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6章 秦纪一(公元前255年-公元前228年)?共28年

第6章 秦纪一(公元前255年-公元前228年)?共28年(2 / 2)

到了战国末期,匈奴才开始强大起来。

昭襄王四年(戊午年,公元前243年)?

春天,秦国大将蒙骜攻打魏国,夺取了旸、有诡两座城池。三月,秦国军队撤回。

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即后来的秦庄襄王之子,嬴政)回到秦国;在秦国做人质的赵国太子也返回赵国。

七月,蝗灾引发瘟疫。秦王下令:百姓缴纳粟米一千石的,授予一级爵位。

魏国安厘王去世,其子魏景湣王即位。

昭襄王五年(己未年,公元前242年)?

秦国大将蒙骜攻打魏国,夺取了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二十座城池;秦国开始在这些地方设置东郡。

当初,剧辛在赵国时与庞煖(nuǎn)关系很好,后来到燕国做官。燕王喜看到赵国屡次被秦军围困,廉颇出走后由庞煖统领赵军,就想趁赵国疲惫之际攻打它,于是询问剧辛的意见。剧辛回答说:“庞煖这个人很容易对付。”燕王就派剧辛率军攻打赵国。赵将庞煖率军抵御,大败燕军,杀死剧辛,俘虏了两万燕军士兵。

诸侯各国都担忧秦国无休止的进攻讨伐。

昭襄王六年(庚申年,公元前241年)?

楚国、赵国、魏国、韩国、卫国组成合纵联盟讨伐秦国,楚考烈王担任合纵联盟的盟长,春申君黄歇执掌实际事务。联军攻取了寿陵(关隘名)。联军前进到函谷关时,秦军出击,五国联军都战败逃跑(未能攻入函谷关)。楚王把失败归咎于春申君,春申君因此逐渐被楚王疏远。

观津人朱英对春申君说:“人们都认为楚国曾经很强大,但在您执政时却衰弱了。但我不这么认为。先王(楚顷襄王)在位时,秦国与楚国交好,二十年不攻打楚国,为什么呢?因为秦国要越过黾塞(楚国险关)来攻打楚国很不方便;向东西两周借道,背对着韩国和魏国来攻打楚国,也不行。现在形势不同了。魏国危在旦夕,连许地、鄢陵都无力保护,魏国一旦割让这些地方给秦国,秦军距离楚国的都城陈就只有一百六十里了。依我看来,秦、楚两国的激烈争斗就在眼前了。”楚国于是将都城从陈迁到寿春,仍命名为郢都。春申君则去到他的封地吴(今苏州一带),并在那里行使相国的职权。

秦国攻占了魏国的朝歌以及卫国的濮阳。卫国国君卫元君率领他的宗族迁移到野王(今河南沁阳),依靠山势险阻,守卫魏国的河内地区(黄河以北)。

昭襄王七年(辛酉年,公元前240年)?

秦国攻打魏国,夺取了汲城(今河南卫辉)。

秦昭襄王的祖母夏太后去世。

秦国大将蒙骜去世。

昭襄王八年(壬戌年,公元前239年)?

魏国将邺城割让给赵国。

韩国桓惠王去世,其子韩安即位(即韩王安)。

昭襄王九年(癸亥年,公元前238年)?

秦国攻打魏国,夺取了垣城、蒲城。

夏季,四月,天气异常寒冷,有百姓冻死。

秦王(嬴政)来到旧都雍城(今陕西凤翔)暂住。

己酉日(四月),秦王举行加冠礼(成年礼),佩带宝剑(象征正式亲政)。

秦国将领杨端和攻打魏国,夺取了衍氏城(今河南郑州北)。

嫪毐之乱:?

