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世毒妃: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 > 第151章 暗夜蛰伏,火种未熄

第151章 暗夜蛰伏,火种未熄(2 / 2)

萧景珩的目光落在玉簪上。

簪头雕工精细,祥云缭绕,但在那云纹的末梢,却刻意留下了一道极细微的、仿佛断裂的痕迹——正是昨日在火中显形的“断云纹”。

他执壶为她添茶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热水注入杯中,发出清脆的声响,水汽腾起,模糊了一瞬他的眼神。

他甚至没有抬头,只发出一声极低的轻笑,带着一丝了然于胸的从容:“若梦真能应验,那朕昨夜也该梦见,皇后今日来此,断然不是为了与朕叙旧这么简单。”

话音落,他抬眸。

四目相对,一个眼神,已胜过千言万语。

所有的凶险与算计,都在这无声的交汇中达成了最坚固的默契。

午后,禁军副统领杨将军奉召入宫,在凤仪宫一间不起眼的偏殿密室中,单膝跪地。

苏烬宁没有废话,直接递上一份名单:“这上面的十三个人,近半月内频繁出入冷巷偏门,领取的饷银记录齐全,却查不到任何当值的岗哨记录。”她顿了顿,指尖轻叩桌面,发出笃的一声,“你不必抓人。只需命人在他们明日当值前的膳食中加入少量‘凝筋散’,令其腕力减半。届时拔刀迟缓、动作僵硬,便是破绽。”

杨将军一愣,抬头看向苏烬宁。

“若对方警觉,可借口演武调换兵刃。”她淡淡补充,“御器监新制了一批演练专用刀,外观一致,内藏机关——稍一发力,便会发出沉闷响声。”

她转向青鸢:“立刻去联络林墨,取‘迷息散’三钱。混入茶水或餐食,剂量要轻,只需让他们在最关键的时刻,脚步迟上半息。”

她看着杨将军眼中未散的困惑,声音如冰泉滴石:“我们要的不是流血,是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己跳出来。”

与此同时,宫城一角僻静的药庐深处。

林墨正对着一盏琉璃灯,灯火通明,映得她指尖银针泛出冷光。

她用针尖小心翼翼地挑起一粒从密报中刮下的灰白粉末,置于特制的试毒纸上,滴上一滴清液。

纸张并未变黑或变红,而是缓缓沁出一种诡异的枯黄色,边缘如藤蔓般蔓延。

她闭目回忆:“十年前岭南疫案卷宗里,有一例‘假死症’与此极像……那时族叔倒于朝堂,太医皆判为心疾猝亡。”

她转身从身后一排上锁的药柜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古籍,迅速翻阅。

指尖停在一页插图上,那上面绘制着一株形态妖异的兰花,花瓣如舌,根茎漆黑。

“腐心兰。”她喃喃自语,声音比药庐里的空气还要冷。

此毒产自南疆绝壁,无色无味,提炼之法早已失传,唯有皇室秘库中尚存少量成品,作为制衡之用。

其毒性极为阴险,入体后可潜伏七日之久,发作时心脉寸断,状如急症猝死,连最高明的太医也极易误判为天命而终。

她连夜誊抄下验毒笔记与解毒之法,交由匆匆赶来的青鸢,并在末页附上了一句至关重要的话:“此毒需经手调配,胡姓宫女曾在内务府库房当值三月,负责清点珍奇药材。”

烛火“噼啪”一声炸响,映得那纸页上的字迹,森然如鬼魅。

当夜,本已停歇的暴雨卷土重来,比昨日更加狂暴。

雨点砸在屋檐上,如鼓点密集,天地间只剩一片混沌的喧响。

萧景珩独自立于乾清宫的屋檐下,遥遥望着远处灯火稀疏的昭阳宫方向——那是华贵妃的居所。

冰冷的雨丝溅湿他的衣角,布料紧贴小腿,寒意顺着肌肤爬升。

一名内侍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低声奏报:“陛下,柳谋士已潜入城西一处别院,形迹诡秘,似乎是在等什么人。”

萧景珩负手不语。

片刻后,他缓缓抬起右手,掌心躺着一片被烧焦的纸角,边缘焦黑蜷曲,雨水正一点点浸透它。

上面依稀可见“……速弃柳”三个残存的字迹。

那是他亲手焚毁的北境密报,唯一未能化尽的遗痕。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沉静得可怕:“传旨,明日大朝会,提前一个时辰。所有二品以上官员,寅时三刻前必须入宫候朝。另,增设羽林卫甲字营于金銮殿外围轮防。”

他转身返回殿内,宽大的袖袍在风中一荡,半片纸角滑落,被雨水打湿,黏在门槛上。

风起,廊下的灯笼瞬间熄灭。

他的声音彻底沉入无边的雨幕之中,带着一丝嗜血的冷酷:“弃了棋子,就想逃过棋盘么?”

寅时将至,万籁俱寂。

苏烬宁独坐窗前,听着远处更鼓一声声敲过,每一声都像踩在心跳之上。

她握紧掌中的玉簪,断云纹硌着掌心,隐隐作痛。

——那就开始吧。

夜色深沉如墨,暴雨终于在寅时之前停歇。

天地间一片死寂,只有宫墙上残留的雨水滴答落下,砸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而孤单的回响。

宫门紧闭,城楼上的灯笼在寒风中微微摇曳,光晕微弱。

然而,寂静的宫门大道上,却已传来阵阵车轮滚动的声音。

一辆辆载着朝中重臣的马车,正顶着黎明前最深重的黑暗,从京城各处驶来,打破了这黎明前的宁静。

寅时三刻,宫门未开,文武百官已依诏提前入宫。

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杀局,即将在无人知晓的时刻,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