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车征彭超下廷尉,彭超自杀。俱难削爵为民。
以毛当为徐州刺史镇彭城;毛盛为兖州刺史镇胡陆;王显为扬州刺史戍下邳。
谢安为宰相,秦军屡侵边境失利,人心惶惧,谢安常以平和镇静稳定人心。理政抓大纲不拘小节,时人比之王导,谓其文雅过之。
八月
初七(丁亥),以左将军王蕴为尚书仆射,不久迁丹杨尹。王蕴以国戚不愿居朝,苦求外任;复任都督浙江东五郡诸军事、会稽内史。
同年,前秦大饥。
【太元五年(庚辰,公元380年)】
春,正月
秦王苻坚复任北海公苻重为镇北大将军,镇蓟城。
二月
在渭城建教武堂,命太学生通阴阳兵法者教授将领。秘书监朱肜谏:“陛下东征西讨所向无敌,四海八分已得,江南未服不足虑,宜偃武修文。今反教将领战斗之术,非致太平之道。诸将皆百战之身,何必再受书生教导?此无实益而损威名,请陛下三思!”苻坚乃止。
秦征北将军、幽州刺史行唐公苻洛勇猛力大,能坐制奔牛,箭穿犁耳;自恃灭代有功,求开府仪同三司未果,因而怨愤。
三月
苻坚任苻洛为使持节、都督益宁西南夷诸军事、征南大将军、益州牧,命其从伊阙趋襄阳溯汉水而上。苻洛对属下说:“我乃皇室至亲,不得入朝为将相,常被弃边陲。今又遣西陲,且不许过京师,必有阴谋,欲使梁成沉我于汉水!诸位以为如何?”幽州治中平规说:“逆取顺守,商汤周武是也;因祸得福,齐桓晋文是也。主上虽非昏暴,然穷兵黩武民不堪命,十室九怨。若您举旗起事,天下必然响应。今据全燕之地尽东海,北控乌桓鲜卑,东联高句丽百济,拥兵五十余万,岂能束手就擒赴不测之祸?”苻洛挥袖高呼:“我意已决,阻谏者斩!”于是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秦王。以平规为幽州刺史,玄菟太守吉贞为左长史,辽东太守赵赞为左司马,昌黎太守王蕴为右司马,辽西太守王琳、北平太守皇甫杰、牧官都尉魏敷等为从事中郎。遣使向鲜卑、乌桓、高句丽、百济、新罗、休忍诸国征兵,派兵三万助北海公苻重戍蓟。诸国皆答:“我等为天子守藩,不从行唐公反叛。”苻洛惧欲止,犹豫不决。王缦、王琳、皇甫杰、魏敷知事不成欲告发,皆被苻洛所杀。吉贞、赵赞劝:“今诸国不从,事与愿违。您若惮于赴益州,应遣使上表请求留驻,主上必允。”平规说:“今事已泄露,岂能中止!宜假称受诏,尽发幽州兵南出常山,阳平公必郊迎,趁机执之据冀州,总关东之众西进,天下可定。”苻洛从之。
夏,四月
苻洛率七万兵自和龙出发。
苻坚召群臣议,步兵校尉吕光说:“行唐公以皇亲造反,天下共愤。愿给臣步骑五万,取之如拾草芥。”苻坚说:“苻重、苻洛兄弟据东北一方,兵粮充足不可轻敌。”吕光说:“彼众迫于凶威暂聚,大军临之必溃,不足忧。”苻坚遣使责苻洛令返和龙,许诺永世镇守幽州。苻洛对使者说:“你回报东海王(苻坚),幽州狭小不足容万乘,我须王关中继承高祖之业。若能迎驾潼关,当封上公还归故土。”苻坚怒,遣左将军武都人窦冲及吕光率步骑四万讨伐;右将军都贵驰驿至邺,率冀州兵三万为前锋;以阳平公苻融为征讨大都督。
北海公苻重尽发蓟城兵与苻洛会师中山,拥兵十万。
五月
窦冲等与苻洛战于中山,苻洛兵败被擒送长安。北海公苻重逃回蓟城,吕光追击斩之。屯骑校尉石越自东莱率骑一万浮海袭和龙,斩平规,平定幽州。苻坚赦苻洛不死,流放凉州西海郡。
臣司马光评论:“有功不赏,有罪不诛,尧舜不能治天下,况他人乎!秦王苻坚每赦反者,使臣僚习于叛逆,心存侥幸,虽兵败被擒仍不惧死,祸乱何以平息!《尚书》云:‘威胜爱则成,爱胜威则无功’;《诗经》曰:‘勿纵奸诡,遏寇虐止作恶’。苻坚反其道,能不亡乎?”
