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城的县学,与县府仅一街之隔,同坐落于城心最繁华处。然规模却远胜县府数倍——毕竟这里是千余名学子求学修业之所。
地方学院与中央剑院之间,可谓天差地别。
中央剑院学制三年,学子若有特殊情况,还可申请延毕;而地方学院,无论是县院还是乡院,一律为五年学制。学子修为突破五品即可提前毕业,未突破者则有一年滞留期,期满便须离院。
教学内容也大不相同:剑院弟子统一修习“万剑迷踪”,地方学院却讲究因材施教。
师徒一行没有第一时间去拜访县院,而是先去了趟县府院。
大门处值守的六品侍卫远远便望见这一行气度不凡之人。待人走近,他礼貌相询:“诸位可是剑院历练小队?”
张书澈微微颔首。
那侍卫顿时热情如火山迸发,朗声道:“诸君,快请进!”
竟直接离岗,亲自将他们引至招待处,方才返回岗位。
这一番操作,看得“四杰”一时怔然。
随即出来一位制服男子,拱手道:“先生,里边请”。
张书澈却只摆了摆手,兀自立于招待处门檐之下。四杰心中不解,既已至此,何不入内暖和片刻?
然而只等待了百息不到。一道浑厚的声音自上空传来:“书澈”。
只见一人御剑疾落,转瞬已至跟前。来者留着标志性的圆胡,身材高大魁梧,正是剑修韩当。他一把将张书澈揽入怀中,激动地拍打着对方的后肩,大笑道:“哈哈哈哈,你来了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
张书澈无奈,挣脱开来,向四杰说道:这位是你们韩当师叔。”
随即四杰齐执弟子礼,恭声道:
“弟子王伯光,见过韩师叔。”
“弟子苏长歌,见过韩师叔。”
“弟子王彦祖,见过韩师叔。”
“弟子刘苏,见过韩师叔。”
“都抬起头来,让我好生瞧瞧。”韩当俯身细看,不禁连连点头——这几个弟子个个气宇轩昂,不由赞道:“啧啧,不得了啊,皆是人中龙凤。”
他回头望向张书澈,眼中满是羡慕:“书澈,你真是好福气啊。”
随后众人移至韩当在县府内的居所——竟是一处二进院落。
“怎么样,还不错吧?”韩当语带得意,颇有几分炫耀之意。
苏长歌心中了然:在这寸土寸金的县府之内,能拥有二进院落,还配有三五侍从的,通常唯有巅峰剑修。可见这位韩师叔,绝非寻常人物。
许是韩师叔的性子对了长歌的脾胃,向来清冷的他竟难得附和了一句:“韩师叔,流弊。”
韩当见这位苏师侄如此有眼力见儿,自是欣慰不已。
然而午饭后,师兄弟二人闲谈之间,韩当才得知最对脾气的苏师侄,竟是苏家嫡系子弟,一时不免有些赧然。
韩当与张书澈之间一直保持着频繁的联系——毕竟过去三年,张书澈一直负责梁山道的招生事务。
二人促膝长谈,言及剑城风云,梁县暗流,山中时势,无不畅叙。
直至话题归于修为,气氛方渐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