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互联网泡沫破裂那年,"约翰.斯密斯先生继续道,嘴角泛起一丝苦笑,"教授给我发了封邮件,就一句话:'约翰,还记得我讲过的荷兰郁金香吗?'"
教堂角落,谢刚正悄悄给哭红眼的张晓梅递手帕。这位经蒙德.大卫博士引荐,考上斯坦福商学院就读MBA,但他永远记得2009年分析金融危机时,创立国际移动互联网股份公司的情景,大卫教授说的那句"经济周期就像老中医说的气血循环"给他带来的启发。
冯德·玛丽副董事长凝视着祭坛上的照片——那是90岁高龄的教授最后一次讲课,黑板上还留着那道未解完的星际贸易模型。她突然发现,模型最后的变量符号,竟和公司最新财报上的增长曲线惊人地相似。
管风琴奏响《友谊地久天长》时,约翰.史密斯先生从西装内袋掏出一支古巴雪茄,轻轻放在灵柩上:"教授,您说的对,经济学最终是要让卖粽子的阿婆和卖芯片的巨头都能睡个好觉..."
"教授生前常感叹,研究经济学一生,却未能亲眼见证世界消除饥饿、战争与贫穷,这是他毕生的遗憾。今日的离别,将激励我们以实际行动完成恩师未竟的心愿。"
蒙德·大卫教授享年90岁,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其学术研究横跨传统经济学与星际量子经济学领域。追悼会现场,斯坦福大学宣布设立"蒙德·大卫星际经济奖学金"。
窗外,雨停了。一缕阳光穿过彩窗,正好落在那本摆在灵柩上的《国富论》书脊处,照亮了扉页上教授潦草的笔迹:"给我的学生们——记住,最好的经济模型,永远写在老百姓的账本上。"
追悼会结束后,约翰·史密斯独自站在斯坦福经济系的老楼前。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就像当年下课后等着向教授请教问题的那个年轻学生。他摸出手机,拨通了陆彬的电话:"是时候启动'大卫计划'了。"
三天后,在国际移动互联网股份公司的董事会上,一个全息投影的蒙德·大卫教授正在讲解"星际经济共生模型"。这是根据教授生前最后的研究构建的经济学星际系统,连他说话时喜欢扶眼镜的小动作都还原得惟妙惟肖。
"根据模型测算,"经济学星际教授的影像指向一组数据,"地球与M31星系的经济互补性达到87%,但需要建立..."画面突然卡顿,变成了教授当年在课堂上的真实影像:"记住孩子们,经济学的本质是让每个生命都有尊严地活着。"
谦谦突然举起手:"星灵说他们星系有个'共享智慧库',可以把大卫爷爷的想法永远保存下去!"他手腕上的光纹投射出一幅星图,显示着教授的理论正在多个星系间传播。
与此同时,在斯坦福大学新建的"星际经济研究中心"里,斯托克教授正对着量子黑板发呆。黑板上不知被谁写下一行发光的公式,笔迹像极了大卫教授,但使用的却是从未见过的星际符号。
"教授,"一个研究生怯生生地问,"这会不会是..."
斯托克教授望向窗外的星空,轻声道:"有些智慧,永远不会真正离开。"
当晚,在帕罗奥图的别墅里,陆彬和冰洁看着两个孩子熟睡的面庞。谦谦怀里抱着那枚布雷顿森林纪念币,而睿睿的星璇装置正在床头柜上微微发光,投射出一行不断变幻的文字——那是用137种星际语言书写的"谢谢"。
在火星矿区的三位创始人发来全息消息,他们身后的采矿机器人上,赫然印着"MD经济模型1.0版"的字样。刘志强先生笑着说:"老教授要是知道他的理论在开矿时能省下15%能耗,准会再要一支雪茄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