马叔,俺们瞅你这灶台该修修了,顺手的事儿。”

老马看着突然涌进院子、屋里的人们,一时间手足无措,眼圈又红了,只会反复念叨:“这……这咋说的……太麻烦大家了……”

“麻烦啥!快过年了,拾掇利索了好过年!总不能在老刘家一直住着不是,你家这冷屋冷灶的回来住再给冻坏了。”李风花嗓门敞亮,已经开始指挥,“老爷们儿修灶台、补墙缝,再把房顶的雪清清,别把屋子压塌了。淑芬、秀兰,你俩力气大,把那堆破烂家具归置归置,不中的秋霞,赵嫂子,咱俩带莲娜洗洗涮涮,把这屋里擦抹干净!”

程飞也跟着程秋霞来了,她紧紧挨着程秋霞的腿,好奇地看着忙碌的人们。莲娜起初有些害怕,躲在老马身后,怯生生地看着这些陌生人。她头发乱蓬蓬的,穿着不合身的旧棉袄,眼神像受惊的小鹿。程秋霞和赵媒婆放柔了声音,慢慢靠近。赵媒婆从怀里掏出个红纸剪的简单窗花,在她眼前晃了晃:“闺女,看,好看不?”

莲娜的视线被那抹鲜红吸引,墨绿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微光。

程秋霞趁机把程飞轻轻往前推了推:“飞飞,叫姨、哦不对、叫姐姐吧。”

程飞仰头看着莲娜,小声地、含糊地叫了一声:“姐姐,给你。”她似乎感觉到莲娜没有恶意,犹豫了一下,把自己一直攥在手里的、那根皱巴巴的红头绳递了过去。

莲娜看看头绳,又看看程飞黑溜溜、清澈的眼睛,紧绷的身体慢慢放松下来,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接过了那根红头绳。

女人们这边忙着给莲娜梳洗,换上不知谁家媳妇拿来的、半新的但干净暖和的棉裤棉袄,虽然不太合身,但比之前精神多了。男人们那边叮叮当当,很快就把漏风的墙缝泥好,把不旺的灶台修得火苗呼呼响,屋顶的雪清扫的干干净净。

各家各户,不约而同地出现在磨坊门口,你拿一碗玉米碴子,我端一小盆冻豆腐,他送几棵窖藏的大白菜,还有拿来一小包盐、几根火柴的……零零碎碎,竟也把过冬必备的家伙事凑了个七七八八。东西不多,却堆满了老马家外屋地的一个角落,带着屯民们笨拙而真诚的温度。

屋子收拾干净了,破窗户纸换了新的,赵媒婆和李风花还把带来的红窗花贴了上去。灶坑里的火燃得旺旺的,映得屋里暖烘烘、亮堂堂。莲娜梳洗过后,坐在炕沿上,虽然眼神依旧懵懂,但脸上干净了,穿着暖和的衣服,手里捏着那根红头绳,安安静静的,不再像之前那样惊惶。

老马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子和堆在角落的年货,用粗糙的手背狠狠抹了把眼睛,声音哽咽:“谢谢……谢谢大伙儿……”

郑卫国不知何时也站在了院门口,看着里面热火朝天的景象,没进去,也没说话,只是背着手看了一会儿,然后转身慢慢走了,嘴角似乎有那么一点不易察觉的扬起。

程飞靠在程秋霞身边,看着变得不一样的屋子和安静的莲娜姐姐,又看看周围忙活完了、说笑着磕着毛嗑的叔叔伯伯、婶子大娘们。她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但能感觉到一种暖洋洋的、让人安心的气氛,烧得正旺的灶火,烘的她靠在妈的膝头昏昏欲睡坠入甜蜜的梦乡。

日子是难,但只要人心里这股热乎气儿不散,互相搭把手,拾掇拾掇,总能在这寒冬里,过出个带着希望的年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