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123章 【宋纪五】

第123章 【宋纪五】(2 / 2)

八月初四,北魏皇帝抵达姑臧,派遣使者劝沮渠牧犍出城投降。沮渠牧犍听说柔然想趁机入侵北魏边境,希望北魏皇帝向东撤军,于是环城固守;他哥哥的儿子沮渠祖翻越城墙投降北魏,北魏皇帝完全了解了河西国的情况,就分派军队包围姑臧。源贺领兵招抚四部鲜卑三万多户,所以北魏皇帝能专心攻打姑臧,没有后顾之忧。

北魏皇帝看到姑臧城外水草丰美,于是怨恨李顺,对崔浩说:“你从前说的话,如今果然应验了。”崔浩回答说:“我说话不敢不实,类似的情况都是这样。”

北魏皇帝当初要讨伐凉州时,太子拓跋晃也有疑虑。到这时,北魏皇帝赐给太子诏书说:“姑臧城东、西城外,有涌泉汇合在城北,水流大得像黄河。其他沟渠把水引入沙漠,这一带没有干燥的土地。所以写这道敕令,来消除你的疑虑。”

八月初八,南朝宋立皇子刘铄为南平王。

九月二十五日,河西王沮渠牧犍哥哥的儿子沮渠万年率领部众投降北魏。姑臧城被攻破,沮渠牧犍率领五千多名文武官员双手反绑,请求投降,北魏皇帝解开他的绑绳,以礼相待。没收姑臧城内二十多万户人口,仓库里的珍宝多得数不清。派张掖王秃发保周、龙骑将军穆罢、安远将军源贺分别巡视各郡,投降北魏的各民族百姓又有几十万。

起初,沮渠牧犍任命弟弟沮渠无讳为沙州刺史、都督建康以西诸军事,兼任酒泉太守;任命沮渠宜得为秦州刺史、都督丹岭以西诸军事,兼任张掖太守;任命沮渠安周为乐都太守;任命堂弟沮渠唐儿为敦煌太守。等到姑臧被攻破,北魏皇帝派镇南将军代郡人奚眷攻打张掖,派镇北将军封沓攻打乐都。沮渠宜得烧毁仓库,向西逃奔酒泉;沮渠安周向南逃奔吐谷浑,封沓劫掠几千户人口后返回。奚眷进军攻打酒泉,沮渠无讳、沮渠宜得收拢残余百姓逃奔晋昌,随后到敦煌投奔沮渠唐儿。北魏皇帝派弋阳公元絜镇守酒泉,又在武威、张掖都设置将领驻守。

北魏皇帝在姑臧设酒宴请群臣,说:“崔公智谋有余,我不再觉得奇怪。伊馛是擅长骑马射箭的武士,见解却和崔公相同,实在令人惊奇!”伊馛擅长射箭,能拽着牛倒走,奔跑速度能赶上奔马,而且性情忠诚谨慎,所以北魏皇帝特别喜爱他。

北魏皇帝向西讨伐凉州时,穆寿送到黄河边,北魏皇帝告诫他说:“柔然可汗吴提与沮渠牧犍向来勾结很深,他听说我讨伐沮渠牧犍,一定会入侵边境,所以我留下精锐士兵和肥壮战马,让你辅佐太子。收割完庄稼后,就发兵前往漠南,分别埋伏在要害之地,等待柔然军队到来。引诱他们深入,然后攻击,没有不能攻克的。凉州路途遥远,我无法救援,你不要违背我的话!”穆寿叩头接受命令。穆寿一向信任中书博士公孙质,把他当作主要谋士。穆寿和公孙质都迷信占卜,认为柔然一定不会来,就没有设防。公孙质是公孙轨的弟弟。

柔然敕连可汗听说北魏皇帝前往姑臧,趁机入侵北魏边境,留下哥哥乞列归与稽敬、建宁王拓跋崇在北镇对峙,自己率领精锐骑兵深入北魏境内,抵达善无七介山,平城上下大为震惊,百姓争相逃进内城。穆寿不知所措,想堵塞西城门,请求太子退守南山,窦太后不同意,才作罢。派遣司空长孙道生、征北大将军张黎在吐颓山抵御柔然军队。恰逢稽敬、建宁王拓跋崇在阴山以北击败乞列归,将他擒获,还抓获了他的伯父他吾无鹿胡以及五百名将领,斩杀一万多人。敕连可汗听说后,逃走了;北魏军队追到漠南才返回。

