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古老陶片(1 / 2)

她一页页仔细翻看,前面的记录都很正常,发掘过程顺利,直到最后一天,日志上用潦草的字迹匆匆写着:

“发现附加泥板碎片,边缘有异常符号,待进一步分析。”

附加泥板碎片?她的记忆里完全没有这个细节,官方的出土物清单里也没有记载。

她心中疑窦丛生,急忙翻向下一页,却发现那一页被人从接缝处粗暴地撕掉了,残留的纸边粗糙参差。

有人抹去了记录。这个认知带来的寒意,比档案室的冷气更刺骨。

“伯格曼博士?”

一个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吓得她又是一颤。

是档案室的管理员,一个脸色总是略显苍白的年轻人。

“您需要帮助吗?”他问道,眼睛却习惯性地看着地面。

“这一页,”艾丽莎指着被撕掉的地方,尽量保持平静,“是怎么回事?”

管理员凑近看了看,语气轻松地说:

“哦,很多老档案都这样,年代久远,可能自然损坏了,也可能当时就没记录全。”

但艾丽莎捕捉到了他眼神中一闪而过的闪烁,她觉得他在撒谎。

“谁最后借阅过这本日志?”她追问道。

管理员走到电脑前,敲击了几下键盘,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记录……嗯……很奇怪,借阅记录被清除了,可能是系统故障。”

太巧合了,巧合得令人不安。

艾丽莎没有再追问,她感到一张无形的网正在慢慢收紧,而她就是网中央的猎物。

离开档案室,重新走到阳光下,她感到左臂的刺青在皮下微微搏动,仿佛一颗正在孕育不祥的第二心脏。

晚上八点,她回到位于市区的公寓,精疲力尽。

她找来绷带,试图将左臂紧紧缠绕起来,隔绝视线,也隔绝那无时无刻不在的刺痛感和存在感。

但一切都是徒劳,疼痛和那种被标记的感觉穿透了纱布,清晰无比。

她躺在黑暗中,睁大眼睛望着天花板,城市的光污染透过窗帘,在天花板上投下模糊而扭曲的光斑。

她想起了第一个失踪的队员,那个年轻活泼的助手,痴迷于苏美尔神话,曾在工休时开玩笑说:

“博士,你说我们会不会挖到了什么不该挖的东西?比如……神的坟墓?”

她现在终于知道了答案,一个令人绝望的答案。

就在这时,床头柜上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震动起来。一条新信息,来自未知号码。

她点开,是一张图片。

放大来看,竟然是她白天在档案室看到的那张被撕掉的日志页的高清照片,上面清晰地写着:

“碎片编号xb-7,具高放射性,疑似人造物。接触者报告眩晕及皮肤灼痛感。”

图片

“你以为你是猎手,其实你是猎物。”

这条信息如同鬼魅,在屏幕上停留了五秒钟后,便自动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艾丽莎猛地坐起身,打开台灯,在明亮的光线下举起左臂。

那些楔形文字的颜色似乎变得更加深邃,从淡红转向暗红,如同凝固的血液。

更让她心惊的是,第二个词组正在第一个下方缓缓浮现轮廓。

她死死盯着那片皮肤,仿佛能透过血肉,看到那些微小的纳米机器正在下方不知疲倦地工作,构建着她注定悲惨的命运。

第二天清晨,她刚走进研究所大门,助手汉斯就迎了上来,脸色紧张不安:

“博士,有您的包裹,没有寄件人信息,直接放在您办公室门口。”

那是一个普通的棕色纸板盒,大小如一本厚词典。

艾丽莎用裁纸刀小心地划开胶带,里面是防震的泡沫填充物,中间静静躺着一块破碎的古老陶片,上面刻着波斯的楔形文字。

凭借她的专业知识,轻易就解读出来:

“奉大流士王令,任何抄录、传播巴比伦‘记录之神’名讳者,其血肉将化为陶土,其灵魂永锢于泥板。”

日期标注的是公元前539年,正是波斯帝国灭亡新巴比伦的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