当初,秦王政即位时年纪还小,太后(赵姬)经常与文信侯吕不韦私通。秦王逐渐长大成人,吕不韦担心奸情败露会祸及自身,就假意把一个叫嫪毐(làoǎi)的门客冒充宦官(太监),进献给太后。太后非常宠爱嫪毐,与他生了两个儿子。太后封嫪毐为长信侯,把太原郡作为嫪毐的封国(“毐国”),一切政事都由嫪毐决定。请求做嫪毐门客的人非常多。

秦王身边有人与嫪毐发生争执,就告发嫪毐实际上并不是宦官。秦王下令将嫪毐交给司法官吏查办。嫪毐非常恐惧,就盗用秦王的玉玺调动军队,企图攻打秦王所在的蕲年宫(在雍城)发动叛乱。

秦王得知后,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调集军队进攻嫪毐,在咸阳城展开激战,斩杀叛军数百人;嫪毐兵败逃跑,被捕获。

秋天,九月,秦王下令:将嫪毐处以车裂酷刑(五马分尸),并诛灭父族、母族、妻族(三族);嫪毐的党羽骨干全都被车裂处死,并诛灭其宗族;罪行较轻的门客被流放到蜀地,共四千多家。秦王把太后(赵姬)迁到雍地的萯阳宫(冷宫)软禁起来,杀死了她与嫪毐所生的两个儿子。

秦王下令:“有敢为太后的事情进谏的,一律处以戮刑(先羞辱后杀),砍断四肢,堆积在宫阙之下!”为此被处死的有二十七人。齐国来的宾客茅焦求见秦王请求进谏。秦王派人对茅焦说:“你没看见宫阙下堆积的那些尸体吗?”茅焦回答说:“我听说天上有二十八星宿(xiu),现在死了二十七人,我这次来就是想凑够二十八这个数。我不是怕死的人!”使者回去报告秦王。与茅焦同住一个邑、一起吃饭的人,都背负着衣物逃走了(怕受牵连)。秦王大怒道:“这个家伙,是故意来冒犯我的!快架起大锅把他煮了,看他还怎么跑到宫阙出来。使者召茅焦进殿。茅焦慢慢地走到秦王面前,拜了两拜,站起来说:“我听说,活着的人不避讳谈死,拥有国家的人不避讳谈亡国。避讳谈死的人不能生存,避讳谈亡国的人不能保住国家。关乎生死存亡的道理,是圣明的君主迫切想了解的,陛下想听听吗?”秦王说:“什么意思?”茅焦说:“陛下有狂妄悖逆的行为,自己难道不知道吗?车裂你的‘假父’(指嫪毐,太后情夫),用口袋装起你的两个弟弟活活摔死(指太后与嫪毐所生之子),把母亲迁到雍地软禁,残酷地杀害进谏的忠臣,即使夏桀、商纣的暴行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如果让天下人知道这些事,人心就会彻底瓦解背离,没有人再向往归顺秦国了。我私下替陛下感到危险!我的话讲完了!”于是自己解开衣服伏在刑具上(等待处刑)。秦王走下殿来,亲手扶起茅焦说:“先生请起来穿好衣服,我现在愿意接受您的指教!”于是授予茅焦上卿的爵位。秦王亲自驾车,空出左边的尊位(古代乘车以左为尊),前往雍地迎接太后返回咸阳,母子关系和好如初。

春申君纳李园妹事件(背景:楚考烈王时期)?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相国春申君黄歇为此非常忧虑。他寻找了很多据说能生儿子的妇人献给楚王,但最终都没能生下儿子。

赵国有个叫李园的人,带着他的妹妹,想把她献给楚王。他听说楚王不能生育,担心妹妹入宫后时间久了会失宠,于是请求做春申君的门客。不久,李园请假回赵国探亲,故意过了期限才回来。春申君问他原因,李园说:“齐王派人来求娶我的妹妹,我陪那位使者喝酒,所以耽误了归期。”春申君问:“聘礼送来了吗?”李园回答:“还没有。”春申君便收纳了李园妹妹为妾。

李园的妹妹怀孕后,李园让她劝说春申君:“楚王对您的信任和宠爱,连亲兄弟都比不上。如今您担任楚国相国二十多年,大王却没有儿子,百年之后,王位只能传给他的兄弟。新君即位后,必然会重用他自己亲近的人,您又怎么能长久保持这份尊宠呢?不仅如此,您地位尊贵、掌权日久,对大王的兄弟们难免多有得罪的地方。一旦他们中的一人即位,灾祸就会降临到您身上。现在我怀了您的孩子,但别人还不知道。我得到您的宠幸时间还不长,如果凭借您的尊贵地位,把我进献给楚王,大王一定会宠幸我。如果我侥幸仰赖上天生下一个男孩,那么您的儿子就是未来的楚王了。整个楚国都能得到,这比起您面临不可预知的灾祸,哪个更好呢?”春申君深以为然。

于是春申君让李园妹妹搬出去住,精心安排住所,然后向楚王推荐。楚王召李园妹妹入宫,非常宠爱她。后来她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孩,被立为太子。

李园杀春申君?