东晋以秦兵退归功谢安、桓冲,拜谢安卫将军,与桓冲同授开府仪同三司。
六月
十五日(甲子),大赦天下。
十八日(丁卯),任命会稽王司马道子为司徒;司马道子固辞不受。
秦王苻坚召阳平公苻融为侍中、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录尚书事;以征南大将军、守尚书令长乐公苻丕为都督关东诸军事、征东大将军、冀州牧。
苻坚因氐族繁衍,
秋,七月
分三原、九嵕、武都、汧、雍氐十五万户,由宗亲分领散居方镇,如古诸侯。长乐公苻丕领氐三千户,以仇池氐酋射声校尉杨膺为征东左司马,九嵕氐酋长水校尉齐午为右司马,各领一千五百户为长乐世卿。长乐国郎中令略阳人垣敞为录事参军,侍讲扶风人韦干为参军事,申绍为别驾。杨膺是苻丕妃兄;齐午是杨膺岳父。
八月
分幽州置平州,以石越为平州刺史镇龙城;中书令梁谠为幽州刺史镇蓟城;抚军将军毛兴为都督河秦二州诸军事、河州刺史镇枹罕;长水校尉王腾为并州刺史镇晋阳。河、并二州各配氐户三千。毛兴、王腾皆苻氏姻亲,为氐族重望。平原公苻晖为都督豫、洛、荆、南兖、东豫、扬六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豫州牧镇洛阳;移洛州刺史治所至丰阳;巨鹿公苻睿为雍州刺史镇蒲阪。各配氐户三千二百。
苻坚送苻丕至灞上,氐人辞别父兄皆恸哭,哀声震路。赵整侍宴时援琴歌曰:“阿得脂,阿得脂,博劳舅父是仇绥,尾长翼短不能飞。远徙种人留鲜卑,一旦缓急当语谁!”苻坚笑而不纳。
九月
初七(癸未),东晋皇后王氏崩。
冬,十月
九真太守李逊据交州反。
秦王苻坚以左禁将军杨壁为秦州刺史,尚书赵迁为洛州刺史,南巴校尉姜宇为宁州刺史。
十一月
初十(乙酉),葬定皇后于隆平陵。
十二月
前秦以左将军都贵为荆州刺史,镇彭城。
置东豫州,以毛当为刺史,镇许昌。
同年,秦王苻坚遣高密太守毛璪之等二百余人归降东晋。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六年(辛巳,公元381年)】
春,正月
孝武帝初信佛法,在宫殿内修建精舍,让僧侣居住。尚书左丞王雅上表劝谏,未被采纳。王雅是王肃的曾孙。
正月二十六日(丁酉)
任命尚书谢石为尚书仆射。
二月
东夷、西域六十二国向前秦进贡。
夏,六月初一(庚子朔)
出现日食。
秋,七月二十六日(甲午)
交趾太守杜瑗斩杀反叛的李逊,平定交州。
冬,十月
已故武陵王司马曦在新安去世,追封新宁郡王,命其子司马遵继承爵位。
十一月
初三(己亥),任命前会稽内史郗愔为司空;郗愔坚决推辞不受。
前秦荆州刺史都贵派司马阎振、中兵参军吴仲率军二万进攻竟陵。东晋桓冲派南平太守桓石虔、卫军参军桓石民等率水陆两军二万抵抗。桓石民是桓石虔之弟。
十二月初八(甲辰),桓石虔袭击阎振、吴仲,大破秦军,二人退守管城。桓石虔进攻管城,二十七日(癸亥)攻克管城,俘阎振、吴仲,斩首七千级,俘虏万人。朝廷下诏封桓冲之子桓谦为宜阳侯,任命桓石虔兼任河东太守。
同年,江东地区发生大饥荒。
【太元七年(壬午,公元382年)】
春,三月
前秦大司农东海公苻阳、员外散骑侍郎王皮、尚书郎周飏谋反,事败被捕下狱。苻阳是苻法之子;王皮是王猛之子。
