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生后傲娇女主的舔狗霸总 > 爱大家,礼物没人拆也要包的漂亮

爱大家,礼物没人拆也要包的漂亮(2 / 2)

我其实心里跟明镜儿似的,非常清楚自己的文笔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描写环境方面,我总是显得有些拖沓,不够干脆利落。就拿女主居住的那个老破小来说吧,我会花费大量的笔墨去描绘它的每一个细节。

比如说,我会详细地描述那已经开始脱落的墙皮,露出里面灰色的水泥,仿佛能让人看到岁月的痕迹。还有天花板上那道长长的裂缝,就像是被谁用指甲狠狠地划出来的一样,让人不禁想象这房间曾经经历过怎样的故事。

不仅如此,我还会特别提到窗外的那棵老梧桐树。夏天的时候,它的叶子茂密得像一把巨大的绿伞,将阳光遮挡得严严实实,让房间里显得有些阴暗;而到了冬天,它的树枝变得光秃秃的,寒风中会不时地敲打着窗户,发出“砰砰”的声响,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我原本以为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女主的生活环境,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代入感。然而,我渐渐发现,这样的写法却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剧情变得拖沓了。当女主站在房间里时,读者可能早就因为这些冗长的环境描写而感到不耐烦了,他们更关心的是接下来的情节发展,而不是这个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我我也深知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对于节奏的把控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明明到了该推进主线剧情的时候,却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偏离方向,去描写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

就拿有一次我写女主去面试新工作来说吧,本来这一段情节的重点应该是放在面试过程上的。然而,我却在描述女主去面试的路上花费了大量的笔墨。

我详细地描写了地铁里拥挤不堪的场景,女主被紧紧地夹在两个大叔中间,那股浓烈的烟味和汗味直往她鼻子里钻。她只能无奈地忍受着,同时目光投向车窗外的广告。

其中一个卖奶茶的广告引起了她的注意,画面上的女孩笑容灿烂,手里捧着一杯奶茶,看起来十分开心。这让女主突然想起了自己老家的那家奶茶店,那里的奶茶只要五块钱一杯,而且还会加很多珍珠,味道好极了。

就这样,我沉浸在对这些细节的描绘中,完全忘记了面试才是这一章节的核心内容。等到终于写到面试的时候,章节已经快要结束了,我只能匆匆忙忙地用一句话带过:“面试官问女主为什么离开上一家公司,女主说了实话。”

最让我挫败的是,我连人物的情绪都把控不好。有次把写好的章节发给朋友小夏看,她是我唯一敢分享自己小说的人。小夏看完之后,给我发了条微信:“感觉女主的情绪跳得有点快,前一段还在为丢了工作难过,躲在被子里哭,下一段突然就开心起来,去买烤红薯了,我没跟上。”我当时拿着手机,看着那条消息,愣了很久。我回复她“下次改”,语气很轻松,可放下手机,对着屏幕的时候,却觉得眼睛有点涩。我找到那段文字,反复读了好几遍:“女主把脸埋在被子里,肩膀一抽一抽的,她觉得自己好没用,连一份工作都保不住。第二天早上,林安去楼下买了个烤红薯,咬了一口,甜甜的,她突然觉得心情好了很多。”确实,情绪的转变太突兀了。

我试着修改,想加一段过渡。我写女主哭到后半夜,累得睡着了,早上醒来的时候,眼睛肿得像核桃。她坐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上的裂缝,想起妈妈昨天给她打的电话,妈妈说“没关系,找不到工作就回家,家里有你吃的”。然后她才起床,去楼下买烤红薯。可改完之后,我还是觉得不对——女主听到妈妈的话,应该会更难过才对,怎么会因为一个烤红薯就开心起来?我又删掉,想让她先在家发呆,看着桌子上的简历,想起自己投了几十份简历,只有这一家回复了,才强迫自己振作起来,去买烤红薯。可这样写,又觉得太刻意,像在“安排”情绪。我就这样改了三遍,从下午改到晚上,台灯的光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墙上,像个没精神的幽灵。最后,我还是保留了原来的版本,只是在“突然觉得心情好了很多”前面加了个“好像”,变成“她好像突然觉得心情好了很多”——至少能稍微掩饰一下情绪的突兀,虽然我知道,这根本没用。

我清楚自己的不足,也明白这样的故事很难让人喜欢。我甚至去查过写作技巧的文章,看“如何把握小说节奏”“如何写好人物情绪”,可那些文章里说的“要设置冲突”“要有起承转合”,我好像都做不到。我试过在林安的故事里设置冲突,比如让她和老太太因为一点小事吵架,可我写不出来——老太太那么温柔,她那么内向,她们怎么会吵架?我也试过让女主的生活有“起承转合”,比如让她找到一份好工作,以为是“起”,结果发现公司是骗子,是“转”,最后她自己开了家小店,是“合”,可这样的剧情太假了,不像的故事,像别人的故事。这些道理,我比谁都懂,就像我知道天会黑,水会凉,知道自己写不出受欢迎的小说一样。

现在屏幕上的光标还在一闪一闪,像个不停眨眼的小眼睛,看着我。我还是想把这些话写下来。就算没人会看到,就算我的故事最终只会躺在后台的草稿箱里,被我遗忘,我还是想给这个没写好的故事一个交代。我给女主取名字的时候,特意选了“林”字,希望她能像大树一样在大城市里扎根下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可现在,连我都不知道,她能不能找到。

我伸了个懒腰,手腕有点酸,大概是敲键盘太久了。台灯的底座开始发热,摸上去有点烫。我抬头看了看窗外,天已经快亮了,远处的天空泛起了淡淡的鱼肚白,楼下传来了扫地的声音,应该是清洁工阿姨开始工作了。我想起女主也见过那个清洁工阿姨,早上七点出门的时候,阿姨正在扫落叶,会对她笑一笑。我把这段也写了进去,加在独白的后面:“女主每次看到清洁工阿姨的笑,都会觉得,这个城市好像也没那么冷。”

我慢慢按下回车键,把这段独白加在了章节的末尾。然后我点开“保存”,把文档的名字从“未命名文档”改成了“林安的故事”。做完这些,我关掉了电脑,台灯的光也随之熄灭,房间里一下子暗了下来。只有窗外的微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条细细的光带。

我走到窗边,拉开一点窗帘,看着楼下的清洁工阿姨。她穿着橙色的工作服,拿着扫帚,一下一下地扫着落叶。落叶被扫成一堆,像个小小的小山丘。我突然觉得,我的故事就像这些落叶,虽然普通,虽然没人在意,但至少我认真地把它们收集了起来,堆成了属于自己的小山丘。

也许真的没人会看到最后,但没关系。至少我认真地把心里的想法写了出来,至少在这盏台灯下,我为这个叫林知夏的普通女孩,认真编织过一段时光。我想起刚才写的最后一句话:“就算找不到归属感,至少我们还在寻找的路上。”这句话,既是写给林知夏的,也是写给我自己的。

我关上窗帘,回到床上。虽然一夜没睡,但心里却有点踏实。就算没人看,我也想把这个故事写完,就像给一个没人拆开的礼物,系上了最后一根丝带——就算礼物没人要,丝带也得系得漂亮一点,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