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吒的手掌按在全息沙盘上,指腹摩挲着代表毁灭军团舰队的暗红色光点。
那些光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逼近,沙盘边缘的警报符文已经亮起刺目的红光,每一次闪烁都像在敲击众人紧绷的神经。
他能感觉到会议室里的呼吸声,渐渐变得一致,从之前的杂乱无章到此刻的深沉有力,就像一群蓄势待发的雄狮,正在压抑着咆哮的欲望。
“后勤补给线的问题,我们有实证。”
张吒突然调出一份加密文件,全息投影中立刻显现出毁灭军团舰队的航线图,在第七补给点的位置,一道淡金色的光痕若隐若现。
“这是风影的小队三天前在陨石带,截获的加密通讯,他们的能量储备只够,维持主炮三轮齐射,后续补给需要,从阿尔法星系调运,而那里的星门已经被我们炸毁。”
风影突然掀开披风,露出背后背着的能量探测器。
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证明了,张吒的说法:“我们在第七补给点的陨石上安装了能量感应装置,数据显示他们的储备能量正在以每小时12%的速度消耗,这意味着……”
“意味着他们拖不起。”
汤惠萍的冰气在沙盘上,凝结出一道蓝色的防线,恰好将毁灭军团的航线拦腰截断。
“他们必须在24小时内突破我们的防线,否则就得撤退。”
她的指尖在沙盘边缘一点,代表联盟营地的绿色光点突然亮起一圈金光。
“而我们的地下能量库还有三分之二的储备,足够支撑防御工事运转七天。”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
之前持怀疑态度的后勤部长王奎,突然咳嗽一声,铁拐在地上顿了顿:“那……那他们的‘魂噬’主炮呢?就算储备不足,打一轮也够我们喝一壶的。”
“魂噬主炮有弱点。”
张吒调出冥府号的结构图,在主炮枢纽的位置放大,那里有一个淡红色的节点。
“这是我们从星际联盟的绝密档案里找到的,魂噬主炮每次充能,枢纽都会出现三分钟的能量真空,这时候用穿甲弹攻击,能暂时瘫痪它的发射系统。”
他的手指划过沙盘上的山脉:“我们可以利用‘回音谷’的地形。”
“那里的磁场能干扰能量锁定,魂噬主炮的命中率会降低60%,而且山谷两侧的崖壁可以部署‘地脉炮’。”
“那是老工匠们,用定星纹能量改造的古炮,虽然射程不远,但能直接攻击舰队的底部装甲。”
老工匠突然放下手中的扳手,布满老茧的手在沙盘上比划着:“地脉炮需要三名火系法师同时充能,我已经让徒弟们在崖壁里埋好了能量导管,只要注入灵力,就能引动地下的地火。”
他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当年我爹就是用这玩意儿,打下过暗黑议会的侦查舰。”
“还有怨灵战机。”
情报官李默推了推眼镜,调出一份动态图,画面中怨灵战机在接近某种金色光雾时,速度明显减慢。
“这是定星纹能量的模拟图,怨灵战机是魂魄驱动,而定星纹的光芒能净化邪祟,我们可以在营地周围布置‘星尘阵’,用能量水晶释放这种光雾,让它们失去战斗力。”
年轻的弓箭手突然举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我们弓箭营可以带着能量水晶埋伏在回音谷两侧的树冠里,等怨灵战机被星尘阵困住,就用淬了圣水的箭射它们的核心,那些玩意儿最怕这个。”
讨论声渐渐变成了热烈的献策,之前的质疑声早已消失在各种战术构想中。
王奎的铁拐在沙盘上敲出节奏:“运输舰改装需要两个小时,我让兄弟们把所有的货舱都拆了,装上机关炮,保证能在侧翼骚扰他们的补给舰。”
断了腿的法师用杖头在沙盘上点出三个位置:“我可以带着学徒们在这三个隘口布置‘迟缓咒’,让他们的地面部队寸步难行。”
汤惠萍的冰气,在沙盘上勾勒出最后的防御体系:“联合指挥中心就设在营地的地下掩体,我会在这里协调各方通讯,确保信息实时传递。”
“张吒带主力守回音谷正面,风影的小队负责袭扰冥府号的引擎。”
“老工匠的地脉炮和弓箭手配合,解决怨灵战机,王部长的运输舰在侧翼牵制,李默负责破解他们的通讯频率……”
她的声音清晰而稳定,冰蓝色的光带将每个人的任务区域连接起来,形成一张严密的网。
当最后一道光带闭合时,全息沙盘突然爆发出一阵柔和的光芒,所有的光点都开始有序运转,像一颗精密的齿轮。
汤惠萍站在指挥台中央,冰蓝色的发丝随着灵力流动轻轻扬起。
她的声音透过灵力扩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没有一丝颤抖:“左翼三人组负责冰封西侧峡谷,注意预留三条撤退通道;”
“中路远程组聚焦祭坛第三层,压制能量节点的脉冲频率;”
“右翼近战组随我迂回,目标是解除东侧的符文锁。”
话音未落,她指尖凝结的冰蓝色光带,已如活物般散开,在空中拉出一道道莹润的弧线。
每道光带的端点,都精准地落在对应队员的肩甲上,光带中段还浮动着微型的任务坐标,将三十七个任务区域,严丝合缝地连接起来。
光带交织处泛起细碎的冰晶,在空气中折射出冷冽的光,一张覆盖整个战场的严密网络就此成型——
哪怕是最边缘的警戒位,都有两道光带交叉守护,绝无死角。
“最后确认:左翼通道宽度保持丈余,中路脉冲压制误差不得超过三息,右翼符文锁解除后立即释放信号弹。”
她再次开口时,最后一道光带正从指尖溢出,慢悠悠地飘向站在最外侧的斥候。
那名斥候下意识地挺直脊背,看着光带落在肩头,与早已就位的另一道光带扣合,发出清脆的“叮”声。
就在最后一道光带闭合的刹那,指挥台中央的全息沙盘突然嗡鸣起来。
原本静止的三维地形模型上,冰蓝色的光带与沙盘里的光点产生共振,柔和的光芒从沙盘底部喷涌而出,将整个指挥帐篷照得如同冰窖。
那些代表队员的光点开始移动:“左翼的三个亮点沿着峡谷边缘滑行,在预定位置激起半透明的冰墙虚影;”
“中路的光点群凝聚成束,朝着沙盘上的祭坛模型射出淡金色的射线;”
“而代表汤惠萍与右翼组的光点,则如同一把锋利的冰锥,斜斜刺向东侧的符文锁标记。
所有光点的运转都带着惊人的默契,彼此间距始终保持在三步之内,移动速度分毫不差。
光带在沙盘上空流转,将光点串联成环,环环相扣,如同嵌入精密仪器的齿轮——
哪怕是最细微的转向,都能带动周围三个光点同步调整,没有一丝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