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北大博士 > 第113章 归航碎影

第113章 归航碎影(1 / 2)

第一百一十三章归航碎影

潮水退至礁石根部时,晚晴才发现断鳞岛的轮廓在晨光里变得模糊,像幅被洇湿的水墨画。槐树林的新叶在风里舒展,叶尖的露珠坠进黑土,竟长出细小的三瓣花幼苗,嫩黄的花瓣上还沾着星屑似的微光——是星渊之眼炸开时散落的光屑,竟在这寸草不生的岛上扎了根。

“船修得差不多了。”陈景明的声音从海湾传来。他正蹲在艘半沉的木船残骸旁,手里攥着块被海水泡胀的船板,板上的三瓣花雕刻虽已模糊,却仍能看出与沈家船旗相同的纹路。“是沈家的旧船,船底的龙骨没断,补补能撑到大陆。”

晚晴走过去时,看见他脚边堆着堆干燥的槐树枝。是从岛心那棵老槐上折的,枝干里还渗着金红色的汁液,像凝固的星光。“用这个当填料。”陈景明拿起段树枝往船缝里塞,汁液遇海水竟泛起层薄光,将裂缝严丝合缝地封住,“星渊的光附在上面了,能防暗礁。”

她弯腰拾起块船板碎片,背面刻着个极小的“海”字,笔画里嵌着暗红的漆,与父亲航海日志上的签名笔迹如出一辙。“是父亲的船。”晚晴的指尖抚过字迹,船板突然发烫,碎片边缘浮出层薄雾,雾里映出个模糊的人影:父亲穿着藏青风衣,正用这把刻刀在船板上雕花,母亲站在他身后,发间的红绸被海风卷着,缠上他握刀的手腕。

雾散时,船板碎片上的“海”字已变得清晰,旁边还多了个小小的“晴”字,是母亲的笔迹,娟秀的笔画像绕着船板的藤蔓。晚晴将碎片塞进贴身的布袋,指尖触到母亲的玉佩,玉佩里的发丝正泛着淡淡的红光,像有生命似的微微颤动。

陈景明突然指向礁石群。那里的碎玉不知何时聚成了片浅滩,半块刻着“沈”字的碎玉与其他玉片相吸,自动拼出个完整的玉璧,璧上的三瓣花图案在阳光下流转,竟与星渊之眼里的花影完全重合。玉璧中心的圆孔里,浮着枚青铜钥匙——是之前打开血锁的那把,钥匙柄上的星图正缓缓旋转,将周围的碎玉都染上金红色的光。

“是归航的指引。”晚晴将钥匙拾起,钥匙链上的红绸突然展开,在空中画出条弧线,指向黑水洋的西侧。那里的海水已褪去墨色,露出片澄澈的蓝,海面上飘着无数光屑,像撒了把碎星,光屑组成的航线尽头,隐约能看见大陆的轮廓。

修船的间隙,陈景明在沉船的货舱里翻出个铁皮箱。箱锁是三瓣花形状的,晚晴用青铜钥匙打开时,里面滚出个油布包,解开后露出叠泛黄的信纸,纸页边缘还沾着石青粉末。是守墨人的日记,比石室里找到的那本更厚,字迹也更年轻。

“永乐二十一年,沈氏船队带回心镜,镜中现贪念化形,状如血甲虫。先祖以槐木为棺,将镜镇于星渊,命吾辈守墨人世代监察,若镜光外泄,需以石青粉画星图镇压……”晚晴念到这里突然停住,纸页上沾着的石青粉末簌簌落下,在船板上拼出半朵三瓣花,与母亲红绸上的半朵正好互补。

日记的后半本记着些零碎的事:某年某月给岛心的槐树施肥,肥料里掺着晒干的槐叶;某年某月捡到只受伤的海鸟,尾翎缺了根石青流苏,养好在它腿上系了片槐树叶;某年某月在礁石上埋碎玉,玉里嵌着沈家孩子的胎发……最后一页画着幅小像,是个穿蓝布衫的女子,发间系着红绸,正弯腰在槐树下埋什么东西,旁边注着行小字:“沈家妇,心善,以血养花,护后世。”

“是母亲。”晚晴的眼眶发烫。小像里的母亲比光幕中更清瘦些,手腕上缠着圈玄铁链的印记,是当年被当作祭品绑在槐树下留下的。她埋在土里的东西被画得很清楚——是个玄铁盒,盒盖上的三瓣花嵌着颗红珠,与石门后见到的瓦当中心的珠子一模一样。

陈景明突然拽住她的手腕,指向货舱角落。那里堆着些腐朽的木箱,箱板上的星图已模糊不清,却有只血甲虫正趴在上面,翅膜上的星图在晨光里泛着微光。与之前见到的不同,这只甲虫的翅膜是半透明的,里面流动着金红色的光,见到晚晴时,它没有攻击,反而蜷起腿,露出腹甲上的三瓣花印记。

“它在示好。”陈景明捡起根树枝碰了碰甲虫,甲虫竟顺着树枝爬到他掌心,用触角轻轻蹭他的指尖。“星渊之眼的光净化了它的戾气。”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掏出那半块墨锭,墨锭拼合后,甲虫翅膜上的星图突然亮起,与墨锭侧面的星图完全重合,“原来血甲虫也是星图的一部分,是沈家用来标记星渊方位的‘活罗盘’。”

血甲虫突然振翅飞起,在货舱里盘旋两周,朝着船外飞去。晚晴和陈景明跟出去时,看见数十只血甲虫正从槐树林里飞来,翅膜上的星图在阳光下连成片,像张巨大的网,将整艘船罩在其中。网的边缘,那只尾翎缺了流苏的怪鸟正站在桅杆上,喙里叼着根石青流苏,流苏末端缠着片槐树叶,叶上用朱砂写着个“安”字。