李园妹妹成为王后,李园也因而显贵,掌握了权力。但他害怕春申君泄露当初的秘密,于是暗中豢养刺客,想杀死春申君灭口;楚国国内有不少人知道这个情况。

楚王病重时,门客朱英对春申君说:“人世间有意外降临的福分,也有意想不到的灾祸。如今您处在充满变数的时代,侍奉着前途未卜的君主,怎能没有应付意外变故的人呢?”春申君问:“什么是意外的福分?”朱英答:“您担任楚国相国二十多年,名义上是相国,实际上就是楚王。大王现在病重,早晚会去世。大王去世后,您就可以辅佐年幼的太子,从而执掌国政,等到幼主成年后再还政于他;或者您干脆就南面称王,这就是所谓的意外之福。”春申君又问:“什么是意想不到的灾祸?”朱英答:“李园不治理国事,却是您的仇敌。他不掌管军队却长期豢养刺客。楚王一死,李园必定抢先入宫,控制大权然后杀掉您灭口。这就是所谓的意想不到的灾祸。”春申君再问:“那应付意外变故的人是谁?”朱英说:“您安排我做负责王宫警卫的郎中(官职)。楚王一死,李园必定抢先入宫,我就可以替您杀掉他!这就是所谓的应付意外变故的人。”春申君说:“您放弃这个想法吧。李园是个软弱的人,我又待他很好。况且事情怎么会发展到那种地步!”朱英知道自己的建议不会被采纳,害怕灾祸降临,便逃离了楚国。

十七天后,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果然抢先进入王宫,在宫门(棘门)内埋伏了刺客。春申君一进宫门,刺客们便从两边夹击刺杀了他,将他的头砍下扔到宫门之外。接着李园又派官吏把春申君全家满门抄斩。太子即位,这就是楚幽王。

扬雄《法言》评论(关于战国四公子):?有人问:“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他们有益于国家吗?”扬雄回答说:“国君失去清明政治,奸臣窃取了国家权力,(这样的人)对国家有什么益处呢!”

吕不韦倒台与逐客令事件?

昭襄王十年(甲子年,公元前237年)?

冬季,十月,文信侯吕不韦被免去相国职务,离开朝廷回到自己的封国(河南)。

秦国的王族宗室和大臣们商议说:“各诸侯国来秦国做官的人,大都是替他们的君主游说离间秦国的间谍,请求把他们全部驱逐出境。”于是秦王下令全国大搜捕,驱逐一切外来客卿。来自楚国的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的名单中。他在离开秦国途中,写了一封上书给秦王:“从前秦穆公寻求贤才,西面从戎地得到了由余,东面在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jiǎn)叔,从晋国招来了丕(pi)豹、公孙支。依靠这些人,秦国兼并了二十个小国,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诸侯亲近归附,至今国家富强安定。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它们臣服秦国。秦昭王得到范雎(ju),加强了王室的权力,抑制了权贵的私门。这四位国君,都是依靠客卿的功劳建立的功业。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美人、音乐、珍珠、宝玉都不是秦国出产的,可是大王您享用的却很多;但在选用人才方面却不是这样,不问才能高低好坏,不论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国人就一律斥退,凡是客卿就一概驱逐。这说明大王您重视的是声色珠玉,轻视的却是人才啊!我听说泰山不拒绝一粒粒小泥土,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一条条细流,所以才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拒绝千千万万的百姓,所以才能彰显他的德行。这是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您现在却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对国家,驱逐宾客去帮助诸侯成就功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借兵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秦王看了李斯的上书,便召他回来,恢复了他的官职,废除了逐客令。李斯走到骊邑(今陕西临潼)就返回了咸阳。

秦王最终采纳了李斯的计谋,暗中派遣能言善辩的人携带金银珠宝去游说各诸侯国。对各国有名望、有势力的人物,可以收买的就用大量财物贿赂拉拢;不肯屈服的就用利剑刺杀。施行离间各国君臣关系的计策,然后派遣优秀的将领率兵攻打。几年之内,秦国终于兼并了天下。

昭襄王十一年(乙丑年,公元前236年)?

