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砚把最后一张发货单折好放进布袋,抬头看见沈知意站在桂花树下。她刚合上手稿,木箱边缘还沾着一点墨迹。阿斑趴在她脚边,尾巴轻轻摆了一下。
手机响了。沈知意没马上去拿。她先把木箱放回堂屋的柜子里,才掏出手机。屏幕上跳出一条通知:跨境订单已确认,首批发货明日启程。
她走出门,风把竹桌上的纸条吹了起来。那张写着“真话总会有人听见”的纸飘到河面,随着水流慢慢向前。
裴砚走过去,站到她旁边。“设备都装好了,明天一早马车出发。”
“嗯。”她说,“陈婶那边也准备好了?”
“晒谷场上锅都支起来了,就等明天拍视频。”
天还没亮,沈知意就醒了。她坐在案前翻看昨天整理的数据。小女孩看到外婆的画面一直在她脑子里。她打开新本子,在第一页写下:“记忆不是用来重现的,是让人安心的东西。”
她拿着本子走到桂花树下,铺开纸笔开始写。字写完时天刚亮。第二天清晨,新一批茶叶在炒制过程中浮现出细密纹路,像老照片边缘的斑驳痕迹。她盯着看了很久,决定把这个系列叫“旧时光”。
裴砚清点设备时,把每台VR头显都编了号。他还准备了一叠卡片,上面写着:“此机所泡之茶,非为炫技,只为让说不出的话,有处可落。”他一张张塞进包装盒里。
镇外的货运马车来得比预计晚。山路湿滑,车轮陷进了泥里。赶车人喊沈知意出来帮忙推车。她卷起袖子,和裴砚一起把车拖上了硬路。
“今天能走吗?”赶车人问。
“能。”裴砚擦掉手上的泥,“我们再检查一遍就发。”
他们把设备、温控杯和配套茶叶一一装箱。每个箱子外面都贴了标签,注明编号、目的地和注意事项。沈知意亲自封了三十六个包裹,其中八个要发往国外合作的文化空间。
电商平台的要求很严格。必须提供量产证明和售后服务方案,否则无法上线销售。沈知意知道靠她们两个人做不完这些事。
早上八点,陈婶带着几个老妇来到晒谷场。十多个铁锅架在柴火上,锅底发出均匀的响声。她们开始炒茶,动作熟练。沈知意用平板记录全过程,从采青到杀青,每一个步骤都不漏。
“这是‘清明款’的做法。”陈婶一边翻炒一边说,“几十年都是这么来的,错不了。”
视频拍完后,沈知意立刻上传到审核系统。不到两个小时,平台回复通过。
裴砚设计了“双轨服务包”。线上买家可以预约一次远程导览,由他亲自讲解茶的背景。线下体验店则设置了“答疑角”,村里几个年轻人轮流值班,负责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