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目光在半空相撞,“叮”地一声脆响,仿佛火星溅上冰刃,迸出转瞬即逝的寒光。
2、第一回合——“镜里镜外”
金玉兰先动了,水袖一抖,袖骨如活蛇吐信,三十六道银针织成一张“观音莲”,朝着马飞飞罩去。针还未到,腥甜的蛇毒气息已先逼至眉睫。
马飞飞却闭上了眼。
他“看”的是声音——钢针穿破空气的尖啸有高有低,他只用了一瞬,便算出了针网的空门。
于是刀出。
那柄飞刀薄如柳叶,刀背刻着个“燕”字,是他十六岁初闯上海时,一位老乞丐所赠的信物。
刀光并不快,却准得诡异——
“叮叮叮叮……”
三十六声细响连成一线,银针全被刀背磕飞,却没断,只改变了方向,原路飞回!
金玉兰不得不旋身卸力,水袖卷成个漩涡,把回针尽数吞没;
针尖划破袖角,一线血丝顺着绸缎游走,像在雪地里拖出的朱砂痕。
3、第二回合——“千面换影”
针雨刚歇,金玉兰已换了三张脸。
先是马飞飞自己——刀手骤见“自己”迎面而来,握刀的手本能地慢了半分;
再是十年前死于马飞飞怀里的女报务员阿青——那双含泪的眼睛,让刀锋微微一颤;
最后是金玉兰自己的本相,右颊的朱砂痣在惨灯下红得近乎妖异。
三张面皮在电光石火间切换,像走马灯般晃得人眼花。
马飞飞却忽然笑了。
“你的脸是假的,”他低声道,声音里带着笃定,“你的杀气是真的。”
刀未回手,他已欺身而进,一式“燕回巢”直取金玉兰喉骨。
金玉兰猛地后仰,水袖反卷,袖中竟又吐出第二重袖——墨黑如夜,袖间的针却泛着诡异的蓝光。
原来那条“水袖”是双层的,银针只是幌子,真正的杀招是藏在墨袖里的“乌桕毒针”,见血封喉。
马飞飞旧力已竭,新力未生,眼看避无可避。
他却用了个谁也想不到的动作——
整个人撞进金玉兰怀里,飞刀回环,刀柄倒转,“啪”地点在她胸口“膻中穴”。
金玉兰气息一滞,墨袖顿时失了准头,毒针擦着马飞飞鬓角飞过,钉入背后的立柱,“嗤”地一声,柱上蚀出半尺焦痕。
两人鼻尖几乎相触,呼吸交缠在一起,一个带着蛇毒的冷香,一个裹着铁锈的血气。
马飞飞轻声道:“第二回合,算平手。”
作者注:本部长篇连载抗日谍战奇幻小说。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