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马飞飞传奇 > 第22章 民国第一监狱奇案

第22章 民国第一监狱奇案(1 / 2)

一、纸灰蝶影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今儿个,我就用咱胡同里唠嗑的调调,给大伙说段民国年间的奇案。这事儿啊,比《盗墓笔记》里的机关粽子还邪门,您就当听段闲书,泡壶茶慢慢品着,保准让您竖着耳朵舍不得挪窝。

要说这民国第一监狱奇案,来龙去脉得从一个叫廖逸阳的说起。这人被上海军统站长沈梦醉押到重庆,经戴笠亲自盘审,才抖搂出满肚子的坏水,那罪行堆起来能压塌半条街。

您猜这廖逸阳在抗战年间干了些啥缺德事?头一条就是跟土匪勾肩搭背做毒品买卖。1941年底那会儿,他正兼任军统华北战地督导专员,手底下的督导组竟敢在黄河渡口,用枪杆子跟个叫黑山羊的土匪换鸦片,那船装得满满当当,几船鸦片往那儿一摆,熏得黄河水都带着股子烟土味儿。不光这个,他还指挥第一战区混成旅的军统地下别动大队,借着检查违禁品的由头,明里暗里干着毒品走私的勾当,银子流水似的往兜里揣,良心早就黑透了。

更让人恨得牙痒痒的是,这货还跟日本人眉来眼去。据说他在上海当军统站行动组长时,就跟日伪76号那伙人暗通款曲,时不时帮着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就连走私毒品这种事,都得着日本人的势力撑腰,您说这不是汉奸是什么?

最混账的是,他连自家人都坑。手底下的人在黄河渡口打着检查的旗号,对中统的特工又敲竹杠又下死手,好些人被他们害了性命,尸体直接扔进黄河喂鱼。中统把这些账一笔笔算清,全捅到戴老板那儿,这才坐实了他通敌的罪证。

就这么个罪大恶极的东西,戴老板下令枪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可邪门的事,偏就出在他身上。

那天大清早,廖逸阳的老婆蓝逍遥,带着丈母娘彭国金,还有大舅妈黄丽玲一大家子,哭哭啼啼就找上戴老板的门。戴老板以为她们是来闹抚恤金的,耐心解释说人已经枪毙了,尸体也火化了。念在廖逸阳生前好歹在跟前跑过腿,虽说后来走了歪路,还是给每人发了三十块美钞,想着这事就了了。

哪成想这伙人收了钱还不肯走,哭天抢地地喊着要见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哪怕看眼骨灰也行。蓝逍遥抽抽噎噎地说,廖逸阳根本没死!这话听得戴老板眉头直皱,追问之下,大舅妈黄丽玲抹着眼泪道出个匪夷所思的事儿。

她说头天半夜,自家门被人敲得咚咚响,一开门竟是廖逸阳,挑着一担帮运籺站在门口。廖逸阳说他在重庆监狱里等着枪毙时,做了个怪梦,梦见个日本老太太跟他说:\"你听老身的话,保你死不了。枪毙那天,穿上忍者神龟的大裤衩,等行刑队长喊放枪,你就双脚做跑步动作,保管能遁入时空,子弹碰不着你半根汗毛。\"

廖逸阳还真就照着老太太的话做了,居然真没被打中,捡了条命跑回家。让丈母娘和老婆连夜做了一担帮运籺,连夜挑去亲戚家分,最后到了黄丽玲家,籺分完了,那担籺箩和扁担就留在了她家。

戴老板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这事儿透着邪性。赶紧派人去黄丽玲家查,嘿,那担籺箩还真就摆在那儿!又让人去看廖逸阳的骨灰盒,打开一瞧,里头空空如也,连点灰渣子都没有。戴老板当时就惊出一身冷汗,当即把这案子定为民国监狱第一号奇案,限着马飞飞三十天内必须破案。

话说那年冬天,正是抗战打得最紧的时候,马飞飞接到军统密电,带着几个助手,从东太平洋马不停蹄地赶到重庆。戴公馆里宽敞得很,就是透着股子寒气,马飞飞盯着办公桌上那份绝密档案,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廖逸阳\"三个烫金楷体字。窗外飘着冻雨,淅淅沥沥的,把档案上\"民国第一监狱奇案\"的红印洇得跟血渍似的,看着就疹人。

\"尸体火化了,骨灰盒是空的?\"沈鱼裹紧身上的呢子大衣,往炭盆里添了块松木,火苗\"噼啪\"一声窜起来,\"戴老板是不是被家属闹得没辙了,拿咱们当出气筒呢?\"

炭火正烧得旺,突然从档案袋里飘出几只纸灰叠的蝴蝶,忽忽悠悠地飞。马飞飞眼疾手快,伸手就捏住一只——那灰蝶在他掌心竟化成半片烧焦的符纸,上面用朱砂画的遁甲纹路还能瞧出个大概。

哎呀哟喂,这事儿又绕回廖逸阳身上了。廖逸阳这龟儿子,真是坏到了家,被抓的时候还跟戴笠拍着胸脯保证:\"长官您放心,小的绝对配合军统工作!\"转头就一头扎进日本人怀里,这种不要脸的玩意儿,枪毙十回都不多。他倒好,一边跟土匪做着毒品生意,一边跟小鬼子暗通款曲,就连中统的自己人都下狠手害——您说这叫什么事?活该被枪毙!

戴笠那会儿也是心善,还给家属一人发了三十块美钞,想着破财消灾,让她们别再闹腾。结果呢?廖逸阳的媳妇蓝逍遥带着一帮娘们儿找上门来闹丧,拍着大腿哭天抢地:\"我的逸阳哥啊,你咋就这么狠心走了呢?\"这通哭嚎把戴老板气得直吹胡子:\"这戏演得还挺像那么回事!\"沈鱼在旁边瞅着,忍不住嘟囔:\"这帮娘们儿这么闹腾,估摸着是想多要点抚恤金。\"

可蓝逍遥接下来说的话,把炭盆里的火炭都惊得突突往外蹦火星子。大舅妈黄丽玲眼泪汪汪地说,昨儿半夜,廖逸阳挑着一担大糯米籺,三更半夜敲她家的门,说他在刑场上做了个梦,梦见个日本老太婆教他穿忍者裤衩逃跑。您听听,这编的跟说书先生讲的演义似的,谁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