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水净舟行,苇岸欢歌
晨雾刚漫过湖面,新家园的码头选址地就已热闹起来。水泽族的水瑶正蹲在岸边,手里拿着根芦苇杆在地上画着码头的轮廓,她身后跟着五个水泽族工匠,每人都背着装满芦苇绳、防水木片的背包——这是水泽族建造水上建筑的核心材料,轻盈又耐用。
“码头要建在湖湾处,这里水流平缓,不容易被风浪冲坏。”水瑶指着湖面的一处凹岸,对围过来的沈砚、阿炎和阿力解释,“基座要用打入湖底的木桩,木桩外面裹上芦苇绳和防水木片,能防腐蚀;桥面用星木和金属混合搭建,既结实又能承重。”阿炎立刻点头,从背包里掏出星晶匕首,在一块星木上划出标记:“金属部件我来做,用星晶合金,比普通金属耐水,还能引地脉气稳定基座。”
阿力则拍了拍身后的石漠族族人:“力气活交给我们!我们熟悉怎么打木桩,保证打得深、打得稳!”众人分工明确,很快就行动起来——石漠族族人扛着星木木桩,用新做好的星晶锄头挖坑;火岩族工匠在一旁锻造金属连接件,星晶合金在晨光下泛着淡蓝光;水泽族工匠则编织芦苇绳,准备包裹木桩;沈砚和水瑶则在一旁指挥,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错。
阿墨带着孩子们和星源松鼠也来了,他们手里拿着刚割的芦苇,要帮水泽族工匠编织。“水瑶姐姐,这个怎么编呀?”阿墨拿着芦苇,好奇地问。水瑶笑着教她:“先把三根芦苇摆成三角形,然后像编辫子一样绕,记得每绕一圈都要拉紧,这样才结实。”阿墨学得很快,不一会儿就编出了一小段芦苇绳,星源松鼠还跳到她的肩膀上,用爪子帮忙递芦苇,引得大家阵阵发笑。
与此同时,陈景明和水泽族的老工匠水伯,正在湖边的临时工坊里研发水上净化装置。工坊里摆着各种零件——星源水晶碎片、金属管道、芦苇编织的过滤层,还有一个半成型的装置外壳,外壳是用星木和防水木片做的,呈圆柱形,上面留着不少小孔。
“这个装置的核心是星源水晶能量环,得让能量均匀覆盖整个湖面。”陈景明拿着一张图纸,指着上面的能量环设计,“我打算在装置底部装三个星源水晶能量环,分别负责过滤杂质、中和毒素、滋养水质,再用金属管道连接,让湖水从管道流入,经过三层净化后再流回湖里。”
水伯凑过来,仔细看了看图纸,又摸了摸星源水晶碎片:“想法很好,但湖水流动快,普通管道容易被水草堵住。我们水泽族有办法,用空心的芦苇杆做内层管道,芦苇杆内壁光滑,水草不容易附着,还能过滤掉细小的杂质。”他说着,从背包里拿出几根处理过的芦苇杆,杆壁洁白光滑,中间的空心很规整。
陈景明眼睛一亮:“这个好!芦苇杆环保又实用,还能和星源水晶能量配合,增强净化效果。”两人立刻调整设计,将金属管道的内层换成芦苇杆,还在芦苇杆上钻了细小的孔,让净化后的能量能更好地扩散到湖水中。
调试能量环时,却遇到了问题——三个能量环的能量不稳定,时而强时而弱,净化效果忽好忽坏。“是地脉气波动的问题。”陈景明皱着眉,拿出探测仪,屏幕上显示湖底的地脉气忽强忽弱,“能量环依赖地脉气补充能量,地脉气不稳定,能量环自然也不稳定。”
水伯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一小块淡绿色的石头:“这是水泽族的‘水脉石’,能稳定水脉和地脉气,把它嵌在能量环中间,应该能解决问题。”陈景明立刻将水脉石嵌进能量环中央,再打开装置开关——能量环瞬间亮起稳定的淡蓝光,探测仪上的地脉气曲线也变得平稳,湖水从管道流入,经过净化后,流出的水变得格外清澈,连里面的细小杂质都消失了。
“成功了!”陈景明兴奋地拍手,“这个装置每小时能净化一百立方米的水,比小型净化仪快十倍!只要在每个湖泊装一台,不出一个月,归墟的所有湖泊都能净化干净。”水伯也笑了:“以后我们水泽族的水泽莲就能长得更茂盛了,还能种更多的水生植物,给大家提供更多食物。”
中午时分,码头的基座木桩已经打好了一半。石漠族族人累得满头大汗,水泽族工匠赶紧给他们递上用湖水泡的清凉草茶:“歇会儿再干,这茶能解暑,喝了更有力气。”阿力接过茶,喝了一口,清凉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疲惫也消散了不少:“谢谢你们!这茶真管用,比我们石漠的泉水还解渴。”
微微则带着几个妇女,提着装满食物的竹篮过来了——里面有星露果甜饼、烤星源鸟、还有用水泽莲根茎做的凉拌菜。“大家辛苦了,吃点东西再干活!”微微笑着说,将食物分给众人。水瑶拿起一块星露果甜饼,咬了一口,甜香在舌尖散开,忍不住称赞:“真好吃!比我们水泽族的芦苇饼还甜。”
星源松鼠也凑过来,跳到微微的肩膀上,用爪子指了指装凉拌菜的盘子。微微笑着夹了一小块水泽莲根茎,递给它:“小心点吃,别噎着。”松鼠接过根茎,飞快地啃了起来,吃完后还蹭了蹭微微的脸颊,显得格外亲近。
饭后,大家继续干活。火岩族工匠做好的金属连接件送到了,阿炎拿着连接件,演示怎么安装:“把连接件套在木桩和桥面的接口处,再用星晶螺丝固定,这样就算遇到大风浪,接口也不会松动。”石漠族族人按照他的方法安装,果然牢固,桥面搭建好后,几个人站在上面跳,桥面也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