赵国攻打燕国,夺取了狸阳城(今地不详)。战斗还未结束,秦国将军王翦(jiǎn)、桓齮(yi)、杨端和就率军攻打赵国,进攻邺城(今河北临漳),夺取了九座城池。其中王翦攻占了阏与(yuyu,今山西和顺)、轑阳(liáoyáng,今山西左权),桓齮攻占了邺城、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

赵悼襄王去世,其子赵幽缪王(赵迁)即位。赵迁的母亲原是歌舞艺人(倡),深受悼襄王宠爱,悼襄王为此废掉了嫡子赵嘉,立赵迁为太子。赵迁向来以品行不端在国内闻名。

文信侯下场:?文信侯吕不韦回到封地一年多,各诸侯国的宾客和使者络绎不绝地前去拜访他(暗含政治风险)。秦王嬴政担心他会发动叛乱,就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竟能得到河南的封地,食邑十万户?你跟秦国有什么亲缘关系,竟敢号称‘仲父’(仅次于父亲)?命令你与家属一并迁往蜀地居住!”吕不韦自知逐渐受到逼迫,害怕被诛杀。

昭襄王十二年(丙寅年,公元前235年)?

文信侯吕不韦饮毒酒自杀(饮酖死)。他的门客私下将他安葬(窃葬)。那些参加葬礼的门客,都被驱逐流放。秦王还下令说:“从今以后,凡像嫪毐、吕不韦这样操持国事而行为不正的人,一律将其家族财产没收登记,照此例办理!”(籍其门)

扬雄《法言》评论(关于吕不韦):?有人问:“吕不韦难道不是很有智慧吗?他用人类(指子楚)换得了货物(指权力财富)。”扬雄回答说:“谁说吕不韦聪明呢?他用国家(指最终招致灭门之祸)换来了宗族的灭亡。吕不韦这种盗窃行为,算得上是穿墙挖洞行窃中的高手吗?(穿窬(yu):穿壁翻墙,指偷窃)那种小偷小摸,我见过偷得几担粮食的,可没见过像吕不韦这样窃取整个洛阳(隐喻巨大权力与财富)的!”

秦国从六月起没下雨,一直持续到八月。

秦国征发四个郡的兵力援助魏国攻打楚国。

昭襄王十三年(丁卯年,公元前234年)?

秦国将军桓齮攻打赵国,在平阳(今河北临漳西南)击败赵将扈輙(huzhé),斩杀赵军十万人,扈輙被杀。赵王(幽缪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今河北石家庄东南)、肥下(今河北晋州西)再次与秦军交战,秦军大败,桓齮逃回秦国。赵国封李牧为武安君。

昭襄王十四年(戊辰年,公元前233年)?

桓齮再次攻打赵国,夺取了宜安、平阳(另一处,或为靠近宜安之地)、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或河北磁县西南)。

韩王安向秦国献出土地,交出王印,请求做秦国的藩属国,并派遣韩非出使秦国。

韩非是韩国的公子之一,精通刑名法术的学说。他看到韩国日益衰弱,多次上书劝谏韩王,但韩王不采纳。于是韩非痛恨韩国治理国家不致力于访求任用贤能之人,反而提拔那些浮夸有害的蛀虫(浮淫之蠹),把他们放在实干功臣之上;国家宽平时就宠爱徒有虚名的人,危急时就任用披甲戴盔的武士;所供养的不是所要用的人,所用的人又不是所供养的人。他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能被奸邪不正的大臣所容,考察历史上治国得失的演变,写下了《孤愤》、《五蠹》、《内储》、《外储》、《说林》、《说难》等五十六篇文章,共十多万字。

秦王嬴政听说韩非很有才能,很想见他。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者来到秦国,便趁机上书劝说秦王:“现在秦国领土纵横数千里,军队号称百万,号令严明,赏罚分明,天下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我冒死请求面见大王,陈述能破坏六国合纵联盟的策略。大王如果真能采纳我的主张,倘若一次行动不能击破六国的联盟,赵国不被攻占,韩国不灭亡,楚国、魏国不来臣服,齐国、燕国不来亲近(秦国),霸王的功名不能成就,四邻的诸侯不来朝拜,大王您可以杀了我,并在全国示众,以此来惩戒那些为大王谋划而不尽忠的人。”秦王看了很高兴,但还没有任用韩非。

