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荷兰商学院的学术讨论会回来,方瑞娟又投入到日常的教学任务中。
她有一门课程叫《领导力》,是商学院院长亲自为她开的“小灶”,只针对bA高年级学生开放。
她喜欢开讲座,喜欢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甚至有时会把课堂搬到企业中去。
在讲授《领导力》时,她经常会把电影片段当作教学辅助工具。
在分析了迪士尼公司从衰落到再崛起的原因之后,她会在课堂上放迪士尼主题乐园的游览录像,带着学生们重温“米老鼠”、“唐老鸭”等迪士尼经典卡通形象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这些教学“道具”能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领导力的内涵,以及领导力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性。
但是,方瑞娟绝不只是把电影当作教学辅助工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她在课堂上放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方瑞娟说,很多人把影片中父亲培养女儿成为世界冠军的过程,理解为“培养技能”,其实,父亲是在“培养人格”。
通过帮助女儿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父亲对女儿进行了耐心指导,并帮助她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最终使她们不仅成为了优秀的摔跤手,也成为了坚强、积极、充满自信的女性。
方瑞娟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写一篇关于领导力的论文,要求学生们选择一部电影,分析电影中的人物如何体现领导力,以及领导力如何影响整个团队的命运。
学生们开始忙碌起来,方瑞娟也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课堂讨论中,一位学生发言:“方教授,我选择了《教父》作为分析对象。”学生说。
“哦?”方瑞娟有些意外。《教父》是一部经典的犯罪电影,讲述了意大利黑手党家族的故事,其中马龙·白兰度扮演的角色唐·维托是家族的首领,他具有非凡的领导力,能够带领家族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很好,”方瑞娟说,“你打算从哪个角度分析领导力?”“我觉得唐·维托的领导力体现在他能够让家族成员对他产生敬畏和信任。”学生说。
“很好,”方瑞娟说,“你可以从他如何建立和维护与家族成员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危机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点点头,坐下。
方瑞娟收到了学生的课堂作业。她仔细阅读后,发现学生的分析非常深入,不仅分析了唐·维托的领导力,还探讨了领导力对整个家族的影响。她决定在课堂上分享这篇论文。
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方瑞娟向学生们介绍了《教父》这部电影,并引导学生们思考领导力的含义。然后,她让那位学生上台,朗读他的论文。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感受到了唐·维托的领导力,以及领导力对整个家族的影响。
方瑞娟看着学生们专注的表情,心中感到非常满足。她知道,她的教学方法正在发挥作用,学生们正在思考领导力的真正含义。
课后,一位学生找到方瑞娟,对她说:“方教授,我从来没有想过领导力可以这样理解。你的教学方法真的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