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范围:汉献帝初平二年至四年(公元191-193年)
汉献帝初平二年(辛未年,公元191年)
春天,正月,辛丑日:大赦天下。
关东诸将议立刘虞:
关东各将领商议:认为皇帝年幼,受董卓胁迫,远隔关塞,生死不明;幽州牧刘虞是皇室宗亲中的贤才俊杰,想共同拥立他为皇帝。
曹操说:“我们之所以起兵而远近无不响应,是因为正义。如今幼主(献帝)虽然微弱,受制于奸臣,但并无像昌邑王(刘贺)那样的亡国劣迹,一旦擅自改立皇帝,天下还有谁能安定!各位要北面称臣(尊奉刘虞),我就西向长安(尊奉献帝)。”
韩馥、袁绍写信给袁术说:“(献)帝不是孝灵皇帝(灵帝)的儿子,我们想效仿周勃(绛侯)、灌婴诛杀吕后所立的少帝刘弘、迎立代王刘恒(汉文帝)的旧例,尊奉大司马刘虞为帝。”
袁术暗中有称帝野心,不愿国家有年长的君主,于是表面上以维护公义为由拒绝。
袁绍又写信给袁术说:“如今西边(长安)名义上有个幼主,但并非皇室血脉,公卿以下都谄媚侍奉董卓,怎能再信任!只应派兵屯驻关隘要道,让他们自取灭亡。我们在东方拥立圣明的君主,太平就有希望了,为何迟疑?况且你袁术全家被杀,难道不想念伍子胥(报仇),还能向董卓控制的朝廷北面称臣吗?”
袁术回信说:“圣上(献帝)聪慧睿智,有周成王的资质。逆贼董卓乘国家危乱之际,用武力压服百官,这只是汉朝遭遇的小小厄运。你竟说当今皇上‘非皇室血脉’,岂不是诬蔑!又说‘全家被杀,还能北面称臣’,那是董卓干的,岂是国家所为!我一片赤诚之心,志在消灭董卓,不识其他!”
韩馥、袁绍最终还是派前乐浪太守张岐等人带着拥立刘虞为帝的建议去幽州。刘虞见到张岐等人,声色俱厉地呵斥道:“如今天下崩乱,主上蒙难,我身受朝廷重恩,未能洗雪国耻。各位占据州郡,本该共同为王室尽心尽力,反而制造叛逆阴谋来玷污我吗!”坚决拒绝。
韩馥等人又请刘虞代理尚书事务(领尚书事),代表皇帝封官拜爵(承制封拜),刘虞再次拒绝,甚至想逃往匈奴以断绝他们的念头,袁绍等人才作罢。
二月,丁丑日:任命董卓为太师,地位在诸侯王之上。
孙坚讨董卓:
孙坚移驻梁县东,被董卓部将徐荣击败,又收集散兵进驻阳人聚。董卓派东郡太守胡轸统领步兵骑兵五千人进攻,任命吕布为骑兵指挥(骑督)。胡轸与吕布不和,孙坚趁机出击,大败胡轸军,斩杀其都督华雄。
有人对袁术说:“孙坚如果攻下洛阳,就难以控制了,这是除掉狼却引来虎啊。”袁术起了疑心,不再运送军粮。
孙坚连夜飞驰去见袁术,在地上画图分析说:“我之所以奋不顾身,上为国家讨贼,下为安慰将军家门私仇(袁术家族被董卓杀害)。我与董卓并无骨肉之仇,而将军听信谗言,反而猜疑我,这是为什么?”袁术局促不安,立即调拨军粮。
孙坚返回驻地。董卓派将军李傕游说孙坚,想与他结亲,让孙坚列出子弟中想担任刺史、郡守的人,答应上表任用。孙坚说:“董卓逆天无道,如今不灭你三族,悬首示众四海,我死不瞑目,岂能跟你结亲!”再次进军大谷口,距洛阳九十里。
董卓亲自率军出战,与孙坚在皇家陵园间交战。董卓战败逃走,退守渑池,在陕县集结兵力。孙坚进军洛阳,攻击吕布,再次将其击败赶走。孙坚于是清扫汉室宗庙,用太牢(最高规格)祭祀,在城南甄宫井中得到传国玉玺;分兵到新安、渑池之间截击董卓。
