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防守反击(1 / 2)

警卫一连审问的鬼子中,一个居然见过第3师团的一个小队长。

据他供述,前几日,见到第3师团向渔洋关方向移动。

“把侦察兵都散出去,明天下午之前,我要知道鬼子第3师团的动向。”

许粟拍了拍通讯兵的肩膀:“给战区指挥部发报,通报敌情。让江防军做好准备。”

然而,江防军此时却做不出什么有效的部署。

作为单独编组出来拱卫重庆的部队,江防军下属的第30军池峰城部是西北军,第32军宋肯堂部是晋军发展来的,第86军方日英部是湘军改编的。

只有方天的第18军是中央军,还有一定的战斗力。

兵力不够的情况下,江防军只能依托长江两岸险峻地形逐次抵抗。

不过,光头平日里克扣官兵粮饷的恶果这时发作起来。

由于长期的食物匮乏,国军士兵们遭受着极度的饥饿折磨,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许多士兵的身体开始出现浮肿,面容憔悴不堪,原本强壮的身体也变得虚弱无力。

在战场上,这些饥饿的士兵们虽然拼尽全力,但他们的体力已经达到了极限。仅仅坚持了半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他们就感到筋疲力尽,再也无法继续下去。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力气去抵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一步步逼近。

然而,这些勇敢的士兵并没有选择退缩或投降。他们即使面对死亡也毫不畏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毅然决然地引爆了手中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生命扞卫了自己的诺言。

养部队是一件极其费钱的事情。

北洋时代一个师一年的军费就是一百多万大洋。像是陆军第一师每年的军费是一百八十九万元。这还不算武器弹药、粮草饮食等费用。

到了抗战后期,物价飞涨,军费却年年下调,不少中央部队都吃不起饭了。

更不要说这些部队发的还是法币了,那玩意现在贬值的狗都不要。

这些没有经费的杂牌部队,一旦打起来,只能本着民族义愤和鬼子拼了算了。

不要说他们了,许粟现在也为后方的粮食苦恼不已。

虽然他可以领到大洋作为军费,还有美元可以补充。

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虽然大洋是没有贬值,但是大洋也不能凭空变出粮食来。

许粟部队有2万多人,主粮可以由国府供给,肉罐头由美军空投,但是蔬菜总要在当地买一些吧。

而且就算后方的粮食运输上来,也是要民夫运到前线的。

而国军的民夫骡马又一般都是就地征集的。

许粟的两个民夫团只能负责最紧要的伤员和弹药运输,粮食就只能让征集来的民夫扛着着。

许粟在关注前线战况、和上司扯皮的同时,最担心的就是这些民夫逃跑了。

虽然他现在下了血本,一个民夫发了一块大洋,作为雇佣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