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固化的充实感沉淀后,转化为冰冷的专注。晁夜清楚,系统的警告绝非空穴来风。“刀疤李”及其背后的阴影,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即便暂时失去目标,也仍在水中巡弋。
直接接触“刀疤李”无异于自杀。中间人只是链条的一环,晁夜需要顺藤摸瓜,但必须换一种方式,一种更隐蔽、更能利用其新能力的方式。
他的目光落在老旧笔记本电脑上。现实世界的痕迹已尽力抹除,数字世界呢?‘痕检专家’的能力能否应用于此?他闭目凝神,尝试将那种对物理痕迹的超凡感知投射到虚无的数据流中。并非直接看到代码,而是一种极强的信息关联、模式识别和直觉性推理能力被激活。关于网络隐匿、信息检索、行为分析的碎片知识被高效整合、推演,形成清晰的思路。
他需要钱。之前的积蓄在购买加密通讯设备和租赁临时安全屋后已所剩无几。更深层次的调查,可能需要特殊的软件、服务,甚至雇佣一些边缘渠道的信息掮客,这一切都需要资金支持。而权势,则是横亘在他与真相之间的一座大山,对方能调动资源远非他所能及,他必须在绝对的劣势中寻找缝隙。
他首先利用增强的推理能力,分析了几个海外合法的高频交易外汇平台和加密货币市场的短期波动规律。他仅有的少量本金如同杯水车薪,但他追求的不是暴富,而是快速、小幅且稳定的积累。结合对新闻事件(政治动荡、经济数据发布)的敏锐解读(痕迹:信息发布的后续影响)和平台交易数据中极其细微的、稍纵即逝的价量异常(痕迹:市场情绪的微小波动),他像一只警觉的猎豹,在数字草原上进行着精准的微型捕猎。几天不眠不休的盯盘和操作后,他的本金悄然翻了两番。这点钱在真正的权贵眼中不值一提,却足以支撑他下一步的行动。
有了微薄的资本,晁夜开始尝试接触更深层的信息源。他利用多重代理和增强的反侦察意识,小心翼翼地避开陷阱。他模仿灰色地带人士的口吻,在几个需要邀请码的隐秘论坛外围发帖、试探。最终,通过一个极其迂回的方式——破解了某个已废弃账号的社交模式,答对了安全验证问题(痕迹:数字身份的习惯遗留),他获得了一个进入某个名为“暗流集市”的匿名论坛的临时权限。
这里充斥着各种见不得光的交易请求和信息买卖。晁夜的目标明确:寻找与“刀疤李”模式相似的雇佣请求,或是尝试购买更深层的信息。
就在他像幽灵一样筛选信息时,一个极其特殊的帖子引起了他高度强烈的注意。帖子标题是:“征集特定场景下的反追踪行为模式分析,重酬。”发布者Id:“Yc”。内容不是常见的雇佣或买卖,而是抛出几个高度抽象化的场景描述,要求分析在特定压力环境下,执行不同任务类型的人员可能出现的反追踪策略漏洞及其背后的行为逻辑。报酬高达十万USdt,但要求分析必须极具洞察力和原创性。
这不像普通的黑产需求,更像是一种…测试,或者钓鱼。
晁夜的‘痕检专家’直觉疯狂预警。这个帖子本身就是一个精心布置的“痕迹”。发帖人的用语习惯极度严谨,逻辑缜密,带着一种冷冰冰的学术气息,与论坛里大多数人的粗粝风格格格不入。更关键的是,帖子代码嵌入了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隐形水印,一旦有人尝试深度分析或截图,可能会被追踪来源。
高智商的对手…而且极其谨慎。
晁夜没有回避。强烈的直觉告诉他,这个“Yc”可能与他追查的势力有关,或者至少是同一层面的存在。这是一种基于思维模式高度相似而产生的危险共鸣。
他决定冒险接触。但他不会去分析那些场景,那太容易暴露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能力边界。他动用了刚刚积累的大部分资金,通过混币器匿名购买了一个一次性的加密通讯频道,然后向“Yc”发送了一条简短消息:
“帖中第三场景预设的监控密度与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周期存在0.7个标准差的偏移,此为基础漏洞。酬金减半,可提供偏移参数及三个潜在弥补策略框架。另,水印工艺精巧,但折射率与常用载体有细微出入。”
他没有回答问题,而是直接点出了对方预设场景中的一个底层数据漏洞(这是他利用增强的推理能力,将场景描述与近期公开的城市基建报告交叉对比得出的),并精准地戳破了对方的追踪陷阱。此举传达了几个信息:1.我看到了你看不见(或忽略)的东西;2.我知道你在做什么;3.我的价值超出你的测试范围。同时,要求酬金减半显得并非纯粹贪财,而是更注重“交易”的实质。
消息发出后,石沉大海。
整整两天,毫无音讯。晁夜甚至怀疑自己判断失误,或者已经被反向锁定。
就在他准备启动应急方案,切断所有网络连接时,加密频道终于有了回音。只有一行字:
“偏移参数。酬金照付。新频道号:[一长串加密字符]”
对方接受了他的方式,并更换了更安全的频道。第一回合,晁夜险胜。他提供了经过精心处理、真假掺半的参数,既显示了能力,又保护了核心的推理方法。十万USdt如期而至,打入他新创建的不记名加密钱包。
这笔巨款没有带来喜悦,只有更深的寒意。对方支付得如此干脆,只能说明其拥有的资源远超这个量级,且其目的绝非单纯寻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