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冰火凤凰涅盘灵域 > 第180章 星轨重构·旧约回响

第180章 星轨重构·旧约回响(2 / 2)

“祭坛激活了!”铁刃看着探测仪上飙升的能量数值,“但还需要归墟之花的灵识引导星轨对接!”青漓立刻引动混沌母河的方向,河面的归墟之花收到召唤,花瓣上的三色纹路亮起,无数灰白灵蝶从花蕊中飞出,组成光带穿过虚无之桥,落在祭坛中央的圆台上。灵蝶们扇动翅膀,将归墟之气注入星轨纹路,纹路亮起的瞬间,新星轨突然剧烈震颤,与本源之地的连接节点爆发出刺眼的光芒。

就在星轨即将对接的刹那,裂隙深处突然传来巨响。一道百丈宽的黑色裂缝从中裂开,裂缝中涌出的熵寂气息不再是零散的触须,而是凝聚成巨大的黑色巨手,朝着祭坛狠狠抓来。巨手表面覆盖着扭曲的星轨纹路,显然是由被污染的旧约残息凝聚而成,连结界的三色光芒都被它吞噬了几分。

“是旧约中的熵寂封印在松动!”青漓望着巨手背后的裂缝,那里隐约能看见无数黑色晶石在闪烁,“古神们当年将最狂暴的熵寂残息封印在本源之地边缘,新星轨的能量惊动了它们!”她迅速将万域共生戟插入祭坛圆台,戟身的本源晶体与十二根权能之杖产生共鸣,三色太极在半空扩大百倍,将黑色巨手牢牢挡住。

萧雨的剑魂化作金刃,顺着新星轨冲向黑色裂缝。金芒所过之处,星轨上的古神篆文亮起,组成防御屏障将裂缝包裹。铁刃趁机操控祭坛,将玉简星图完全展开,图中与本源之地的连接节点突然射出十二道光柱,穿透黑色裂缝,与对岸的巨塔光柱相连。连接成功的刹那,裂缝中的黑色巨手突然停滞,表面的扭曲纹路开始剥落,露出之力和谐流转。

“是本源共生的法则在净化它!”青漓看着黑色巨手化作三色气流融入新星轨,“旧约中的熵寂封印本就是错误,古神们不该将它排斥在外,而是要引导它融入平衡。”祭坛中央的圆台上,归墟之花的灵蝶们突然散开,在半空组成完整的星轨图谱,图谱中,两界与本源之地的星轨连接成环,归墟、混沌、熵寂的能量在环中自由流转,形成完美的共生闭环。

当最后一缕黑色气流被净化,新星轨突然爆发出强光。光芒穿透天幕符阵,将灰、金、黑三色洒向两界,所过之处,被熵寂污染的土地长出新芽,混沌母河的水流变得更加清澈,归墟之花绽放出更绚烂的三色花瓣。观星台的权能之杖发出悠长的共鸣,杖尖金芒在天幕织成“本源永续”四个古神篆文,篆文亮起时,两界的灵脉同时震颤,仿佛在欢呼新生。

三人返回观星台时,发现混沌母河的源头浮现出一座透明的星门。星门由三色气流组成,门内隐约能看见本源之地的星轨大陆,大陆上的巨塔正与十二界碑产生共鸣,塔尖渗出的灰金气流顺着新星轨流入两界,让空气中的本源之力变得更加浓郁。铁刃的探测仪对准星门,屏幕上的能量读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星门稳定了,我们可以通过它前往本源之地。”

青漓望着星门深处,混沌之眼中闪过无数记忆残片:那是古神们在本源之地建立的法则圣殿,殿中藏着宇宙诞生以来的所有秘密,包括归墟、混沌、熵寂的真正起源。萧雨的剑魂在星门边缘游走,金芒中浮现出圣殿的轮廓:“旧约的最后记载,法则圣殿里有能让本源共生永续的‘恒寂之心’,但需要守护者的血脉才能开启。”

话音未落,星门突然泛起涟漪。十二只灵蝶从门内飞出,蝶翼上的纹路组成新的星图,图中标记着法则圣殿的位置,以及沿途需要经过的七处本源节点。灵蝶停落在青漓肩头,翅膀轻触她的眉心,一股温暖的灵识涌入脑海——那是母亲残魂留下的指引,告诉她恒寂之心并非实体,而是需要归墟之花、混沌之眼与熵寂灵核融合才能诞生的本源核心。

“我们要去本源之地。”青漓握紧万域共生戟,戟身的本源晶体与星门产生共鸣,“古神们没能完成的守护,该由我们来接续了。”铁刃将探测仪与星门连接,开始分析沿途节点的能量特征:“节点处可能还残留着旧约的试炼,我们需要准备万全。”萧雨的剑魂化作金链缠上星门,链节上的古神篆文亮起,为三人开启通往本源之地的通道:“试炼也是考验,只有真正理解共生法则的人,才能拿到恒寂之心。”

当三人踏入星门的刹那,身后的天幕符阵突然旋转,与新星轨和星门组成完整的能量闭环。混沌母河的水面上,归墟之花绽放出最大的花苞,花苞中浮现出两界未来的景象:无数生灵在三色阳光下繁衍生息,灵脉与星轨和谐共鸣,归墟之气、混沌本源与熵寂之力在大地上流淌,孕育出更繁荣的文明。

星门关闭的瞬间,青漓回头望去,看见观星台的地基下,第三株归墟之花正在破土而出。花瓣上的星图不仅包含两界与本源之地,还延伸向更遥远的宇宙,仿佛在预示着新的征程。她知道,前往本源之地只是新的开始,守护本源共生的使命永远不会结束,但当三色星轨在脚下延伸,心中只剩下坚定与期待。

天幕的晨光中,“本源永续”的古神篆文渐渐隐去,融入新的星轨图谱。两界的生灵们仰望天际,看着灰、金、黑三色光芒交织成永恒的太极,他们或许不懂这背后的万古传奇,却能感受到空气中愈发浓郁的生机——那是归墟、混沌、熵寂在共生中孕育的新生,是跨越万古的法则契约,更是两界轮回永不落幕的序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