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风波暂平(1 / 2)

烛火在墙角幽幽跳动,将叶凡的半边脸庞拢在阴影之中。他靠坐在屋角的草席上,缓缓卷起左袖。青铜碎片静伏于皮肉之下,表面的金纹已淡,却仍有一丝微不可察的震颤自骨中传来。他凝视着那道如裂痕般的旧伤,指腹轻轻按压——并不疼痛,却有一种沉闷的压迫感,恍若有物在深处低语。

他闭目凝神,源术悄然运转,神念如丝探入左臂。碎片依旧稳固,封印着圣体反噬之力,可昨夜荒古气息爆发后的余波仍未散尽。那一瞬的共鸣,远不止是力量的宣泄,更像是一种警示——它本不该响,却终究响了。

天光渐明,执法堂的通报传至拙峰山脚。

“疑犯凡叶,暂无实证,不予定罪,即刻释放。”

两名弟子奉命而来,立于门外,神色疏离。一人手捧叶凡此前被收走的外袍,另一人提着药箱,称是疗伤之用。他们并未入内,只静立阶下等候。

叶凡起身时,肩背伤口猛地一抽,恍若有锈铁在筋络间来回刮磨。他未发一声,披上外袍,动作缓慢得仿佛真被昨夜搏杀耗尽了全部气力。出门时脚步虚软,右腿微瘸,左手扶住门框才稳住身形。

山路蜿蜒,两侧林木萧疏。沿途陆续有弟子自别院走出,远远望见他便停下脚步,窃窃私语。有人面露讥诮,有人摇头不语,亦有人眼中掠过一丝怜悯。

“这不是昨夜杀了人的那位么?”

“杀的是外宗死士,又不是同门,没查清就放了,执法堂也怕担责吧。”

“你懂什么?能破禁反杀,还留尸作证,必是背后有人保全。”

议论声隐约可闻,却无人敢上前拦阻。直至转过主峰侧道,三名星峰弟子迎面走来,为首者故意驻足,挡住了去路。

“凡师兄。”那人语带轻慢,“昨夜睡得可还安稳?听闻思过崖阴气重,夜半常有冤魂哀哭。”

叶凡低头轻咳,肩头微颤,嗓音沙哑:“命贱,睡何处都能活。”

说罢脚下似有不稳,一个踉跄伸手扶住道旁石栏。那三人交换眼色,嘴角微扬,终是让开了路。

行至拙峰山门前,晨雾尚未散尽。守峰老人李若愚拄着扫帚立于石阶上,灰衣布履,背影佝偻。他未发一言,只静静看着叶凡一步步拾级而上。

两人目光无声交汇。

叶凡未作解释,李若愚也未开口询问。有些事不必言说,有些人自有分明。

李若愚微微侧身,让出通道,只道一句:“回来便好。”

声不高,却如巨石镇于浪涛之上。

叶凡颔首,越过他步入山门。身后,扫帚轻划过青石地面,尘埃落定。

---

回到居所,他第一件事便是闭门落栓,熄了油灯。屋内陷入昏晦,唯有一线天光自窗隙透入,斜落于地。他盘膝坐下,自怀中取出一枚焦黑残符,摊于掌心。

此乃杀手舌底所藏阴符,边缘焦卷,纹路残缺,然核心阵眼犹存。他以指为笔,于地上细细摹画其轨迹。一笔一划,极尽周密。

片刻后,他又取出那枚残玉符,血渍已涸,然“摇光”二字清晰可辨。将两物并列比对,参照记忆中星纹走向反复推演。

忽然,他动作一滞。

阴符背面的蚀刻纹路,竟与玉符底部的星轨走势隐隐相合。并非同一体系,却结构相通,似出自同一源流的两种手段。一为杀人,一为联络,却共用某种隐秘标记。

他眯起双眼。

这绝非简单勾结。摇光圣地外围信物现于太玄内宗,杀手所用符箓又带同源痕迹,说明对方布局已久。而华云飞……必知情。

更紧要的是,对方急于灭口。若仅为除他,大可日后伺机下手。却偏选在执法堂审查前夕,甘冒暴露之险行刺——说明他在思过崖的存在,已然威胁到某个正在进行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