冬季十月初三,北魏皇帝向东返回,留下乐平王拓跋丕和征西将军贺多罗镇守凉州,把沮渠牧犍的宗族以及官吏百姓三万户迁徙到平城。

十月初五,秃发保周率领各部鲜卑占据张掖,反叛北魏。

十二月十九日,南朝宋太子刘劭举行加冠礼,实行大赦。刘劭眉毛胡须浓密秀美,喜好读书,擅长骑马射箭,喜欢招揽宾客;他想做的事,宋文帝一定会依从,东宫配备的士兵数量与羽林军相等。

十二月二十六日,北魏皇帝返回平城,因柔然入侵没有造成重大损失,所以穆寿等人得以免于被诛杀。北魏皇帝仍然把沮渠牧犍当作妹夫对待,保留他征西大将军、河西王的封号。沮渠牧犍的母亲去世,北魏用太妃的礼仪安葬她;为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设置三十户人家看守陵墓。

凉州自从张氏建立前凉以来,就号称人才众多。沮渠牧犍尤其喜好文学,任命敦煌人阚骃为姑臧太守,张湛为兵部尚书,刘昞、索敞、阴兴为国师助教,金城人宋钦为世子洗马,赵柔为金部郎,广平人程骏、程骏的堂弟程弘为世子侍讲。北魏皇帝攻克凉州后,对这些人都以礼相待并加以任用,任命阚骃、刘昞为乐平王拓跋丕的从事中郎。安定人胡叟,年轻时就有杰出才华,前去投奔沮渠牧犍,沮渠牧犍不怎么重视他,胡叟对程弘说:“你的君主住在偏僻简陋的国家,却追求虚名、超越礼制,以小国侍奉大国却内心不专一,表面仰慕仁义却实际没有道德,他的灭亡很快就会到来。我要选择贤明的君主,先去北魏;暂时和你分别,不会太久。”于是前往北魏。一年多后,沮渠牧犍就失败了。北魏皇帝认为胡叟有先见之明,任命他为虎威将军,赐爵始复男。河内人常爽,世代居住在凉州,不接受北凉的官职,北魏皇帝任命他为宣威将军。河西国右相宋繇跟随北魏皇帝抵达平城后去世。

北魏皇帝任命索敞为中书博士。当时北魏朝廷正崇尚武功,贵族子弟不把讲学放在心上。索敞担任博士十多年,勤奋教导学生,严肃而有礼节,贵族子弟都敬畏他,很多人学有所成,前后有几十人成为尚书、州牧、太守。常爽在温水西岸设立学馆,教授七百多名学生;常爽制定赏罚制度,学生对待他像对待严厉的君主一样。从此,北魏的儒学风气开始兴盛。高允常常称赞常爽教导有方,说:“汉代文翁用温和的方式教化百姓,常先生用严厉的方式教育学生,教学方法虽然不同,但培养人才的效果是一样的。”

陈留人江强,居住在凉州,向北魏献上经、史、诸子等书籍一千多卷以及书法作品,也被任命为中书博士。北魏皇帝命令崔浩监管秘书省事务,总领史官职务;任命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与掌管修撰国史。崔浩上奏说:“阴仲达、段承根是凉州的优秀人才,请让他们一同修撰国史。”朝廷任命两人都为着作郎。阴仲达是武威人;段承根是段晖的儿子。

