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乐门三日宴:五百根金条砸出来的“自家局”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在这章加长加料版的抗日谍战奇幻小说中,笔者五三亚给大家掰开揉碎讲述:——上海滩“分金”大戏,马飞飞到底图个啥?
1.开场锣鼓——门童的腿肚子都在抖
那天午后,百乐门的旋转门刚转半圈,门童小宁波的舌头就打了个死结。
三十六位灰袍居士晃悠悠进来,长衫下摆拖在地毯上像块脏抹布,腰间那串月亮银勾却“叮铃咣当”响得热闹,活脱脱自带bG。后来小宁波跟相好的姑娘吹牛:“我算开眼了!戏班子都没这排场——走路自带锣鼓点,还不用插电!”其实,这批居士是马飞飞把那些已经死去的奇能异士,用青铜罗盘碎片功能进行复活,他们都感激马飞飞的再生再造之因。认马飞飞为主人。并在马飞飞的青铜罗盘碎片储物间中修行,他们主要任务是保护马飞飞的安全。
2.马飞飞一亮相——月白长衫、胸口金线月亮银勾,活脱脱“财神爷下凡”
马飞飞挽着魏光荣刚露面,留声机里的《夜来香》都像是被掐住了脖子,陡然降了半个调。
他穿一身月白长衫,胸口用金线绣的月亮银勾在水晶灯下闪得人睁不开眼;魏光荣反倒素得离谱,一根素银簪子绾着头发,簪头那颗鸽卵大的珍珠走一步晃三晃,晃得在场特务心里直犯嘀咕:这姑奶奶明明抬手就能让人改生死簿,今儿是扮白莲花,还是藏着黑寡妇的招?
3.三日宴的“排面”——只请军统,其余人靠边站
马飞飞往主位上一坐,话比金条还硬:“今儿这局,只认上海军统站的牌子。别的庙来的和尚,门口领瓜子去。”
于是乎——
?东北来的潘大虎,连瓜子皮都没捞着;
?戴笠、陈智、苏曼玉远在大洋彼岸数美钞,倒省了跨洋机票;
?江湖上的大佬、大姐大们,像鬼月魄师太、鸟木和尚、龙虎山天师,还有冚家铲、柳井生、白玉兰这帮名号响当当的角色,全被拦在门外,只能隔着马路闻闻百乐门的香水味儿。
4.分金规矩——简单粗暴,人人有份
马飞飞拍着桌子定规矩:“有官五条,没官三条,老领导二十,姑奶奶三十。”
翻译成人话就是:
?沈梦醉(正站长)、邓超章(副站长)、彭才(中美合作所中方代表):每人二十根“大黄鱼”,用红绸扎得跟聘礼似的;
?魏光荣(马夫人)、沈鱼(沈梦醉闺女):每人三十根,理由是“女眷得压惊”;
?其余大小特务、端茶倒水的小角色:按级别分,最低也能揣三根跑路。
5.第一日——老鬼母发难,马飞飞递铁轨
酒过三巡,白发苍苍的鬼母突然用指甲刮起金条,“咯吱咯吱”的声响像在锯人骨头:“小马,断龙计划那三十六守陵人,今儿怎么全从坟里爬出来了?”
马飞飞一抬下巴,俩侍者抬上一截锈得掉渣的铁轨。
“三年前,滇南怒江底,日本人运零号菌株的专列,就是这截铁轨送的终。”他用指尖敲着铁轨断口,“居士们守的不是坟,是账本——谁卖过铁轨、谁私藏过疫苗、谁黑了多少血钱,一笔一笔,全在脑子里记着呢。”
一句话落地,满厅特务脖子后面直冒凉气。
6.第二日——洋顾问看呆,邓超章手心出汗
彭才带来的金发少校盯着满桌金条,蓝眼珠子瞪得快要滴出蓝墨水。
马飞飞却当着他的面,把五根金条塞进了邓超章手里——这位副站长昨晚刚收到戴笠“彻查马飞飞”的密电。
金条底下压着半张《中央日报》,头版印着戴笠给陈智夫妇授勋的照片,背面用红笔圈着一行小字:【军统驻日联络站,疑有日谍】。
“戴老板忙着在大洋彼岸开分号,”马飞飞的声音混在萨克斯旋律里,“哪顾得上上海这点小买卖?”
邓超章攥着金条,手心的汗差点把金子泡软——这哪是送礼,分明是递过来一把刀。
7.第三日——杀手廖逸阳喝高了,金铃里掉出胶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