董卓对长史刘艾说:“关东联军屡次失败,都畏惧我,成不了事。只有孙坚有点小倔强(小戆),很会用兵,应当告诉诸将,让他们知道提防他。我过去与周慎西征边章、韩遂于金城,我告诉张温,请求率所部兵马为周慎殿后,张温不听。张温又派我讨伐先零叛羌,我知道不能取胜却无法推辞,只好出发,留下别部司马刘靖率步骑兵四千驻扎安定郡以壮声势。叛羌想截断归路,我稍加攻击他们就散开了,是因为害怕安定有大军。敌人以为安定有几万人,不知道只有刘靖。而孙坚跟随周慎行动,曾建议周慎让他先率一万兵到金城,让周慎率二万兵作后援。边章、韩遂畏惧周慎大军,不敢轻易与孙坚交战,而孙坚的兵力足以切断敌军粮道。年轻人(指周慎)若采纳他的建议,凉州或许能平定。张温既不能用我的计策,周慎又不能采纳孙坚的建议,最终失败逃走。孙坚当时只是个佐军司马,见解已与常人不同,确实可以;但他无缘无故追随袁家小子,最终也会送命!”于是派东中郎将董越驻守渑池,中郎将段煨驻守华阴,中郎将牛辅驻守安邑,其余将领分布在各县,以抵御崤山以东的军队。牛辅是董卓的女婿。董卓率主力返回长安。孙坚修复了被破坏的皇陵,率军返回鲁阳。
夏天,四月:董卓到达长安,公卿都在车下迎接跪拜。董卓拍手(抵手)对御史中丞皇甫嵩说:“义真(皇甫嵩字),害怕了吗?”皇甫嵩说:“明公以仁德辅佐朝廷,大庆将至,有什么可怕的!如果滥用刑罚来逞威,天下人都会恐惧,岂止我皇甫嵩!”董卓党羽想尊奉董卓比照姜太公,称“尚父”。董卓询问蔡邕意见,蔡邕说:“明公威望仁德确实崇高,但与太公相比,我认为还不行。应等到关东平定,皇帝返回旧都洛阳,然后再商议。”董卓于是作罢。
董卓派司隶校尉刘嚣登记官民中有“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的,一律本人处死,财产没收。于是人们互相诬告牵连,冤死的数以千计。百姓怨声载道,在路上相遇只能以目示意(敢怒不敢言)。
六月,丙戌日:发生地震。
秋天,七月:司空种拂被免职;任命光禄大夫、济南人淳于嘉为司空。太尉赵谦被罢免;任命太常马日磾为太尉。
袁绍夺取冀州:
当初,何进派云中人张杨回并州募兵,恰逢何进被杀,张杨留在上党,有部众数千人。袁绍在河内郡时,张杨前往归附,与南匈奴单于於扶罗一同驻扎在漳水。
韩馥因豪杰大多心向袁绍,心生忌惮;暗中克扣袁绍军粮,想使其部众离散。恰逢韩馥部将麴义反叛,韩馥与之交战失败,袁绍便与麴义联合。
袁绍的门客逢纪对袁绍说:“将军兴举大事却依赖他人供给,不占据一个州,无法保全自己。”袁绍说:“冀州兵强,我的士兵饥饿困乏,假如不能成功,就无处立足了。”逢纪说:“韩馥是个庸才,可秘密联络公孙瓒让他进攻冀州,韩馥必定惊骇恐惧,再派能言善辩之士向他分析祸福利害,韩馥在仓促之间,必定肯让位。”袁绍同意,随即写信给公孙瓒。
公孙瓒于是率兵而来,表面上是讨伐董卓,暗中图谋袭击韩馥。韩馥与之交战失利。适逢董卓入关(返回长安),袁绍率军回驻延津,派外甥陈留人高干以及韩馥的亲信颍川人辛评、荀谌、郭图等人去游说韩馥:“公孙瓒率领燕、代精兵乘胜南下,各郡纷纷响应,其锋芒不可抵挡。袁车骑(袁绍)率军东进,意图难以预料。我们私下为将军担忧啊!”韩馥恐惧,问:“那该怎么办?”荀谌问:“您自己估量,在宽厚仁德、能容众人、天下归附方面,比得上袁氏吗?”韩馥答:“不如。”“面对危难决策决断、智勇过人方面,又比得上袁氏吗?”韩馥答:“不如。”荀谌说:“袁氏是当世豪杰,将军在三个方面都不如的形势下,却长期位居其上,他必定不肯屈居您之下。冀州是天下重地,他若与公孙瓒合力夺取,危亡指日可待。袁氏是将军的旧交,又是同盟,当今之计,不如将冀州让给袁氏,他必定会深深感激将军,公孙瓒也无法与他争了。这样将军有让贤的美名,自身则稳如泰山。”韩馥生性怯懦,于是同意了他们的计策。
韩馥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闻讯劝谏:“冀州有甲兵百万,粮食可支撑十年。袁绍是孤军客居,仰赖我们鼻息,好比婴儿在手掌之上,断其奶水,立刻饿死,为何要把州让给他!”韩馥说:“我是袁氏的老部下,况且才能不如本初(袁绍字),衡量德行而让位,是古人所推崇的,诸位何必不满!”此前,韩馥的从事赵浮、程涣率领一万名强弩手驻扎在孟津,得知此事,率兵火速返回。当时袁绍在朝歌清水,赵浮等人从后面赶来,有船数百艘,士兵万余人,军容整肃,鼓声震天,夜间经过袁绍军营,袁绍十分厌恶。
