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要致富,先修路(2 / 2)

通常,钟小艾只要坐进办公椅,不忙到晚饭前绝不会起身。

但今天却大不一样。

她的头脑异常清醒,看文件时几乎一眼扫过十几行内容。

处理公文时条理分明,刚读过的材料像刻在心里似的,一点不乱。

起初她并未察觉异样,只是照常一份接一份地审阅。

直到习惯性伸手去拿下一份文件时,才发现桌上的文件已经全部批完!

她抬手看了眼手表,离下班还差两个小时!

这意味着,平时需要整个下午才能完成的工作,她只用了一半时间就全部搞定。

钟小艾怔住了。

仔细回想,她很快意识到原因所在——今天早上,她服用了祁同伟给的那瓶药水。

“这药主要是从基因层面进行修复。”

“能全面提升身体机能。”

“等你工作的时候自然就明白了。”

祁同伟当时说的这些话,如今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以往伏案一整天,哪怕不用风吹雨打,也总免不了腰酸背胀、精神疲乏。

脑力劳动看似轻松,实则消耗巨大。

连续工作八小时,其体能与精力的消耗,堪比中等强度的体力活。

而大脑高效运转最依赖的是什么?是脂类营养。

缺乏这类物质,人就会整日昏沉无力。

所以办公室里的白领,不管怎么节食减肥,多数人都有轻微腹部脂肪堆积,严重的甚至查出脂肪肝——这几乎是职业带来的通病。

可今天,钟小艾站起来活动筋骨,竟一点倦意都没有,反而觉得四肢轻盈,全身充满劲头。

她对祁同伟的敬佩顿时又深了几分:

“师兄真是太厉害了!”

“这种药居然真能做出来?”

“太实用了!”

刹那间,她甚至动了念头:要是能把这药量产上市,肯定供不应求!

她敢断定,市场一定会火爆。

女性买它,是为了延缓衰老、保持容颜;

男性买它,则是为了拼事业——无论体力还是脑力劳动者,谁不需要一副好身子?

充沛的精力不仅关乎职场表现,也直接影响家庭生活的质量。

事业顺遂、生活和谐,才是真正的安稳幸福。

可这个想法刚冒出来,就被她立刻压了下去——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

现在国家还不够强大,贸然推出如此颠覆性的产品,只会引来麻烦。

这和通讯设备完全不同。

像大哥大发展到智能手机,技术脉络清晰,只要掌握原理,投入资源就能跟进。

东大能做出来,别的发达国家也能追上。

但这药水不一样。

它的理论基础与西方主流制药体系完全是两条路。

西药大多为化学合成制剂,靠分子结构起效。

虽然见效快,但往往伴随副作用。

根据钟小艾掌握的资料,几十年来欧美现代医学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只有三种被称为“神药”的天然提取物,全都源于植物。

如果这款药水流入市场,不仅他们会成为国际巨头的眼中钉,连带着东大也会被严密监视。

因为这不只是治病,而是从基因底层全面增强人体功能!

她回想起自己服用后的感受,简直如同武侠小说里描述的“脱胎换骨、易筋洗髓”,连过程都极为相似!

想到这里,她不禁后怕,哪还敢再多想推广的事。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吃过晚饭后,夫妻俩坐在客厅,听着双胞胎女儿兴奋地说着学校里的新鲜事。

二王村的小学原本只有本地孩子就读,现在越来越多丰收集团职工把家人接了过来。

去年还少见拖家带口的情况,可今年暑假起,举家搬迁的多了起来。

于是学校也逐渐开放招生,孩子们来自全国各地,家里讲着五花八门的方言,但课堂上统一使用普通话。

奇妙的变化随之出现:

孩子们慢慢淡忘了家乡话,普通话说得却越来越标准。

而且因为大家背景各异,谁也不会觉得自己是外人。

调皮的孩子总有,但欺负人的现象从未发生。

高小琴和高小凤姐妹俩如今的状态比刚来时好了许多。

在这里衣食无忧,营养充足,日子过得踏实,人也开朗了起来。

在学校里认识了不少同龄孩子,每天有说有笑,再不见当初那副拘谨胆怯的模样。

两人的脸蛋渐渐丰润,个子也蹿高了一大截,站在那儿亭亭玉立,完全没了从前瘦弱单薄的样子。

等钟小艾检查完她们的作业,便让姐妹俩回房看会儿电视,早点休息。

她自己洗了个热水澡,擦干头发上了床。

“师兄,你不试试那药水的效果吗?”

那一夜,祁同伟前所未有地畅快。

来自北方联合工农业国的青年阿廖沙一见面就给了祁同伟一个结实的拥抱,由衷感叹:

“你们国家真是生机勃勃!我在路上看到的全是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祁同伟笑了笑说:“我们有句老话,要致富,先修路。

交通不畅,基础建设跟不上,谈何发展?”

阿廖沙连连点头:“说得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