李斯嫉妒韩非的才能,对秦王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现在大王想吞并诸侯各国,韩非最终只会为韩国着想,而不会真心为秦国效力,这是人之常情。现在大王不任用他,如果让他长期滞留再放他回国,这是给自己留下后患啊。不如找个罪名依法处死他。”秦王认为有道理,就把韩非交由司法官吏治罪。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逼他早点自杀。韩非想向秦王当面陈述自己的冤情,但无法见到秦王。后来秦王后悔了,派人去赦免韩非,但韩非已经死了。

扬雄《法言》评论(关于韩非之死):?有人问:“韩非写了《说难》这篇谈论游说君主之难的文章,自己最终却死于游说的困难,请问这和他文章的本意为什么相反呢?”扬雄回答说:“《说难》恰恰就是他致死的原因啊!”那人问:“为什么呢?”扬雄说:“君子依据礼义行事,合乎道义就进取,不合道义就退隐,根本不必担忧自己的主张不被采纳。如果游说别人时总是担心自己的意见不被接受,那就没有什么手段不能使出来的了。”那人又问:“韩非担忧游说不成功,难道不对吗?”扬雄说:“离开正道去游说别人,是值得担忧的。遵循正道而主张不被采纳,那是不值得担忧的。”

司马光(臣光)评论:?我听说君子热爱自己的亲人,从而推及热爱别人的亲人;热爱自己的国家,从而推及热爱别人的国家,因此才能功勋卓着、名声美好,从而享有各种福分。现在韩非替秦国出谋划策,却首先想颠覆自己的祖国(韩国),以求实现他的主张。他的罪过本来就死有余辜,哪里还值得怜悯呢!

秦昭襄王十五年(己巳年,公元前232年)?

秦王(嬴政)出动大军攻打赵国。一支军队抵达邺城,另一支军队抵达太原,攻占了狼孟、番吾两地;但在遭遇赵国大将李牧的抵抗后,秦军撤兵返回。

当初,燕国太子丹曾经在赵国当人质,与当时也在赵国当人质的秦王嬴政关系很好。等到嬴政即位为秦王后,燕太子丹又被送到秦国做人质,嬴政却对他非常无礼。太子丹十分愤怒,便从秦国逃回了燕国。

秦昭襄王十六年(庚午年,公元前231年)?

韩国被迫献出南阳地区给秦国。九月,秦国派遣军队去接收韩国的这些土地。

魏国也向秦国献出土地。

代地一带发生大地震。震区从乐徐以西开始,向北延伸到平阴;房屋、楼台、墙壁倒塌了一大半。地面裂开一条大缝,东西长达一百三十步。

秦昭襄王十七年(辛未年,公元前230年)?

秦国内史胜(即内史腾)率军灭亡了韩国,俘虏了韩王安,并在韩国原有的土地上设置了颍川郡。

秦国的华阳太后(秦孝文王的王后)去世。

赵国发生严重的饥荒。

卫国的国君元君去世,他的儿子姬角即位。

秦昭襄王十八年(壬申年,公元前229年)?

秦国大将王翦率领上地的军队攻下井陉关,另一将领杨端和率领河内的军队,共同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和司马尚领兵抵抗。秦国方面用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面前诬陷李牧和司马尚,说他们企图造反。赵王(迁)于是派赵葱和齐国的将军颜聚去取代李牧、司马尚的职位。李牧抗拒命令,不肯交出兵权,赵国方面便逮捕并杀害了李牧;同时罢免了司马尚。

秦昭襄王十九年(癸酉年,公元前228年)?

