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2)

他笑着改口:\"方才都是我混说的。\"

\"这世上谁能动我分毫?\"

\"何况让你们守寡可是天大的罪过。\"

\"今日继续讲《石头记》。\"

\"话说贾政盛怒之下,将宝玉打得哭爹喊娘,半夜里......\"

月华如水,为五位佳人披上银纱。

她们端坐静听,也不知是在听故事,还是在看说书人。

故事讲完,甄家四姐妹相继离去。

闺阁中只剩甄宓与林辰相对。

月光忽然失了颜色。

林辰会意,上前将佳人拥入怀中。

\"待我平定北方,便来接你们。\"

甄宓将滚烫的脸颊贴在他胸膛。

听到那句\"将军......\",林辰忽然将她打横抱起。

罗帐轻垂,烛影摇红。

红烛摇曳,春宵苦短!

***

\"叮——甄宓触发洛神赐福,主公批阅奏章效率翻倍\"

***

范阳城外,袁字旌旗猎猎作响。

帅帐内,袁绍将竹简摔在地上,须发皆张:\"无能!无能之极!\"鎏金烛台被震得嗡嗡作响。

\"王凌这庸才,坐拥十万雄兵,竟让林辰小儿轻取太原!\"案几上的酒樽被扫落在地,琥珀色的浆液浸透了羊皮地图。

谋士们屏息垂首。直到袁绍胸口不再剧烈起伏,沮授才捧着战报出列:\"林辰月内连破七城,太行守军遭马超铁骑屠戮。若放任不管......\"

他故意顿了顿,指甲在竹简上划出刺耳声响:\"待其饮马漳河,只怕冀州也要改姓了。\"

袁绍捏碎腰间玉佩,突然癫狂大笑:\"好个公孙伯圭!此刻退兵,那老匹夫定要**后心!\"他猛地扯开衣襟,露出当年界桥之战留下的箭疤。

沮授凝视着摇曳的烛火:\"豺狼当道,困兽犹斗。公孙瓒总该明白——\"突然一阵穿堂风掠过,将最后一盏灯也吹灭了。

\"以和为贵,联手对敌方为明智之举。\"

话音刚落,袁熙便皱眉反驳:\"父亲,那公孙瓒掳我袁家之人,此事岂能善罢甘休?容孩儿率兵再攻范阳,定取那老贼首级。\"

袁绍面露迟疑,一时举棋不定。

沮授见状进言:\"二公子,此事恐另有隐情。甄家**若真为公孙瓒所劫,我军兵临城下时他便无从抵赖。依我看,此事多半是林辰的离间之计。\"

说罢,他目光如电,直射许攸。

许攸心头一颤,却强自镇定道:\"公与兄此言,莫非指控我欺瞒主公?\"

沮授步步紧逼:\"主公与公孙瓒交战伊始,林辰便神速攻占太原,显然早有预谋。这般环环相扣,岂非蹊跷?文远兄作何解释?\"

袁绍闻言亦向许攸投去怀疑的目光。

许攸面不改色:\"当日数百将士皆可为证,莫非我许攸能令众人齐作伪证?若真是林辰所为,如此大规模行动怎能瞒天过海?\"

\"目下林辰确实大患,与公孙瓒议和我无异议。但公与兄这般咄咄相逼,实在令人心寒。你我虽常有分歧,却无深仇大恨,何至于此?\"

这番以守为攻让沮授不便再追问。见谋士争执,袁绍连忙调解:\"此事容后再议。当务之急是定夺是否与公孙瓒和谈。公与和文远既主和,便依此议。\"

袁绍询问田丰与郭图的看法。

田丰沉思片刻,道:“当以联盟为上。”

“林辰突然崛起,剿灭董卓,降服马腾,击溃联军,实力不容轻视。”

“若放任其壮大,稳固并州,三州之地足以令他成为比董卓更可怕的威胁。”

“岂能纵虎归山?”

“应与公孙瓒停战议和。”

郭图原想支持袁熙,提议再攻范阳一次。

但见众人皆无异议,便打消了附和的念头。

“主公,属下亦赞同以和为贵!”

袁绍点头:“既如此,即刻联络公孙瓒,告知他如今天下大敌乃是林辰,双方应以大局为重,私人恩怨暂且搁置。”

“遵命!”

待沮授等人退下,袁绍拍了拍袁熙的肩:“大丈夫何愁无妻?”

“儿女私情须为霸业让步。”

“听闻甄家五女皆国色天香,尤以甄宓为最。”

“既她已被人夺走,为父便替你求娶其余四女。”

“让她们一同嫁你,如何?”

袁熙怔住:“父亲,当真?”

“可甄逸岂会答应?”

袁绍大笑:“甄家不过是笼络幽州世家的棋子,如今为父已得其他大族支持,甄家无足轻重。”

“若他识趣,自有荣华富贵。”

“否则便直接强夺,为我袁家所用。”

袁熙喜形于色:“多谢父亲!”

“孩儿全凭您做主!”

“好孩子!”

……

范阳城头。

银甲披身的公孙瓒凝视城外袁军营寨,神色复杂。

“袁绍提议联手讨伐林辰,称其趁乱窃取并州,欲为朝廷除害。”

“诸位以为,我军该如何回应?”

公孙瓒身后两名得力干将田楷与严纲相互对视。

严纲提议:\"袁绍刚刚丢失并州,正是我们夺回地盘的好机会。至少要把那些背叛主公的幽州世家清理干净。\"

\"可以先佯装撤退,等他们主力离开后立即南下进攻。\"

田楷沉思良久后反对道:\"不妥!\"

\"若说袁绍是豺狼,那林辰就是猛虎。\"

\"如今与虎合谋除去豺狼,日后该如何应对这头猛虎?\"

\"主公真能守住范阳吗?\"

这番话让严纲和公孙瓒都冷静下来。

自从函谷关大战后,没人敢小看林辰。

如今他占领并州,岂会对幽州、冀州没有企图?

袁绍之所以停止进攻范阳,就是忌惮林辰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