崔浩召集各位历法家,考核校对从汉朝元年以来的日食、月食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行的度数,同时批评前代史书的失误,另外撰写《魏历》,拿给高允看。高允说:“汉朝元年十月,五星聚集在东井星附近,这是历法计算中的简单问题;如今批评汉代史书却没有发现这个错误,恐怕后人批评现在,就像现在批评古代一样。”崔浩说:“这个错误在哪里?”高允说:“根据《星传》记载:‘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常常跟随太阳运行。’十月,太阳在尾宿、箕宿附近,黄昏时分在申南方向沉没,而东井星正好在寅北方向升起,这两颗星怎么能背离太阳运行呢?这是史官想让这件事显得神奇,不再用常理推算罢了。”崔浩说:“天文现象要发生异常变化,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高允说:“这不能用空话争辩,应当重新仔细推算。”在座的人都责怪高允的话,只有东宫少傅游雅说:“高君精通历法,他的话不会没有根据。”过了一年多,崔浩对高允说:“之前讨论的问题,我本来没有用心;后来重新考究,果然像你说的那样。五星是在汉朝元年之前三个月聚集在东井星附近,不是十月。”众人这才赞叹佩服。高允虽然精通历法,却从不推算天象或给别人讲解,只有游雅知道他的才能。游雅多次拿灾异现象询问高允,高允说:“阴阳灾异,很难了解;即使已经了解,又担心泄露出去,不如不了解。天下的精妙道理很多,何必急着问这个!”游雅于是不再询问。北魏皇帝问高允:“治理国家首先要做什么?”当时北魏有很多良田被封禁,高允说:“我年轻时地位低下,只知道农业生产。如果国家扩大耕地、积聚粮食,官府和百姓都有储备,那么饥荒就不值得担忧了。”北魏皇帝于是下令解除所有田禁,把土地分给百姓耕种。

吐谷浑王慕利延听说北魏攻克凉州,非常害怕,率领部众向西逃跑,越过沙漠。北魏皇帝因慕利延的哥哥慕璝有擒获赫连定的功劳,派遣使者安抚晓谕他,慕利延才返回原来的领地。

氐王杨难当率领几万士兵入侵北魏上邽,秦州百姓大多响应他。东平人吕罗汉劝镇将拓跋意头说:“杨难当兵力众多,如今不出战,向他们显示软弱,士兵民心离散沮丧,城池就守不住了。”拓跋意头派吕罗汉率领一千多名精锐骑兵冲出城外,冲击杨难当的军阵,所向披靡,杀死杨难当身边的八名骑兵,杨难当大为震惊。恰逢北魏皇帝下玺书斥责杨难当,杨难当率军返回仇池。

南丰太妃司马氏去世,她是已故营阳王刘义符的王后。

赵广、张寻等人再次谋反,被处死。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十七年(庚辰年,公元440年)

春季正月十二日,沮渠无讳入侵北魏酒泉,元絜轻视他,出城与他交谈;十五日,沮渠无讳擒获元絜,包围酒泉。

二月,北魏暂任通直常侍邢颖前来南朝宋访问。

三月,沮渠无讳攻克酒泉。

夏季四月初一,发生日食。二十三日,沮渠无讳入侵北魏张掖,秃发保周驻守删丹;二十九日,北魏皇帝派遣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率领各位将领讨伐他们。

司徒刘义康独揽朝廷大权。宋文帝长期体弱多病,一劳累就发病,多次到了危急的地步;刘义康尽心侍奉,药物和饮食不是他亲口尝过,就不进给皇帝,有时甚至连续几晚不睡觉,朝廷内外的各种事务都由他独自决断施行。刘义康生性喜好处理政务,审核公文,没有不精细周全的。宋文帝因此把很多事务托付给他,凡是他上奏的事情,没有不批准的;州刺史以下的官员,都让刘义康选拔任用,甚至生杀大权,有时他也以录尚书事的名义直接决断。他的权势威震远近,朝廷内外的人都聚集到他身边,每天早晨他的府门前常有几百辆车,刘义康尽心接待,从不倦怠。他还记忆力强,见过或听过的事情,终身不忘;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自己记得的事情,来显示自己聪明。有才能、办事干练的士人,大多受到他的重视。他曾经对刘湛说:“王敬弘、王球这类人,到底能做什么!坐着获取富贵,又怎么能理解事务!”但他一向没有学问,不懂得治国大体,朝中有名望、有才能的人都被他引入自己的府中,府中僚属没有才能或违背他旨意的,就被贬斥到朝廷任职。他自认为与皇帝是兄弟至亲,不再讲究君臣礼节,随心所欲行事,从不防备。私下设置六千多名僮仆,不向朝廷报告,各地进献的礼物,都把上等的献给刘义康,而把次等的送给皇帝;宋文帝曾在冬天吃柑橘,感叹柑橘的形状和味道都不好,刘义康说:“今年的柑橘有特别好的。”派人回自己的东府取来柑橘,比献给皇帝的大三寸。