王翦率军攻击赵国军队,大败赵军,杀死赵葱,颜聚逃亡。秦军于是攻克了赵国都城邯郸,俘虏了赵王迁。秦王嬴政亲自来到邯郸,下令将那些曾经与他母亲家有仇怨的人全部处死。之后,他从太原、上郡一带返回秦国首都咸阳。

秦王嬴政的母亲(赵太后)去世。

王翦驻扎在中山地区,兵锋直逼燕国边境。赵国的公子嘉率领他的宗族数百人逃到代地,自立为代王。赵国灭亡后,一些赵国的大夫逐渐投奔到他那里。代王嘉与燕国联合出兵,驻扎在上谷郡。

楚幽王去世,楚国人拥立他的弟弟熊郝(或作“犹”)为王。三月,熊郝的庶兄负刍发动政变杀死熊郝,自立为楚王。

魏景湣王去世,他的儿子魏假即位。

燕国太子丹怨恨秦王嬴政,想要报仇,就向他的老师鞠武请教。鞠武建议太子丹向西联合韩、赵、魏三国(三晋),向南联络齐国和楚国,向北与匈奴结盟,共同谋划对付秦国。太子丹说:“太傅您的计策,需要耗费的时间太长了,让人心里煎熬难受,恐怕我等不及了。”不久,秦国将军樊於期犯了罪,逃亡到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并给他安排了住处。鞠武劝阻说:“秦王本身就很暴虐,又对燕国积累了旧怨,这已经足以让人不寒而栗了,更何况要是让他知道樊将军在我们这里呢?这就好比把肉扔在饿虎必经的路上啊!希望太子您赶快把樊将军送到匈奴那边去。”太子丹说:“樊将军在全天下走投无路,来投靠我丹,这正是我丹拼命保护他的时候。请您再想想别的办法吧!”鞠武说:“采取危险的行动来求得安全,制造灾祸而妄图得福,谋划浅陋而结怨更深,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樊於期)而不顾国家将要遭受的巨大灾难,这就是所谓的‘积蓄怨恨、助长灾祸’啊!”太子丹没有听从鞠武的劝告。

太子丹听说卫国人荆轲很有才能,就用谦恭的言辞和厚重的礼物请求拜见他。太子丹对荆轲说:“现在秦国已经俘虏了韩王,又出兵向南攻打楚国,向北逼近赵国。赵国如果抵挡不住秦国,那么战祸就必定会降临到燕国头上。燕国弱小,多次遭受战乱困扰,怎么能抵挡秦国啊!各诸侯国都屈服于秦国,没有谁敢组织合纵联盟来抗秦。我个人有个愚蠢的想法,认为如果真能得到一位天下最勇敢的义士,派他出使秦国,劫持秦王,迫使他全部归还侵占的各诸侯国的土地,就像当年曹沫胁迫齐桓公那样,那就最好了;如果劫持不成,就趁机刺杀秦王。秦国的大将们掌握重兵在外,国内又发生动乱,那么君臣之间就会互相猜疑。趁这个混乱的时机,各国就能结成合纵联盟,打败秦国就必定能成功了!希望荆卿您能考虑一下这事。”荆轲答应了太子丹。于是太子丹把荆轲安排在上等馆舍住下,他自己天天到荆轲住处拜望,凡是能用来奉养荆轲的东西,没有不供给的。

等到王翦灭亡赵国的消息传来,太子丹非常恐惧,想立刻派荆轲动身。荆轲说:“现在就这样去秦国,却没有能让秦王相信的东西(诚意),是无法接近秦王的。如果能得到樊於期将军的头颅和燕国最富饶的督亢地区的地图,把它们奉献给秦王,秦王必定会很高兴地接见我,那时我才能有办法来完成使命。”太子丹说:“樊将军在穷途末路时来投靠我,我不忍心杀他啊!”荆轲于是私下里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您,可以说是刻毒至极了!您的父母和整个宗族都被杀害或没为官奴!如今又听说悬赏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来买您的头颅,您打算怎么办呢?”樊於期长长地叹息,流着泪说:“那我该想出什么办法呢?”荆轲说:“我希望得到您的头颅,把它献给秦王,秦王必定非常高兴并乐意接见我。那时,我左手拉住他的袖子,右手(用匕首)直刺他的胸膛。这样一来,将军您的深仇大恨得报了,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消除了!”樊於期说:“这正是我日夜切齿碎心地痛恨,想要做的事啊!”说完就拔剑自刎了。太子丹听说后,急忙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痛哭,但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于是就用匣子装好了樊於期的头颅。

太子丹预先访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找到后让工匠用毒药水淬染匕首,拿活人来试验,只要被匕首划破流出一点血,人没有不立刻死去的。于是太子丹便为荆轲准备好行装,派他出使秦国。同时,太子丹还让燕国的勇士秦舞阳担任荆轲的助手,一起前往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