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小部队大显身手的时候。经过大部队的连续反击,鬼子的防线已经蜷缩在几个孤立的阵地上。”
“其中的关键,就是火连坡主阵地。拿下这块阵地,其他的小阵地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师长,刚来的逃兵情况报告。”许粟正说着呢,一个通讯兵跑了进来,递给了他一份报告。
报告是关于宪兵刚刚逮捕的逃兵的报告,许粟拿起红笔在名单上圈出了几个人的名字。随后批了两个大字。
枪毙。
“我画出名字的,都是隐藏着逃兵里的军官。”许粟将报告递给通讯兵:“你告诉林参谋长,这些人要加重处置。”
“作为军官,战况危急之时,不组织部队抵抗。反而临阵溃逃,一律杖毙。”
端起旁边蛋汤喝了一口,看着面前低眉顺眼的龙文章等人,许粟又把话题转了回来。
“现在鬼子在火连坡阵地上,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修建了三道防线,在山顶修建了一座炮兵观察所。”
“一定要打掉这个炮兵观察所。”许粟点了点地图上标注着鬼子炮兵观察所的红点。
“参谋处经过计算,每突破一道防线,我们需要耗费两千发炮弹。要是遭到鬼子炮兵反击,我们攻克火连坡就没有希望了。”
“我给你一个连的兵力,具体的人员和武器装备,都由你来挑选。”
“从目前的天气状况来看,这几天还会有大雪降临。你们需要抓住这个机会,趁着大雪纷飞之际,果断地撕开敌人的防线,直插火连坡山顶的炮兵观察所。只有这样,才能为主力部队的进攻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怎么样?有什么困难现在就讲。”
龙文章看了一眼退出去的通讯兵,想了想,回道:“没有问题,师长,你就等我们的好消息吧。”
突击队很快就组建起来了,挑选的都是军龄半年以上的老兵。
临行前,龙文章亲自检查了每一个人的武器装备。
突击队员每人都拿着一支长枪一支短枪,腰间绑着八枚手榴弹,身后背着帆布背包,里面装着足够维持三天战斗的粮弹。
重武器方面,突击队带了十挺轻机枪,三挺重机枪,足够编制成防守的火力网了。
火连坡下,201师的壕沟已经挖到了鬼子阵地前十五米,双方士兵只要咳嗽一声就可以听到。
就在这个时候,201师的阵地上,一门门被人们戏称为“没良心炮”的武器已经整齐地竖立起来了。这些“没良心炮”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火炮,而是一种特殊的土工作业武器。
之所以之前一直没有使用这种武器,是因为它有着特殊的使用要求和限制。与普通的炮兵不同,“没良心炮”需要依靠工兵进行修筑和操作。而且,如果发射阵地的修筑不符合标准,那么在发射时就很有可能先把自己给炸毁了。
因此,只有在战斗局势相对稳定、有足够时间和条件进行准备的情况下,才能够由工兵们精心修筑“没良心炮”的阵地,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使用。
此前,201师的战线一直不怎么稳定。现在已经确定了围攻目标,才具备了土工作业的条件。
龙文章穿着一件白色的棉衣带着自己的突击队蹲在战壕里,等待着出击命令。
首先响起的是像稀稀拉拉的尖啸声,这是师里炮兵团在拔除鬼子已经暴露的火力点。
其次响起的是排山倒海一般的爆炸声,这是没良心炮在盲射,为国军打开进攻通道。
最后响起的嘹亮的号声,那是兄弟部队在发起掩护攻击。
“嘟嘟。”
哨声响起,龙文章的突击队一下子站了起来。
这时正式进攻的信号。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洒落,天地间一片苍茫。在这冰天雪地中,201师的攻击极其猛烈,打得鬼子们措手不及、顾此失彼。
而在突击队精心选定的突破口处,情况却相对平静。这里只有寥寥几个鬼子在担任警戒任务,他们被其他地方的激烈战斗分散了注意力。
然而,这些鬼子的疏忽并没有逃过突击队中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们的眼睛。只见他们如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接近了敌人。还没等鬼子们反应过来,老兵们手中的利刃便如闪电般迅速地划过,瞬间将那几个鬼子的生命终结。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这些老兵心中只有一个目标——突破敌人的防线,完成任务。
纷飞的大雪中,一身白衣已经和天地融为一体的突击队向着山顶快速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