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一群怂货(2 / 2)

换个角度想想就知道。

要是你隔壁村都住上了小洋楼,你还在茅草屋里过冬,谁受得了?

不偷偷使点绊子,怕是觉都睡不安稳!

这就是现实!

祁同伟重重敲了敲桌子:“各队干部回去后,务必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这事要反复讲,不怕啰嗦,不怕麻烦。”

“在咱们真正搬进新房之前,谁都给我绷紧这根弦!”

“谁要是工作不到位,让别人搞砸了大事。”

“也不用五百多村民戳你脊梁骨。”

“我祁同伟天天找你‘练’!”

“这一年时间,让你天天跟我‘锻炼’!”

众人连忙点头。

祁支书当年可是单挑五十多个地痞,连打三天都没怂的狠角色。

他的能打之名,早就在流水县传开了。

“好,还有一件事。”

“今年过年前,二王村有一次分红。”

“大小王庄那边没你们的份,得等明年。”

“想看看热闹的,就过去瞧瞧,看看咱们的村民,一个人能分多少钱!”

轰!

各大队的干部又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年关将至,农机厂这半年的活干完,也准备放假了。

工人们个个喜气洋洋,厂里还准备了年货!

二十斤大米、二十斤白面、十斤花生油,这是基础配置。

要是放在以前,这种年货在网上肯定会被喷得体无完肤。

可这是八八年,这里是流水县。

就这份年货,已经让人兴奋得睡不着觉了。

想都不敢想!

除此之外,还有一只白水鸭、一盘海鱼、一盒蛤蜊,还有一斤糖。

从祁同伟后来的眼光看,这些都挺普通。

但工人们的嘴都笑得合不拢!

谁家过年能有这么丰盛的吃食?

祁同伟还特地交代农机厂,这个月提前发工资——双倍!

这下,整个工厂上下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有工人甚至专门买了特大号的鞭炮,就在厂门口外噼里啪啦地放了起来。

这样做的人还真不少。

于是鞭炮声接连不断,响了好一阵子。

闻讯赶来的易学习看着这一幕,神情有些恍惚:“京州市的老厂子当年也是这样的光景。”

赵瑞龙站在一旁笑着说:“热闹程度可比普通的大厂强多了。”

“现在大厂都不好过,能按时发工资的就算得上不错了。”

“哪像我们这样的厂,干劲十足。”

易学习激动地点点头:“确实如此。”

一年前,他还根本不敢想象今天这一幕,心里只盼着小桥镇的农机厂越办越好。

他忽然转头看向赵瑞龙,有些疑惑地问:“大龙,你不回家里帮忙吗?”

赵瑞龙笑着给周围的人递了一圈烟:“我回去干啥?”

“我家老爷子升职了,家里天天人来人往。”

“那些当官的几乎从早到晚都在我家客厅坐着。”

“连我那两个孝顺的姐姐都烦得最近都不怎么回家了……我又不是傻子,才不去找麻烦。”

他还反过来调侃易学习:

“易县长,你不过是来收税的,何必亲自跑这一趟呢?”

“整个流水县,不,整个吕州市,再也找不出比我们更守规矩的企业了。”

“地税、国税在我们厂还专门设了个办公室。”

“我们的账,他们比我们都清楚!”

“我跟你说,就因为我们这么规矩,想弄死我和同伟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易学习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

赵瑞龙说的确实是实情!

农机厂成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产品很有特点,实用性强,价格又实惠,质量也靠得住。

再加上宁家的帮忙,很快就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是名副其实的重点企业,明星企业。

头上的光环越多,自然盯着的人也就越多。

让吕州市一众老板们气得吐血的是,这么一家明星企业,居然从来不偷税漏税!

简直不讲武德!

民营企业的生存之道,不就是吸引人才、提升利润嘛?

说白了,也就是降本增效的各种手段——也就是赵瑞龙当初说的那一套“歪招”。

大家都在这么干,谁也别说谁,谁的底裤都干净不到哪去。

偏偏就冒出来这么一个异类——小桥镇农机厂。

高育良借着清除宁家势力的机会,想整顿吕州的营商环境,最喜欢举的例子就是这家农机厂!

谁家会专门为地税和国税腾出一间办公室?

除了他们家,再没别人了。

农机厂的这一系列操作,让吕州市的不少老板哑口无言。要不是宁家刚倒下,祁同伟和赵瑞龙的组合威慑力还在……

怕是有老板真敢雇人来收拾他们。

正当易学习想要说点什么来缓和气氛时,只听赵瑞龙冷哼一声:“一群怂货。”

“就知道背后放屁,我倒想看看他们敢不敢来动我。”

易学习无奈地看着赵瑞龙,心里实在想不通,赵公子哪来的这么大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