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这女人有病吧(1 / 2)

沈瑜盘腿坐在暖榻上,一脸漠然的捧着茶盏,如一座雕像似的。

沈曜觉着好笑:“听红绡说,你得了风寒?“

他瞧着这屋里的三个炭盆:“这么多炭盆,地龙也烧着,连一个小姑娘都暖不住?”

沈瑜看着他走近,才回过神,委屈道:“我找你是有事儿的,我这两天在门口施粥”

沈曜点头:“我知道”

沈瑜更委屈了:“他们喝我的粥,还编排我!”

沈曜摸了摸她的头顶,皱眉道:“有这样的事儿?我派人去查查到底怎么回事”

沈瑜点头:“就是,他们还拿我和那什么柳侍郎家的小姐相比,麻烦严查柳家!”

此后的几天,沈瑜还是吩咐膳房继续熬粥,要施粥就一并施完。

好在她是一个看的开的人,那些人不说她好,她也不强求了。

只是今日她不再出面,侯府的人知道施粥的流程,她不在也没什么关系。

侯府门口,每日来排队要粥的人越来越多,侯府膳房近三日天还没亮就开始熬粥。

熬粥花费时间长,所需的柴火也就越多。膳房禀报给沈瑜,她想的是,把那肆市买的米施完就行了,遂又添了一百两银子买柴火。

到了第十日,米终于施完,还用了侯府粮库的米,才结束这一天。

沈瑜通知门房,明日起,他们侯府不施粥了。

原以为施不施粥是她的自由,却没成想,那些百姓和乞丐聚在她府门前,理直气壮的叫她施粥。

头两天施粥的异样,沈曜派人查了后告诉了她。

京城柳侍郎家的女儿也在施粥,而她家人不同意,她也执意要施粥,还典卖了自己的衣物首饰,真可谓人美心善。

倒不是柳家故意引导百姓针对她,只是柳家小姐做的太到位了,自然就有了对比。

而当初粮价低的时候,她买了八百两粮米的事儿,动静不算小,被人知道了,也无从查起。

百姓们都在说她侯府与民争利,也下意识觉得她也会装模作样的施粥,博取好名声。

那些百姓觉着,她既然要名声,那就得名副其实,所以理直气壮的叫她施粥。

今日聚在侯府门前,便是如此。

沈曜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他侯府爱施粥就施粥,不想就不施舍,叫她以后别多管闲事就是了。

朱红大门紧闭,隔绝外面喧嚣质问的声音。

她承认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豁达,她还是会失落。

………

临近年关,京城等往北的州郡依然风雪交加,冻寒彻骨。

朝廷开始调集南方的义仓,优先输送京城和外围四州。

百姓冻死者众多,大多百姓连平价粮都买不起,所以官府开始放粮施粥。

往日在侯府门前骂骂咧咧的百姓终于散去,侯府众人大松了口气。

尤其是沈瑜,毕竟沈曜每日要当值,早出晚归的,碰不上那些百姓。

而沈瑜平日里不爱出门,是因为自己宅,可这段时间没出门,却是因着门外的百姓,而憋闷在家。

现在人群终于散了,她也有了兴致,派人去文月瑶家,请她去杏帘居吃大餐。

两家马车几乎是前后脚到达这处茶楼,文月瑶先到一会儿,还在观望这处敞开的大门,上方提匾杏帘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