领军将军刘湛与仆射殷景仁有矛盾,刘湛想依靠刘义康的权势打压殷景仁。刘义康的权势已经很盛,刘湛越发推崇他,完全没有臣子的礼节,宋文帝内心渐渐不满。刘湛刚入朝时,宋文帝对他的恩宠礼遇非常优厚。刘湛擅长谈论治国之道,熟悉前代旧事,叙述条理清晰、说理透彻,听他讲话的人都会忘记疲倦。他每次进入云龙门,车夫就解开马车,身边的侍从和仪仗也随意散开,不到傍晚不离开,这种情况习以为常。到了后来,刘湛煽动刘义康争权,宋文帝虽然内心与他们疏远,但表面上的接待礼遇仍没改变,他曾对亲信说:“刘湛(小名刘班)刚从西边回来时,我和他谈话,常常看太阳的早晚,担心他要离开;近来他入宫,我也看太阳的早晚,苦于他不离开。”

殷景仁暗中对宋文帝说:“相王(刘义康)权势太重,对国家不利,应当稍加约束限制。”宋文帝暗中同意了他的说法。

司徒左长史刘斌是刘湛的同族;大将军从事中郎王履是王谧的孙子;还有主簿刘敬文、祭酒鲁郡人孔胤秀,都因谄媚依附而受到刘义康的宠信;他们见宋文帝经常生病,都私下说“一旦皇帝驾崩,应当立年长的君主(指刘义康)”。宋文帝曾病重,让刘义康起草顾命诏书。刘义康回到官署,流着泪把这事告诉了刘湛和殷景仁。刘湛说:“天下局势艰难,哪里是年幼君主能掌控的!”刘义康、殷景仁都没回应。而孔胤秀等人却擅自到尚书省的义曹部门,索要东晋咸康末年立康帝(成帝之弟)的旧例档案,刘义康并不知道这事;等到宋文帝病愈后,隐约听到了这些情况。刘斌等人又暗中谋划,想让皇位最终归于刘义康,于是拉拢党羽,暗中监视皇宫,对不与自己同流合污的人,必定千方百计加以陷害,还搜集殷景仁的过失,有时甚至捏造矛盾告诉刘湛。从此,君主与宰相之间的裂痕就形成了。

刘义康想让刘斌担任丹阳尹,谈话间,向宋文帝陈述刘斌家境贫寒。话还没说完,宋文帝就说:“让他任吴郡太守吧。”后来会稽太守羊玄保请求回京,刘义康又想让刘斌接替他,向宋文帝请示说:“羊玄保想回来,不知道用谁任会稽太守合适?”宋文帝当时还没考虑好人选,仓促间说:“我已经任用王鸿了。”从去年秋天开始,宋文帝就不再去刘义康的东府。

五月十九日,刘湛因母亲去世离职守丧。刘湛自己知道罪行已经显露,没有保全的可能,对亲信说:“今年一定会败亡。平时还能靠言辞争辩,所以能拖延一阵;如今已经走投无路,没了这种指望,灾祸到来还能拖延多久呢!”六月初一,沮渠无讳再次包围张掖,没能攻克,退守临松。北魏皇帝不再派兵讨伐,只下诏书劝谕他。

六月十三日,北魏皇孙拓跋浚出生,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太平真君,这是采用寇谦之《神书》中“辅佐北方太平真君”的说法。

太子刘劭前往京口拜谒京陵(宋武帝的陵墓),司徒刘义康、竟陵王刘诞等人一同随行,南兖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从江都前来会合。

秋季七月初五,北魏永昌王拓跋健在番禾击败秃发保周;秃发保周逃走,北魏派遣安南将军尉眷追击他。

七月十二日,北魏太后窦氏去世。

七月二十八日,南朝宋皇后袁氏去世。

七月二十九日,秃发保周走投无路,自杀身亡。

八月初一,沮渠无讳派他的中尉梁伟到北魏永昌王拓跋健那里请求投降,归还酒泉郡以及之前俘虏的北魏将领元絜等人。北魏皇帝派尉眷留下镇守凉州。

九月二十九日,南朝宋安葬袁皇后(谥号元皇后)。

宋文帝因司徒彭城王刘义康的猜忌裂痕已经明显,担心酿成祸乱。冬季十月十五日,将刘湛逮捕交付廷尉,下诏公布他的罪行,在狱中处死他,同时诛杀他的儿子刘黯、刘亮、刘俨以及党羽刘斌、刘敬文、孔胤秀等八人;将尚书库部郎何默子等五人流放到广州,随即实行大赦。当天,宋文帝命令刘义康入宫住宿,留在中书省。当晚,分别逮捕刘湛等人;青州刺史杜骥领兵驻守宫殿内,防备意外情况,派人向刘义康宣读刘湛等人的罪状。刘义康上奏表请求退位,宋文帝下诏任命刘义康为江州刺史,仍保留侍中、大将军的头衔,出京镇守豫章。

