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进行政治教育。
但是许粟不能干这个,准确说,国军本身是没有政治教育的,这种事只要一干,重庆的刀就到许粟脖子上了。
道理很简单,因为国军没有可以作为政治教育的引领思想。
思想这玩意不能当饭吃,但没有它,道理就讲不通,人心就凝聚不起来。
那国府自己说的三民主义能不能作为政治教育的思想呢。
不能。
因为三民主义不是一个思想,他只是孙先生提出的一种施政纲领。
而且三民主义的定义不清楚,三民的三,到底是哪三个,红色人员有一套说法,光头有一套说法,汪伪有一套说法,其他国府高层自己也有自己的说法。这就导致许粟没法使用三民主义整军。
他的办法是搞爱国教育代替政治教育。
他待在房间里绞尽脑汁,把自己丢掉的历史知识捞出来,搜罗了三十个历史故事。
这就是这次整军的爱国教材了。
准备好教材,许粟就开始组织教育了。
强兵就是整军,但不是简简单单地把部队编组起来,而是要强化队伍中的军官素质,从中培养一批积极分子。
这些人可以在许粟不在的时候,带动身边的士兵,自动地完成作战任务。
许粟首先是成立了一个整军委员会,把马阳、楚文等一批身处要职的老兄弟集合起来。
整军需要动带兵长官商量清楚利益边界。
是说,因为是军队就可以一声令下,然后大家就迎着鬼子就冲上去了。
军队是个大家庭,许粟就像是大家长。大伙是准备和鬼子拼了,也听许粟的话。但拼了之前,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人,他们也是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苦衷。
一团副团长孙志远是对许粟忠心,但他当副职当久了,现在想当一团团长。
二团长马阳从南京回来的,他恨鬼子,可他身上有暗伤。想要给自己培养一个后辈,给自己留个种。
三团长楚文出身的西北军部队在徐州都死光了,他一心想要给战友报仇。但他习惯了小分队作战,一直在身边养着几个亲卫,建立了自己的小团体。
他管的三团战斗力强,可独立性也强。
具体到各个营长,情况就更复杂了。
总之,许粟建立整军委员会后光是协调各个部队主官的利益就搞了近半个月,才把整个部队的指挥体系理顺。
这也是许粟在部队威望高,要是换个别的军官来,开口的那一刻就被乱刀捅死了。
随后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许粟把部队里排以上的军官集合起来,在师部进行集训。
许粟现在的基层军官基本都是打过仗自愿留下来的老兵,战斗中,他们是不怕死的。但是他们作为一名士兵合格了,作为指挥员,他们的素质还远远不够。
许粟专门把龙文章调了过来,担任师集训队队长。
他不是精力旺盛吗?让他试试集训的苦。
集训队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爬两座山,然后吃早饭。随后进行一早上体能训练。
中午,他们在楚文的带领下,学习班排战术。在林译带领下背诵步兵操典,在沙盘上推演营团一级战术。
下午,他们在许粟的带领下,学习各种现代化知识。
其实就是许粟把自己积累的那点知识,配合着几张他自己手绘的抽象画和禅达城里收集来的照片,说明各种坦克飞机等现代化武器的性能。
晚上,他们在许粟雇来的老先生带领下背三字经,听许粟讲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