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 > 第142章 关键是有渠道吗?

第142章 关键是有渠道吗?(1 / 2)

“除了基本工资,还有年终奖。”

“小桥镇那边的年终奖很丰厚,今年预计会在一万到两万之间。”

“也就是说,他们的年收入大概在两万到三万之间。”

高育良满脸不可思议:“有这么高?”

钟小艾笑了笑:“丰收集团整体薪资水平差不多,小桥科技和农机厂也没拉开太大差距。”

郝文来了兴趣:“贵公司哪些岗位的薪资最高?”

这个问题高育良也很想知道。

钟小艾回答:“最高的是各类专家。”

“像薛向阳这样的人,工资是最高的。”

“他一年大概能拿到十万左右吧。”

郝文听得震惊不已,差点脱口而出:你们还招人吗?

“其次是一线工人和技术员,他们的收入基本持平。”

“年收入大概在一两万。”

“再往下就是行政办公室的职员,工资最低,大概八九千的样子。”

郝文有些疑惑:“行政岗位最低?”

祁同伟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不然呢?”

“他们就是处理点文书数据而已。”

“真正辛苦的,还是一线工人和那些专家。”

郝文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

高育良轻轻点头:“这样是对的。”

“我们以前也是这么做的。”

那还是他年轻时的事了。

以技术为先,谁干的活技术含量高、任务重,谁就能拿高收入。

当然那时候工资固定,没法拉开太大差距。

但荣誉都是他们的。

工人们也心服口服。

后来就变了味。

高育良看着祁同伟,眼神复杂,不知道他是继承了这种传统,还是经济规律本就如此。

祁同伟哪能想到高育良心里这么多想法?

“相比起纯种的农民,进厂务工的工人收入确实要高不少。”

“他们的工作强度也比农民大很多。”

这不是在辩解,这是事实。

“要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就得走特色农业这条路。”

高育良轻叹一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祁同伟点头附和:“是不容易,所以才需要我们来想办法。”

高育良和郝文都被这话震住了。

两人不约而同地望向祁同伟,只见他神色镇定,仿佛胸有成竹。

祁同伟笑了笑:“现代农业示范区,不是光靠在地里种点东西就能搞起来的。”

“关键是要把那些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变成更有价值的商品。”

高育良急忙问道:“那具体该怎么做?”

“高附加值”这个词在当时可是个新潮的概念。

祁同伟思索片刻,说道:“比如说苎麻。”

郝文皱眉道:“咱们汉东的麻衣在古时候倒是挺有名,还是进贡的物品。”

“可到了现在,纺织业发展起来了,麻衣早就没人穿了。”

“说实话,麻衣穿着确实不怎么舒服。”

高育良点点头,表示赞同。

祁同伟却摇了摇头:“话不能这么说。”

“鹰酱有位心理学家叫马斯洛,他提出了人的五种需求层次。”

“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还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些需求是递进的,先满足了最基础的,才会追求更高级的。”

“当然,不同的人对需求的理解也不同。”

“像我们吕州的农民,他们最迫切的还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这些需求很实在,比如吃饭、喝水、呼吸、睡觉,还有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能不能吃饱饭,而不是别的什么。”

高育良与郝文连连点头。

祁同伟继续说道:“但在国外那些发达地区,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们的基础需求早就满足了,现在追求的是更高质量的生活。”

“健康和安全是他们的基本标准。”

“所以嘛……天然、无污染的麻衣、棉衣就成了他们眼中的奢侈品。”

郝文愣住了:“麻衣这种东西还能当高档货卖?”

祁同伟反问:“为什么不能?”

郝文瞪大了眼睛:“真……真能卖高价?”

祁同伟认真地说:“麻衣经过技术处理,舒适度并不比其他面料差。”

“更关键的是,它看起来朴素自然,反而显得很有品位。”

“要是能出口到国外,价格不翻个几十上百倍,都对不起它这身份!”

高育良有些坐不住了:“出口?”

祁同伟双手一摊:“不然呢?”

“您总不会以为国内市场会买这个吧?”

“别开玩笑了,我们现在连吃饱穿暖的问题都还没彻底解决,谁会去关注麻衣?”

“但发达国家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