起初,殷景仁卧病五年,虽然不能面见宋文帝,但两人之间的秘密书信往来,每天有十几封,朝廷政事无论大小,宋文帝都一定会咨询他;他们的往来行踪非常隐秘,没有人能察觉。逮捕刘湛那天,殷景仁让人擦拭衣帽,身边的人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当天夜里,宋文帝来到华林园延贤堂,召见殷景仁。殷景仁还说自己脚有毛病,让人用小床抬着去赴会;诛杀刘湛党羽、处理后续事务,宋文帝全委托给了他。

起初,檀道济推荐吴兴人沈庆之忠诚谨慎、通晓军事,宋文帝让他率领卫队防守东掖门。刘湛任领军将军时,曾对沈庆之说:“你在宫中任职多年,不久后我会为你论功升迁。”沈庆之严肃地说:“我在宫中任职十年,自然应该得到升迁,不用麻烦你提拔!”逮捕刘湛的当晚,宋文帝打开宫门召见沈庆之,沈庆之穿着军装、扎着绑腿入宫,宋文帝说:“你为什么穿得这么仓促?”沈庆之说:“半夜召见卫队将领,不能慢吞吞地换衣服。”宋文帝派沈庆之逮捕刘斌,将其处死。

骁骑将军徐湛之是徐逵之的儿子,与刘义康关系尤其亲密,宋文帝对他深为不满。刘义康败落后,徐湛之被逮捕,按罪应当处死。他的母亲会稽公主是宋文帝的姐姐,在兄弟姐妹中是嫡长女,向来受到宋文帝的敬重,家里的大小事务,宋文帝都要先咨询她再做决定。宋高祖(刘裕)当年征战时,曾在新洲割芦苇,有一件粗布衣衫,是臧皇后亲手缝制的;刘裕显贵后,把衣衫交给会稽公主说:“后代如果有骄奢无度的人,就把这件衣服拿给他看。”到这时,会稽公主入宫见宋文帝,大声哭号,不再行臣妾礼仪,用锦囊装着那件粗布衣衫扔在地上说:“你家本来贫贱,这件衣服是我母亲为你父亲缝制的;如今刚能吃饱饭,就想杀我的儿子吗!”宋文帝于是赦免了徐湛之。

吏部尚书王球是王履的叔父,因简约淡泊有美名,受到宋文帝的器重。王履生性贪求名利,与刘义康、刘湛深相交结;王球多次告诫他,他不听。诛杀刘湛的当晚,王履光着脚跑去告诉王球,王球让手下人给王履取来鞋子,先温了酒给他喝,说:“平时我对你说过什么?”王履恐惧得说不出话来。王球缓缓说:“有我在,你怕什么!”宋文帝因王球的缘故,赦免了王履的死罪,将他罢官回家。

刘义康掌权时,人们争相攀附亲近他,只有司徒主簿江湛早就主动疏远他,请求出任武陵内史。檀道济曾为儿子向江湛求婚,江湛坚决拒绝,檀道济又通过刘义康请求,江湛拒绝得更坚决,所以没有受到刘湛、檀道济两起祸事的牵连。宋文帝听说后,很赞赏他。江湛是江夷的儿子。

彭城王刘义康在中书省停留了十多天,面见宋文帝辞行后,就前往江边码头;宋文帝只是对着他痛哭,没再说其他话。宋文帝派僧人慧琳去看望刘义康,刘义康说:“弟子还有回来的可能吗?”慧琳说:“可惜您没读过几百卷书!”

