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压力环境下保持专注,本就是该具备的素质。”
苏婉宁只能彻底无视他,铺开稿纸奋笔疾书,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孟时序静静地看着她——
她时而皱眉,时而无意识地轻咬笔头,那副又懊恼又不肯服输的神情,让他不自觉地扬起嘴角。
不愧是他放在心里这么久的人。
就连现在被罚写检讨的模样,在他眼里都格外生动可爱。她专注时微微抿紧的嘴唇、认真书写时颤动的睫毛,比任何表彰奖章都更牵动他的心。
窗外隐约传来训练场上的口号声,而在这间洒满阳光的办公室里,他觉得连光线都格外眷顾她,温柔地勾勒着她的轮廓。
而她的每个轮廓,他都喜欢。
苏婉宁落下最后一笔,将两份检查轻轻推至桌案中央。
“写完了。”
孟时序接过,一行行仔细审阅,办公室里安静得只能听见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
苏婉宁端坐在他对面,那专注等待的模样,像极了刚入伍的新兵在等待教官宣布考核结果。
终于,他从中抽出一份,平整地推到她面前。
“这一封。”
他抬起眼,公事公办的语气里透着确凿。
“可以了。”
没等她完全放松,孟时序已将另一份检查推回她面前。
“这一封。”
他的声音平稳而清晰。
“还需要补充你决策时的具体考量。”
苏婉宁微微一怔,对上他沉静的目光。他身体微微前倾,继续问道:
“告诉我,在决定让出安全锁的那一刻,你具体考虑了哪些可能性?整个风险评估的过程是怎样的?”
这不像质问,更像是引导。
苏婉宁忽然明白了——
他要的不是简单的认错,而是一个指挥员在面对危机时应有的思维层次。
她没有丝毫犹豫,重新执笔。
眼神由困惑转为清明,笔尖再次落下时,写下的已不再是检讨,而是对自己当时决策过程的冷静剖析与重建。
孟时序望着她低垂的侧脸,看得有些出神。直到苏婉宁再次停笔,将补充好的检查轻轻推到他面前。
这一次,他快速扫过纸上的内容,眼里渐渐透出认可,唇角也随之扬起。
“这才像样。”
他将两份检查仔细叠好,郑重地收进抽屉。
“我肯定你,不是因为你认了错,而是你证明了,即便在压力之下,你的判断力依然清醒。”
苏婉宁站起身,背脊挺得笔直,向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个动作里,带着发自内心的敬重与感激。
就在她转身握住门把的瞬间,孟时序低沉而清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记住今天这个过程。将来带兵,你也会需要这样的方法,不是靠职位压服,而是要让人从心底信服。”
门被轻轻带上。
办公室里重归寂静,只余窗外隐约的口号声。
孟时序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个抽屉上,仿佛能穿透木质表面,看见里面那份特殊的“检查”。
他的唇角无声地扬起。
什么心上人,什么天边月。
那都是她,是真实的、完整的,此刻正走在他队伍里的苏婉宁。
他起身走向窗边,正好看见苏婉宁小跑着归队的身影。
“苏排长。”
他对着窗外轻声自语,眼里闪着唯有自己才懂的光。
“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