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流孤岛与熵增之触
“本源假设之海”的航行,是对意志与认知的极致考验。
任杨谦操控着自身化为的信息扁舟,在光怪陆离的假设气泡间艰难穿梭。她必须时刻计算路径,避开那些内部法则极度异常、甚至可能直接改写她存在定义的“危险漩涡”。一个关于“时间单向性可逆”的气泡擦肩而过,险些让她自身的时间感知陷入混乱;另一个宣称“物质皆为虚像”的假设风暴眼,其边缘的扭曲力场几乎将她的信息结构撕裂。
身后,灰白色的熵增迷雾如同永不疲倦的猎犬,紧紧追赶。它们腐蚀过的区域,留下一条宽阔的、死寂的“灰烬之路”,与周围生机勃勃(虽然危险)的假设气泡形成惨烈对比。天道意志虽受干扰,但那冰冷的注视感依旧如芒在背,提醒她远未脱离险境。
终于,在经历数次险死还生后,她冲入了那片相对稳定的“假设暖流”。
这里的假设气泡大多围绕着时空、维度、存在本质等基础命题,它们彼此吸引、共鸣,形成了一条缓慢旋转、散发着理性温光的巨大涡流。涡流内部,混乱与秩序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狂暴的可能性被约束在某种潜在的逻辑框架内,使得航行变得稍微可控了一些。
手稿碎片的共鸣在这里达到了顶峰,强烈地指向涡流的中心。
任杨谦驱动扁舟,逆着温和的旋转力道,向着中心区域驶去。越是靠近中心,周围的假设气泡就越是凝实、古老,散发出的思想光芒也越发纯粹。她甚至能看到一些气泡中,浮现出与张磊手稿上相似的、潦草而充满灵感的推演痕迹。
终于,在暖流的最中心,她看到了目标——
那并非一块悬浮的碎片,而是一座小小的“岛屿”。岛屿由无数细密的、闪烁着金光的原始公式和构想脉络交织而成,如同一个微缩的、尚未完全展开的宇宙模型。在岛屿的核心,第三块,也是最大的一块张磊初始手稿碎片,如同心脏般缓缓搏动,每一次搏动都荡开一圈柔和而强大的信息涟漪,维持着这座“孤岛”在狂暴假设之海中的稳定。
这块碎片蕴含的力量和知识,远超之前两块!
任杨谦心中涌起强烈的渴望,但她没有贸然登岛。暖流提供的庇护是相对的,岛屿周围的空间结构异常坚固,同时也布满了更加精妙的、源自张磊原始思维的自我保护机制。强行突破,可能会破坏岛屿的稳定,甚至损毁碎片。
她需要找到“钥匙”,一种能被岛屿认可的方式。
回想起前两块碎片的获取经历,以及张磊残影的指引,她意识到,这些碎片认可的不是力量,而是“理解”与“共鸣”。
她悬浮在岛屿边缘,不再试图冲击,而是缓缓释放出自己已经融合的两块碎片的气息,同时,将她对“动态奇点”的理解,以及这一路走来对论文诸天、对卡夫卡、对天道秩序的感悟,化作一道平和而坚定的意念流,如同伸出手掌,轻轻触碰向那座知识的孤岛。
“我循着您的足迹而来,为了理解,为了补全,也为了……对抗那湮灭一切的沉寂。”
她的意念中,包含着对张磊原始构想的尊重,包含着对僵化体系的反抗,也包含着守护“可能性”的决心。
岛屿外围的金色脉络微微亮起,仿佛在检测、在辨认。那核心碎片的搏动节奏,似乎与她释放的意念流产生了某种同步。
嗡……
一声轻微的、仿佛来自远古的叹息在任杨谦意识中响起。岛屿的防御壁垒,如同接纳游子归家般,向她敞开了一道缝隙。
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