起初,吴兴太守谢述是谢裕的弟弟。他多次辅佐刘义康,常常提出规劝建议,很早就去世了。刘义康将要南下豫章时,感叹说:“从前谢述只劝我退让,刘湛(刘班)只劝我进取;如今刘湛还在,谢述却死了,我败亡也是应该的啊!”宋文帝也说:“谢述如果还活着,刘义康一定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宋文帝任命征虏司马萧斌为刘义康的咨议参军,兼任豫章太守,事务无论大小,都委托给他。萧斌是萧摹之的儿子。派遣龙骧将军萧承之领兵防守刘义康。刘义康身边受他宠信、亲近的人,都允许跟随他前往豫章;供给的物资非常优厚,书信赏赐不断,朝廷的重大事务也都派人告知他。

过了很久,宋文帝到会稽公主家赴宴,气氛很欢快;会稽公主起身,向宋文帝跪拜叩头,悲痛得不能自已。宋文帝不明白她的用意,亲自起身扶她。会稽公主说:“车子(刘义康的小名)年老后,一定不会被陛下容纳,今天我特意为他求一条命。”接着放声大哭。宋文帝也流下眼泪,指着蒋山说:“一定没有这种顾虑。如果违背今天的誓言,就是辜负了初宁陵(宋武帝的陵墓)。”随即把自己喝的酒封存起来赐给刘义康,还写信说:“会稽姐姐宴饮时想起弟弟,剩下的酒现在封存送给你。”所以直到会稽公主去世,刘义康都安然无事。

司马光说:宋文帝对刘义康的友爱之情,起初并非不深厚。最终却失去兄弟间的和睦,违背君臣间的道义,追溯祸乱的根源,正是因为刘湛贪求权势的欲望没有满足。《诗经》说:“贪婪的人会败坏同类。”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宋文帝征召南兖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任司徒、录尚书事。十月十五日,任命临川王刘义庆为南兖州刺史,殷景仁为扬州刺史,仍保留仆射、吏部尚书的职务。刘义恭吸取彭城王刘义康败亡的教训,虽然担任录尚书事,却只负责传达、执行公文而已,宋文帝这才放心。宋文帝每年给司徒府二千万钱,其他物资也与此相当;但刘义恭生性奢侈,费用常常不够,宋文帝又另外给他钱,每年达一千万。

十一月初九,北魏皇帝前往山北地区。

殷景仁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后,病情最终加重,宋文帝为此下令,西州道路上不得有车马声。十一月二十五日,殷景仁去世。十二月初六,任命光禄大夫王球为仆射。十二月十一日,任命始兴王刘浚为扬州刺史。当时刘浚还年幼,扬州的事务全委托给后军长史范晔、主簿沈璞。范晔是范泰的儿子;沈璞是沈林子的儿子。不久,范晔升任左卫将军,宋文帝任命吏部郎沈演之为右卫将军,两人共同掌管皇宫卫队;又任命庾炳之为吏部郎,三人都参与朝廷机密事务。沈演之是沈劲的曾孙。

范晔有杰出的才华,但性情轻薄、品行不端,多次违背儒家礼教,受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他生性急躁好胜,自认为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常常因不得志而闷闷不乐。吏部尚书何尚之对宋文帝说:“范晔的志向情趣不同寻常,请求把他外放为广州刺史;如果让他留在朝中,酿成祸乱,就不得不对他处以死刑。频繁动用死刑,不是国家的好事。”宋文帝说:“刚诛杀了刘湛,又流放范晔,人们会说你们不能容纳人才,说我听信谗言。只要我们知道他的情况,他也不能造成危害。”

这一年,北魏宁南将军王慧龙去世,吕玄伯留下来看守他的坟墓,终身没有离开。

北魏皇帝想任命伊馛为尚书,封郡公,伊馛推辞说:“尚书事务繁多,郡公爵位极高,不是我这样年轻、愚钝又缺乏阅历的人能胜任的。”北魏皇帝问他想担任什么职务,伊馛回答说:“中书省、秘书省有很多文人学士,如果陛下一定要恩赐我,请求让我在其中担任一个职务。”北魏皇帝认为他说得好,任命他为中护国将军、秘书监。

大秦王杨难当又恢复武都王的称号。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十八年(辛巳年,公元441年)