秦王苻坚亲审谋反缘由,苻阳说:“臣父哀公(苻法)无罪而死,臣为父报仇。”苻坚落泪道:“哀公之死非朕本意,你岂不知!”王皮说:“臣父王猛有辅佐开国之功,而臣贫贱潦倒,故求富贵。”苻坚说:“丞相临终留给你十头牛耕田,从未为你求官。知子莫若父,何其明智!”周飏说:“我世代受晋恩,生为晋臣死为晋鬼,何必多问!”此前周飏多次谋反,左右请杀之,苻坚说:“周孟威(周飏)乃壮士,志节如此,岂惧死!杀之反成就其名!”于是全部赦免不死,将苻阳流放凉州高昌郡,王皮、周飏流放朔方以北。周飏死于朔方。苻阳勇力过人,不久又被迁至鄯善。至前秦建元末年国内大乱时,苻阳劫持鄯善国相欲东归,被鄯善王所杀。
秦王苻坚将邺城的铜驼、铜马、飞廉、翁仲等青铜器迁至长安。
夏,四月
苻坚任命扶风太守王永为幽州刺史。王永是王皮之兄。王皮凶险无德,而王永清廉好学,故受重用。
任命阳平公苻融为司徒,苻融坚决推辞不受。苻坚计划伐晋,于是任命苻融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五月
幽州发生蝗灾,蔓延千里。苻坚派散骑常侍彭城人刘兰征发幽、冀、青、并四州百姓灭蝗。
秋,八月初八(癸卯)
东晋大赦天下。
秦王苻坚任命谏议大夫裴元略为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命其秘密筹建水军。
九月
车师前部王弥窴、鄯善王休密驮入前秦朝见,请求作为向导征讨西域不臣之国,并仿汉制设都护府统辖。苻坚任命骁骑将军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域征讨诸军事,与凌江将军姜飞、轻车将军彭晃、将军杜进、康盛等率兵十万、铁骑五千征西域。
阳平公苻融劝谏:“西域荒远,得其民不可役使,得其地不可产粮。汉武帝征西域得不偿失。今劳师万里重蹈汉室覆辙,臣深以为惜!”苻坚不听。
桓冲派扬威将军朱绰进攻前秦荆州刺史都贵驻守的襄阳,焚烧沔水以北屯田设施,掠六百余户而还。
冬,十月
秦王苻坚在太极殿会群臣,议道:“朕承大业近三十年,四方大致平定,唯东南一隅未服王化。估算我军可得九十七万,朕欲亲征如何?”
秘书监朱肜说:“陛下奉天伐罪,晋主必衔璧出降,可让中原士民重返故土,然后东巡泰山封禅,此乃千载一时!”苻坚喜道:“正是朕志。”
尚书左仆射权翼说:“昔纣王无道,因朝有微子、箕子、比干三仁,周武王仍退兵。今晋虽微弱,却无大恶;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和睦内外同心。臣以为不可伐。”苻坚沉默良久道:“诸位各抒己见。”
太子左卫率石越说:“今岁星镇守斗宿,福德在吴地。伐晋必遭天谴。且晋据长江天险,民为之用,恐不可伐!”苻坚说:“昔周武王伐纣逆太岁违占卜,天道幽远难知。夫差、孙皓皆据江湖仍亡国。今朕大军投鞭长江足断其流,天险何足恃!”石越答:“三国之君皆淫虐无道,故敌国取之如拾遗。今晋虽无德亦无大罪,愿陛下屯兵积粮待其衅隙。”群臣各陈利害久议不决。苻坚说:“此所谓筑室道旁三年不成!朕当独断!”
