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1 / 2)

\"豫兖二州首当其冲。\"

\"此战关乎存亡,须倾力相搏。\"

曹操皱眉道:\"袁绍与公孙瓒互相牵制,袁术觊觎淮南。\"

\"单凭我军,恐难正面抗衡。\"

戏志才突然停步,眼中精光迸射:\"驱虎吞狼!\"

\"如何驱法?\"

戏志才言道:\"第一,要让袁绍、公孙瓒、袁术看清林辰的实力。\"

他又道:\"第二,要让林辰与袁绍结下梁子。\"

曹操眉头微蹙:\"林辰的本事早已显露无遗,袁绍、公孙瓒、袁术,还有刘表、刘焉怎能不知?\"

\"他们无非各怀心思,各有盘算,不肯出兵罢了。\"

戏志才含笑反问:\"这不正说明林辰的威胁还不够吗?\"

\"倘若函谷关一战,我们联军都挡不住他,其他人还能继续作壁上观?\"

\"他们按兵不动,无非是想看着主公与林辰两败俱伤。\"

\"我们佯装不敌,战后退守洛阳,那些人还能沉得住气?\"

曹操沉吟道:\"非要交战?直接退守洛阳示弱不行吗?\"

戏志才摆手:\"若直接撤退,袁绍、公孙瓒必以为曹公保存实力,绝不会发兵救援。\"

曹操仍有顾虑:\"可一旦开战,伤亡难以掌控。\"

\"若是惨败,我们损失就太大了。\"

戏志才胸有成竹:\"不会。\"

\"联军兵力逾十五万,当年刘玄德三兄弟在虎牢关对阵吕布尚且占优。\"

\"有他们相助,再加上曹公新得的典韦、许褚二将,何须惧怕林辰?\"

\"只要抵消林辰的锋芒,我军不完全溃败,顶多形成僵局。\"

\"怎会大败亏输?\"

\"再说即便真败,折损更多的也是其他诸侯。\"

\"有何可忧?\"

曹操顿时展颜,击节称叹:\"妙计!妙计!\"

\"只要林辰显出优势,或者击退联军。\"

\"袁绍等人必然坐立不安,只能前来增援。\"

他又问:\"不过,如何让林辰与袁绍结仇?\"

\"就算他斩杀袁绍麾下大将颜良,恐怕也不至于结下死仇吧?\"

戏志才意味深长地说:\"曹公可知袁绍为何突然与公孙瓒议和?\"

曹操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

戏志才说道:\"虽然林辰是因素之一,朝廷诏令也有影响,但关键在于袁绍急需获取世家支持。\"

\"最新幽州情报显示,袁绍正打算与甄家结亲。\"

\"他次子袁熙将迎娶甄逸**甄宓,借此笼络幽州世家势力。\"

曹操眉头紧锁:\"难怪袁绍此次答应得如此爽快,原来另有盘算。\"

\"若联姻成功,袁绍不仅能获得幽州世家鼎力相助,更能得到甄家巨额财富与粮草储备。\"

\"必须通知公孙瓒,绝不能让袁绍奸计得逞。\"

戏志才微笑摇头:\"有人选比公孙瓒更合适。\"

\"更合适的人?\"

\"此话怎讲?\"

戏志才提醒道:\"主公忘了方才所言?\"

\"正该激化林辰与袁绍之间的仇怨。\"

\"这......\"

曹操仍感困惑,不明就里。

总觉得两件事毫无关联。

戏志才解释道:\"林辰乃贪色之辈,正可加以利用。\"

\"他在长安先夺董卓、吕布都垂涎的貂蝉,后又置粮仓不顾去追董承,只为抢回蔡邕之女蔡琰。\"

\"此举虽无碍大局,却足见其本性!\"

\"甄逸**风华绝代,姿容倾国,加之能削弱袁绍实力。\"

\"林辰岂会放过这般机会?\"

\"若抢走袁绍儿媳,袁绍定不会忍气吞声。\"

\"届时必成死敌。\"

\"当务之急是派人往关中散布袁熙迎娶甄宓的消息。\"

\"林辰必定入彀。\"

曹操抚须大笑:\"妙极!\"

\"好色之徒林辰怎会不上钩?\"

\"对症下药,志才真乃吾之子房也!\"

---

爽朗的笑声在大厅中回荡,经久不息......

几日后,函谷关局势波谲云诡。

二十余万诸侯联军自洛阳出发,直指函谷关,大战一触即发。

函谷关城墙上,林辰一袭白衣迎风而立。山风拂过,衣袂翻飞,衬得他宛若谪仙。

脚步声由远及近,贾诩上前行礼:\"主公,联军已在弘农休整,预计明日抵达。此外,长安城内谣言四起,显然有人暗中操控。\"

林辰挑眉:\"什么谣言?\"

贾诩略显迟疑:\"传言袁绍未随军出征,是因要与甄家联姻谋取天下。还说主公务争霸天下的起因是为甄家之女甄宓...\"

\"洛神甄宓?\"林辰唇角微扬,\"倒是有趣。\"

贾诩分析道:\"此乃离间之计。\"

贾诩微微颔首:“袁绍欲与甄家结亲,以此获取幽州世族拥戴,更兼甄家富可敌国的财力支撑。”

“届时便可彻底剿灭幽州公孙瓒。”

“其余诸侯断不会坐视袁绍势力膨胀。”

“若将此讯透予公孙瓒,必迫其孤注一掷,如此可消耗诸侯实力。”

“即便主公知晓此事,为防北方崛起新霸,亦会出手干预。”

“此乃谋者所求之局。”

“至于所谓为主公之女甄宓兴兵伐冀,纯属荒唐之言。”

林辰击节称赞:“妙析!”

“依文若之见,幕后推手当属何人?”

贾诩沉吟良久,眼中精芒乍现:“曹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