“是守墨人养的那只。”陈景明认出鸟腿上系着的槐树叶,与日记里画的一模一样。怪鸟将流苏丢进晚晴怀里,突然发出声清亮的啼鸣,声音里竟带着守墨人苍老的语调:“归航时,星图引,莫回头,守心行。”

午时的太阳升到头顶时,船终于修好了。陈景明解开系在礁石上的缆绳,晚晴升起船帆,帆布上的三瓣花图案在风里鼓胀,竟透出金红色的光。血甲虫群在船周围飞成个圈,怪鸟落在船尾的舵上,时不时用喙调整方向,翅尖的石青流苏在阳光下划出细碎的光轨。

航行到第三日,晚晴在货舱的暗格里找到个樟木箱。箱锁是纯铜打造的三瓣花形状,钥匙孔里嵌着颗极小的珍珠,在暗处会发出微光。她用青铜钥匙打开时,一股淡淡的槐花香扑面而来,箱里铺着块蓝布,上面放着件婴儿的襁褓,绣着半朵三瓣花,与母亲玉佩上的半朵正好拼成一朵完整的花。

襁褓里裹着张泛黄的纸,是父亲的笔迹:“晚晴出生那日,星渊异动,血甲虫群集。你母亲说,这孩子掌心有花,是沈家的光。我将她的发绾在玉佩里,与你的襁褓同藏,若有一日她能见到,便知母亲从未离开。”纸的末尾画着个小小的星图,标注着“归墟”的位置,旁边写着行小字:“守墨人说,归墟是星渊的出口,也是沈家的起点。”

晚晴将襁褓贴在胸口,突然感觉掌心的烙印发烫。她低头时,看见烙印的纹路里渗出金红色的光,落在樟木箱的底板上,映出个隐藏的夹层。夹层里放着个牛皮纸包,打开后是叠照片,最上面那张是母亲抱着襁褓里的她,父亲站在旁边,手里举着本航海日志,日志的封面上,三瓣花的图案正被阳光照着,泛着暖光。

照片背面写着日期:1995年7月16日。晚晴的心猛地一跳,那是她的生日。照片边缘还沾着点海水的痕迹,像是被人从沉船里拼死带出来的。她翻到最后一张,是父亲单人照,他站在艘船的甲板上,背景是片陌生的海域,海面上浮着无数发光的水母,像散落的星子。照片背面只有两个字:“等你。”

“这海域我认识。”陈景明凑过来看,“是归墟附近的荧光海,每年七月会有发光水母聚集。你父亲应该是在那里等过你。”他指着照片里父亲手腕上的红绸,“是你母亲系的那条护心结,红绸末端的流苏缺了半根,和怪鸟尾翎上的石青流苏正好能对上。”

晚晴抬头时,看见船尾的怪鸟正望着荧光海的方向,尾翎的石青流苏轻轻颤动。血甲虫群突然加速飞行,翅膜上的星图连成道光柱,直指前方的海域。那里的海水呈现出奇异的蓝紫色,无数发光水母正从深海浮起,像为他们铺了条通往归墟的星路。

船驶入荧光海时,晚晴发现海水里漂浮着无数细碎的鳞片,每片鳞上都刻着个名字,除了沈家的先祖,还有些陌生的名字,其中一片刻着“陈景明”,旁边用小字注着“守墨人养子,石青血脉”。

“原来我也和这里有关。”陈景明拿起那片鳞片,鳞片突然发烫,在他掌心烙下个极小的三瓣花印记,与晚晴的烙印相比,颜色更浅些,带着石青色的光晕,“守墨人当年在我伤口上抹的石青粉,不是普通的颜料,是他的血混着星渊的光做的。”

怪鸟突然啼鸣一声,从舵上飞起,朝着归墟的方向飞去。晚晴和陈景明跟着它来到一处巨大的漩涡前,漩涡中心泛着金红色的光,像星渊之眼的倒影。漩涡边缘的石壁上刻满了壁画,画着沈家的船一次次驶入归墟,又带着星图返航,最后一幅画是艘小船,船上站着个掌心开花的少女和个举着斧头的青年,背景是大陆的海岸线。

“是我们。”晚晴的声音有些发颤。壁画上的少女穿着她身上的蓝布衫,青年的斧头柄上缠着石青流苏,与陈景明手里的斧头分毫不差。壁画下方刻着行字,是沈万三的笔迹:“三百年一轮回,非诅咒,是传承。归墟纳过往,亦迎新生。”

血甲虫群突然钻进漩涡,翅膜上的星图在漩涡中心组成个巨大的三瓣花,花瓣张开时,露出条通往大陆的水道。怪鸟在漩涡上空盘旋三周,突然俯冲下来,将尾翎上的石青流苏扯下,丢进晚晴手里,然后振翅飞向深海,消失在荧光海的尽头——它完成了守墨人的嘱托,要回断鳞岛继续守护那棵新生的槐树了。

“该走了。”陈景明握住晚晴的手,她掌心的金红光与他掌心的石青光融在一起,在水面上画出条金线,“守墨人说‘守心行’,我们守住了真心,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船驶出归墟时,晚晴回头望了眼那片荧光海。海水里的鳞片还在闪烁,像无数双眼睛在目送他们离开,其中最亮的那片刻着“沈沧海”和“林婉”,是父亲和母亲的名字,两片鳞片紧紧相依,在水流里打着旋,仿佛在说“一路平安”。

甲板上的樟木箱突然发出响动。晚晴打开时,发现里面的照片上浮现出层薄雾,雾里父亲正站在归墟的石壁前,手里举着航海日志,对她笑着说:“晚晴,星渊的秘密不是用来藏的,是用来守的。沈家的船,从来都不是为了寻宝,是为了把光带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