赵浮等人到达后,对韩馥说:“袁本初军粮已尽,士兵各自离散,虽有张杨、於扶罗新近归附,但不会为他卖命,不足为敌。我们请求率现有兵力抵抗他,十天之内,袁军必定土崩瓦解。将军只管高枕无忧,何忧何惧!”韩馥又不听,于是辞去职位,搬出官邸住到中常侍赵忠的旧宅,派儿子将印绶送给袁绍表示让位。
袁绍将要到达邺城,韩馥手下十名从事争相弃他而去,只有耿武、闵纯持刀阻拦,但无法阻止,只好作罢。袁绍将耿武、闵纯处死。
袁绍于是兼任冀州牧,代表皇帝(承制)任命韩馥为奋威将军,但既不给兵,也无官属。袁绍任命广平人沮授为奋武将军,派他监护诸将,待遇优厚。魏郡人审配、巨鹿人田丰都因正直不被韩馥重用,袁绍任命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还有南阳人许攸、逢纪、颍川人荀谌都成为主要谋士。
袁绍任命河内人朱汉为都官从事。朱汉曾遭韩馥冷遇,又想迎合袁绍,擅自发兵包围韩馥住宅,拔刀登屋,韩馥逃上楼,朱汉抓住韩馥的大儿子,打断了他的双腿。袁绍立即逮捕朱汉,将其处死。韩馥仍然忧惧,向袁绍请求离开,去投奔张邈。后来袁绍派使者到张邈处商议事情,使者与张邈耳语;韩馥在座,以为是要谋害自己,不一会儿起身去厕所,用刻写文书的小刀(书刀)自杀。
曹操入主东郡:
鲍信对曹操说:“袁绍身为盟主,却借机争权夺利,将会自生祸乱,这是又一个董卓。若要抑制他,力量不够,只会招来灾祸。不如先占据黄河以南地区,等待形势变化。”曹操认为很对。
恰逢黑山军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余万人攻掠东郡,太守王肱无力抵御。曹操率兵进入东郡,在濮阳攻击白绕,将其击败。袁绍于是上表推荐曹操为东郡太守,治所设在东武阳。
南匈奴叛袁:南匈奴单于於扶罗劫持张杨背叛袁绍,驻扎在黎阳。董卓任命张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
董卓杀张温:太史官观测天象,预言将有大臣被处死。董卓指使人诬陷卫尉张温与袁术勾结,冬天,十月,壬戌日:将张温鞭打至死于街市以应验预言。
公孙瓒破青州黄巾:青州黄巾军侵犯勃海郡,部众三十万,想与黑山军会合。公孙瓒率领步骑兵二万人在东光县南迎击,大败黄巾军,斩首三万余级。黄巾军丢弃辎重,奔逃渡河。公孙瓒趁其半渡时逼近攻击,黄巾军再次大败,死者数万,鲜血染红河水,公孙瓒俘虏七万余人,缴获车马、铠甲、财物不计其数,威名大震。
刘虞、公孙瓒矛盾加深:
刘虞的儿子刘和任侍中,献帝想东归洛阳,派刘和假装逃离董卓,潜出武关到幽州找刘虞,命他带兵来迎驾。刘和到南阳,袁术想利用刘虞为外援,扣留刘和不放,许诺等自己军队到达后一起西进,让刘和写信给刘虞。刘虞接信,派数千骑兵去接刘和。
公孙瓒知道袁术有异心,劝阻刘虞,刘虞不听。公孙瓒怕袁术知道后怨恨自己,也派堂弟公孙越率一千骑兵去见袁术,并暗中教唆袁术扣留刘和,夺取其兵马。从此刘虞与公孙瓒结下仇怨。
刘和逃出袁术处北上,又被袁绍扣留。
汉献帝初平三年(壬申年,公元192年)
春天,正月,丁丑日:大赦天下。
董卓军掠中原:董卓派牛辅率兵驻守陕县,牛辅分派校尉北地人李傕、张掖人郭汜、武威人张济率领步骑兵数万在中牟击败朱俊,顺势劫掠陈留、颍川等县,所过之处烧杀掳掠,不留活口。
荀彧投奔曹操:
当初,荀淑的孙子叫荀彧,年少时就有才名,何颙见到他大为惊异,说:“这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啊!”天下大乱后,荀彧对同乡父老说:“颍川是四面受敌之地,应尽快躲避。”乡人多留恋故土不肯离去,荀彧独自率领宗族去投靠韩馥。正逢袁绍已夺取韩馥之位,用上宾之礼接待荀彧。
荀彧估计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业,听说曹操有雄才大略,便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与他交谈后大喜,说:“你就是我的张良(子房)啊!”任命他为奋武将军府司马(奋武司马)。
他留在颍川的乡人,大多被李傕、郭汜等杀害。
袁绍破公孙瓒于界桥:
袁绍亲自率军抵御公孙瓒,两军在界桥以南二十里交战。公孙瓒兵三万,锐气正盛。
袁绍命令麹义率领八百精锐步兵为先锋,一千强弩手左右配合。公孙瓒轻视麹义兵少,纵骑兵冲击。麹义的士兵伏在盾牌下不动,等敌骑冲到离阵地十几步时,强弩齐发,喊杀声动地,公孙瓒军大败。斩杀公孙瓒任命的冀州刺史严纲,斩获一千多披甲士兵的首级。
追到界桥,公孙瓒收兵回战,麹义再次将其击破,直冲到公孙瓒军营,拔掉其牙门旗(帅旗),公孙瓒的残兵全部溃逃。
刘岱抉择与程昱建议:
当初,兖州刺史刘岱与袁绍、公孙瓒都有交情,袁绍让妻儿住在刘岱处,公孙瓒也派从事范方率骑兵协助刘岱。等到公孙瓒击败袁绍军,传话给刘岱让他遣送袁绍家眷,并另令范方:“若刘岱不送还袁绍家眷,你就率骑兵回来!等我平定袁绍,就加兵于刘岱。”
刘岱与下属商议多日不能决断,听说东郡程昱有智谋,召他询问。程昱说:“如果放弃袁绍这个近援而求公孙瓒远助,这就像请越国人来救落水的孩子(远水不解近渴)。公孙瓒不是袁绍的对手,现在虽击败袁军,但最终必被袁绍擒获。”刘岱听从。范方率骑兵返回,未到幽州而公孙瓒已败。
曹操围魏救赵破黑山:曹操驻军顿丘,黑山军于毒等进攻东武阳。曹操率兵西入黑山,进攻于毒等人的大本营。诸将都请求救援东武阳。曹操说:“让贼军听说我西进,他们就会回救,武阳之围自解;即使不回救,我能捣毁其老巢;贼军必定攻不下武阳。”于是进军。于毒听说,放弃武阳回救。曹操于是在内黄县攻击眭固及匈奴於扶罗,均大败之。
董卓专横与王允密谋:
董卓任命弟弟董旻为左将军,侄子董璜为中军校尉,都掌管兵权。董氏宗族内外都位列朝廷。董卓侍妾怀抱中的幼子都封侯,用金印紫绶当玩具。董卓的车马服饰僭越比拟天子,召令三台(尚书台、御史台、谒者台)官员,尚书以下官员都要到董卓府上汇报。又在郿县修筑坞堡,高厚各七丈,储存了足够三十年吃的粮食,自称:“大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终老。”
董卓残忍嗜杀,将领言语稍有差错,便当场处死,人人自危。
司徒王允与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密谋诛杀董卓。中郎将吕布,骑射精湛(便弓马),膂力过人,董卓自知待人无礼,出入常以吕布护卫,非常宠爱信任,发誓认作父子。然而董卓性情刚愎褊狭,吕布曾因小过失触怒董卓,董卓拔出手戟掷向吕布,吕布身手敏捷避开,并恭敬道歉,董卓怒气才消。吕布因此暗中怨恨董卓。
董卓又让吕布守卫内室(中阁),吕布与董卓的侍婢私通,心中更加不安。
王允一向善待吕布,吕布见到王允,自述几乎被董卓杀死的经过,王允便将诛杀董卓的密谋告诉他,让他作内应。吕布说:“那父子之情怎么办?”王允说:“你本姓吕,并非骨肉。现在担忧自身生死都来不及,还谈什么父子?他掷戟之时,哪还有父子之情!”吕布于是答应。
诛杀董卓:
