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圣龙始地 > 第12章 灵纹新解

第12章 灵纹新解(1 / 2)

第十二章:灵纹新解

格物院,术法组专用偏殿。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专注、困惑与偶尔兴奋的奇特氛围。玉板之上,不再是简单的点线场图,而是密密麻麻布满了复杂的阵法局部灵纹。张磊站在前方,手中拿着一根由“导灵玉”制成的细长教鞭,正点在一条蜿蜒曲折、灵光隐现的纹路上。

“众所周知,聚灵阵基,‘回气’灵纹乃核心,用以汇聚并初步提纯天地灵气。”张磊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位弟子耳中,“传统认知,此纹路乃上古传承,蕴含天地至理,需毫厘不差地刻画,引动灵力沿固定路径运转,方可生效。”

台下弟子纷纷点头,这是阵法一道的常识,如同铁律。

“然而,依据‘场论’视角,”张磊话锋一转,教鞭在灵纹的几个关键节点上圈点,“此纹路可视为一个‘预设的灵场塑造器’。它并非唯一路径,而是实现‘汇聚并提纯灵气场’这一功能的、一种经过优化的‘表达方式’。”

他停顿一下,让弟子们消化这个颠覆性的观点。

“那么问题来了。若环境变迁,地脉灵气场分布有细微差异,或布阵材料属性略有不同,完全照搬此纹路,是否还是最优解?”

一位资深的内门阵法弟子忍不住开口:“张师……张顾问,您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修改先贤传下的灵纹?”他的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惊骇。修改灵纹,在传统观念里近乎亵渎,且极易导致阵法失效甚至反噬。

张磊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等刻画此‘回气’灵纹时,可曾感知到其中三处‘涡流节点’灵力流转时有细微滞涩?尤其在以‘青岗石’为基,搭配‘流云砂’绘制时,此滞涩更为明显,需额外注入半成灵力方能顺畅启动?”

几名精研阵法的弟子一愣,仔细回想,随即脸色微变。确实如此!这是他们实践中遇到的微小困扰,一直以为是自身技艺不精或材料批次问题,从未深究。

“此非技艺或材料之过。”张磊教鞭点在那三处节点,“乃因标准‘回气’灵纹在此特定材料组合形成的灵场环境下,其固有波动与材料场产生了轻微干涉。解决之法,非强行灌注灵力,而是……”

他拿起特制的灵纹刻刀,在其中一处“涡流节点”处,将原本平滑的弧线,极其细微地调整了一个角度,并添加了一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辅助短纹。

“……微调其‘场形’,适应材料场。”

修改后的灵纹,在玉板上亮起,灵力流过,原本滞涩的节点处,灵光流转瞬间变得圆融顺畅,效率提升了近一成!

“哗——!”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若非亲眼所见,他们绝不敢相信,仅仅如此微小的改动,竟能解决一个长期存在的顽疾,并提升效果!这完全颠覆了他们对于阵法“固定不变”的认知!

【本土节点对‘结构功能性与环境适应性’概念产生初步共鸣。验证‘知识工具化’可行性。】元神意志冰冷地记录着这一幕。

张磊看着台下激动、震惊、乃至有些惶恐的弟子,缓缓道:“灵纹非目的,乃手段。理解其为何如此设计,比机械复刻更为重要。先贤亦是在不断探索中优化出此纹路。我辈后人,得窥更深层道理,为何不能继往开来,使其更臻完善?”

他这番话,如同洪钟大吕,敲在许多弟子心头。一种名为“创新”的种子,开始在一些人的心中萌芽。

此后数日,术法组,尤其是专攻阵法的弟子,陷入了狂热的研究状态。他们不再将宗门传承的阵法图谱奉为金科玉律,而是开始拿着“场论”作为工具尺,去重新审视、测量每一条灵纹的作用,分析其在不同环境、不同材料下的“场效应”。不断有弟子提出各种或大胆或细微的修改方案,虽然十之八九失败,但偶尔成功的优化,都引来阵阵欢呼,极大地提升了阵法威力或降低了消耗。

这股风潮甚至影响到了炼器堂。一些炼器师开始尝试用“场”的概念,重新设计法器内部的灵力回路,试图让法器的灵力输出更稳定,属性加持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