群臣退后,苻坚独留阳平公苻融,说:“自古定大计者不过一二臣。今众议纷纭徒乱人意,朕与你决断。”苻融答:“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无内衅,二也;我军连年征战疲敝,民有畏敌之心,三也。群臣言不可伐者皆忠臣,愿陛下听之。”苻坚变色道:“连你也如此,朕何所望!朕拥兵百万,资械如山;虽非明君亦非昏庸。乘累胜之势击垂亡之国,岂有不克之理!岂容残寇长为国家之忧!”苻融哭谏:“晋不可灭昭然若揭。劳师大举恐无万全之功。臣所忧尚不止于此——陛下宠育鲜卑、羌、羯,使其遍布京畿,此皆我国深仇。太子仅率弱兵数万留守京师,臣恐变生肘腋追悔莫及!臣言固不足采,但王景略(王猛)一代英杰,陛下常比之诸葛亮,独忘其临终之言吗!”苻坚不听。朝臣多进谏,苻坚说:“以朕击晋,强弱对比犹如疾风扫秋叶,而朝廷内外皆言不可,实不可解!”
太子苻宏说:“今岁星在吴分野,晋君又无罪,若大举不捷,恐威名外挫财力内竭,此群臣所以疑虑!”苻坚说:“昔朕灭燕亦犯岁星而胜,天道本难知。秦灭六国,六国之君岂皆暴虐乎!”
冠军将军、京兆尹慕容垂对苻坚说:“弱被强吞,小被大并,此乃自然之理,不难明白。陛下神武应天,威加海内,虎旅百万,名将满朝,岂容江南蕞尔之地抗命?岂可留此患予子孙!《诗经》云:‘谋夫太多,事难成。’陛下圣心独断即可,何必广询朝众!晋武帝平吴所倚不过张华、杜预二三臣,若从众议岂有统一之功!”苻坚大喜道:“与朕共定天下者,唯卿一人。”赏帛五百匹。
苻坚伐晋之意坚决,兴奋得夜不能寐。苻融再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自古穷兵黩武未有不亡者。且我国本戎狄之邦,正统未必归我。江东虽微弱存续,然中华正朔,天意必不绝之。”苻坚说:“帝王气运岂有常例!惟德所在耳!刘禅岂非汉室苗裔?终为魏所灭。你所以不及朕者,正因不通权变!”
苻坚素来信重僧人道安,群臣请道安劝谏。
十一月,苻坚与道安同乘游东苑,说:“朕将与公南游吴越泛长江临沧海,岂非乐事!”道安说:“陛下应天御世,居中土制四方,自可比隆尧舜,何必栉风沐雨经略远疆?且东南卑湿瘴气易生,虞舜南巡不归,大禹东巡不返。何劳圣驾亲征!”苻坚说:“天生万民而立君治理,朕岂敢惮劳,使一方独不沾恩泽?若依公言,古之帝王皆无征伐耶!”道安说:“若必不得已,陛下宜驻跸洛阳,遣使送降书,诸将率大军继后,晋必叩首称臣,不必亲涉江淮。”苻坚不听。
苻坚宠妃张夫人劝谏:“妾闻天地生万物,圣王治天下,皆顺其自然故功成。黄帝驾牛乘马顺其性;大禹疏九川障九泽顺其势;后稷播百谷顺其时;汤武伐桀纣顺民心。凡事顺则成逆则败。今朝野皆言晋不可伐,陛下独断行之,妾不知依据何在。《尚书》云:‘天听自我民听。’天犹顺民,何况人乎!妾又闻王者出师必上观天道下顺人心。今人心既不从,请验天道——谚语说:‘鸡夜鸣不利行师,犬群嗥宫室将空,兵动马惊军败不归。’自秋冬以来,众鸡夜鸣,群犬哀嗥,厩马多惊,武库兵器自动有声,此皆非出师吉兆。”苻坚说:“军国大事非妇人所应干预!”
苻坚幼子中山公苻诜最受宠爱,也劝谏:“臣闻国家兴亡系于贤用与否。今阳平公(苻融)为国谋主而陛下违其言;晋有谢安、桓冲而陛下伐之,臣深以为惑。”苻坚说:“天下大事,小儿岂懂!”
前秦刘兰灭蝗,经秋冬未成。
十二月,有司奏请治罪。苻坚说:“天降灾异非人力能除,此乃朕失政所致,刘兰何罪!”
同年,前秦大丰收,上等田亩产七十石,下等田三十石。蝗灾未出幽州境,不食麻豆,幽州上田亩产百石,下等田五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