夏天,四月,丁巳日:献帝病体初愈,在未央殿大会群臣。董卓身穿朝服乘车入宫,道路两旁布满士兵,从军营到皇宫,左边步兵右边骑兵,层层护卫,命令吕布等人在前后护卫。
王允让士孙瑞亲自写好诏书交给吕布。吕布命令同郡人骑都尉李肃与勇士秦谊、陈卫等十余人伪装成卫士,守在北掖门内等候董卓。
董卓进门,李肃用戟刺他;董卓内穿铠甲,未被刺入,只伤了手臂,跌下车来,回头大喊:“吕布在哪里?”吕布应声:“有诏书讨伐贼臣!”董卓大骂:“庸狗,竟敢如此!”吕布应声持矛刺向董卓,催促士兵斩下董卓首级。
主簿田仪和董卓的家奴(仓头)扑向董卓尸体,吕布又杀了他们,共杀三人。吕布随即取出怀中的诏书向官兵宣布:“诏书只讨伐董卓,其余一概不问。”官兵都肃立不动,高呼万岁。
百姓在道路上歌舞庆祝,长安城中的士人妇女卖掉珠宝首饰和衣服去买酒肉相庆,街道市场被挤满。董卓的弟弟董旻、董璜等以及郿县坞堡中的董氏宗族老弱,都被部下砍死射死。董卓的尸体被暴露在街市上示众。当时天气开始变热,董卓一向肥胖,油脂流到地上,守尸的官吏做了个大灯捻,放在董卓肚脐里点燃,火光通明直到天亮,如此持续多日。袁氏的门生聚集董氏尸体,焚烧成灰扬撒在路上。郿坞中有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绫罗绸缎奇珍异宝堆积如山。
朝廷任命王允主管尚书事务(录尚书事),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礼仪规格等同三公(仪比三司),封温侯,共同执掌朝政。
蔡邕之死:
董卓被杀时,左中郎将、高阳侯蔡邕正在王允家做客,闻讯惊叹。王允勃然变色呵斥道:“董卓是国家大贼!几乎灭亡汉室。你身为王臣,本该同仇敌忾,却感念他的私人恩遇,反而为他伤痛,岂不是和他共同叛逆!”立即逮捕交付廷尉。
蔡邕谢罪道:“我虽不忠,但古今大义,耳所常闻,口所常言,岂会背国而向着董卓!愿受刺面砍足之刑,只求让我完成《汉史》。”士大夫多怜悯营救他,未能成功。太尉马日磾对王允说:“蔡伯喈(蔡邕字)是旷世奇才,熟知汉朝史事,应让他续成后汉史,作为一代大典;而他所犯之罪甚微。杀他,恐怕会失人望吧!”王允说:“从前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他写出诽谤之书(指《史记》)流传后世。如今国运中衰,战乱不断,不能让奸佞之臣执笔在幼主身边,既无益于圣德,又使我们这些人蒙受他的诽谤议论。”马日磾退下后对人说:“王公怕是要绝后了!善人是国家的纲纪,着作是国家的典籍;毁灭纲纪废弃典籍,怎能长久!”蔡邕最终死于狱中。
荀攸脱险:当初,黄门侍郎荀攸与尚书郑泰、侍中种辑等谋划说:“董卓骄横残忍,六亲不认,虽有强兵,实为一介匹夫,可以直接刺杀他。”事情接近成功时被发觉,荀攸被捕入狱,郑泰逃奔袁术。荀攸在狱中言语饮食如常,恰逢董卓被杀,得以免罪。
曹操领兖州牧:
青州黄巾军侵犯兖州,刺史刘岱想迎击,济北国相鲍信劝阻:“如今贼众百万,百姓震恐,士兵无斗志,不可力敌。但贼军没有辎重,只靠抢掠补给。不如养精蓄锐,先固守城池。他们求战不得,攻城不下,势必离散。然后挑选精锐,占据要害,出击便可破敌。”刘岱不听,出战,果然被杀。
曹操部将、东郡人陈宫对曹操说:“兖州现在无主,朝廷诏命断绝,请让我去说服州中主事官员,请明府(指曹操)前往主持兖州,以此为根基收取天下,成就霸王之业。”陈宫于是去游说别驾、治中等官员:“如今天下分裂而兖州无主;曹东郡(曹操)是治世之才,若迎他为州牧,必能安定百姓。”鲍信等人也认为可行,于是与州吏万潜等人到东郡,迎接曹操兼任兖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