春季正月二十日,北魏任命沮渠无讳为征西大将军、凉州牧、酒泉王。

彭城王刘义康抵达豫章,辞去江州刺史职务;正月二十一日,宋文帝任命刘义康为都督江、交、广三州诸军事。前龙骧参军巴东人扶令育前往朝廷上奏表,说:“从前袁盎劝谏汉文帝说:‘淮南王如果在路上遭遇风霜去世,陛下会有杀弟之名。’汉文帝没有采纳,后来追悔莫及。彭城王刘义康是先帝疼爱的儿子,是陛下的二弟,如果他有糊涂的过失,正应该用善恶的道理教导他,用道义规范引导他,怎么能相信可疑的猜忌,一旦将他废黜贬谪,远远送到南方边境!百姓无论地位高低,都为陛下感到痛心。庐陵王(刘义真)的往事,足以作为借鉴。恐怕刘义康年老命尽,突然死在南方,我虽然地位低微,私下也为陛下感到羞耻。陛下只知道有害的树枝应该砍掉,却不知道砍树枝会伤害树干!希望陛下尽快召刘义康返回京城,让兄弟和睦,君臣融洽,这样天下人的期望就能满足,闲言碎语的渠道也会断绝。何必一定要让他担任司徒公、扬州牧,才能安置彭城王呢!如果我说的话对国家不利,请处死我来向陛下谢罪。”奏表呈上后,扶令育立即被逮捕关押在建康监狱,赐死。

裴子野评论说:君主做善事,就像行云降雨,万物都能得到恩惠;等到君主做坏事,就像天裂地震,万物都会感到惊骇,这谁不知道,谁没看见!难道靠杀一个人、堵一张嘴,就能逃避罪责、消除祸患吗?这些做法都只是君主不能抑制愤怒,反而加重自己的过失罢了。以宋太祖(宋文帝)的宽容大度,还对彭城王事件中的直言者加以压制,从此以后,谁还敢轻易进言!刘宋王朝几代,很少听到正直诚恳的言论,难道是士大夫的刚正之气不如古代?还是当时君主的刑罚政令导致这样的结果呢?张约死在权臣手中,扶令育死在贤明君主(宋文帝)面前,刘宋王朝的酷刑,唉,真可怕啊!

北魏新兴王拓跋俊荒淫无道,不守礼法,三月初十,被降爵为公。拓跋俊的母亲先前因罪被处死,拓跋俊心怀怨恨,有谋反的图谋;事情败露后,被赐死。三月十一日,北魏赐郁久闾乞列归为朔方王,沮渠万年为张掖王。

夏季四月,沮渠唐儿背叛沮渠无讳;沮渠无讳留下堂弟沮渠天周镇守酒泉,自己与弟弟沮渠宜得领兵攻打沮渠唐儿,沮渠唐儿战败而死。北魏认为沮渠无讳终究会成为边境祸患,四月十一日,派遣镇南将军奚眷攻打酒泉。

秋季八月十四日,北魏派遣散骑侍郎张伟前来南朝宋访问。

九月初二,北魏永昌王拓跋健去世。

冬季十一月十二日,王球去世。十一月二十三日,任命丹阳尹孟顗为尚书仆射。

酒泉城中粮食耗尽,一万多人都饿死了,沮渠天周杀死妻子,用她的肉给士兵吃。十一月二十二日,北魏奚眷攻克酒泉,擒获沮渠天周,押送到平城后杀死。沮渠无讳缺乏粮食,又畏惧北魏军队的强盛,于是谋划向西穿越流沙,派遣弟弟沮渠安周向西攻打鄯善。鄯善王想投降,恰逢北魏使者到来,劝他坚守;沮渠安周不能攻克鄯善,退守东城。

氐王杨难当出动全国兵力入侵南朝宋,图谋占据蜀地,派遣他的建忠将军苻冲出兵东洛,抵御梁州军队;梁、秦二州刺史刘真道攻打苻冲,将其斩杀。刘真道是刘怀敬的儿子。杨难当攻克葭萌,擒获晋寿太守申坦,接着包围涪城。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道锡环城坚守,杨难当攻打了十多天,没能攻克,于是撤军返回。刘道锡是刘道产的弟弟。十二月十二日,宋文帝下诏命令龙骧将军裴方明等人率领三千士兵,又征调荆州、雍州的军队讨伐杨难当,所有军队都受刘真道指挥。

晋宁太守爨松子反叛,宁州刺史徐循讨伐并平定了叛乱。

天门蛮人田向求等人反叛,攻破溇中;荆州刺史衡阳王刘义季派遣行参军曹孙念讨伐并击败了他们。

北魏寇谦之对北魏皇帝说:“如今陛下以太平真君的身份统治天下,建立静轮天宫的道法,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事。陛下应当登坛接受符书,来彰显圣德。”北魏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