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彬站起身继续他的发言:"在科创企业初期,当战略投资和传统银行融资渠道受阻时,引入风投资本往往成为最优选择。这不仅能为企业注入急需的发展资金,更能为后续的上市和资产证券化奠定基础。"
他调出一组数据图表投影在屏幕上:"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风投资本通常会要求签署对赌协议作为投资前提——这是他们确保退出渠道的重要保障机制。从企业角度而言,接受这样的条款虽然存在风险,但在特定发展阶段可能是获取关键资金的唯一选择。"
陆彬环视会场,语气转为郑重:"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核心课题:如何通过合理的资产证券化路径,在满足投资人退出需求的同时,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陆彬点击遥控器,屏幕切换到一组对比案例分析:"让我们看两个典型案例。A公司接受了对赌条款后,通过提前布局资产证券化,在业绩对赌期到来前就完成了应收账款和知识产权的证券化发行,不仅兑现了对投资人的承诺,还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
他停顿片刻,调出第二个案例:"而B公司则相反,将对赌压力全部寄托在IPO这一单一出口上。当上市进程受阻时,触发了股权回购条款,最终导致创始人团队失去控制权。"
财务总监冯德.玛丽女士忍不住插话:"陆同学,您提到的资产证券化,在当前监管环境下操作空间有多大?特别是知识产权这类无形资产..."
"问得好。"陆彬微微颔首,调出最新政策文件:"今年三月,证监会新修订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明确将专利许可收益权纳入基础资产范围。我们团队测算过,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通过专利证券化可获得相当于估值30-50%的流动性支持。"
会议室后排传来键盘敲击声,几位同学正在快速记录这个关键数据。陆彬的视线扫过众人凝重的表情,语气转为缓和:"当然,这需要专业的结构设计。我们建议分三步走:首先建立合格资产池,其次设计优先/次级分层结构,最后引入第三方信用增级。"
他突然提高声调:"但最重要的前提是——"屏幕切换到鲜红的警示标语:"企业必须保持至少51%的核心资产控制权。任何证券化方案都不能以丧失技术主导权为代价。"
伍德.斯托克教授立即提问:“控股和对赌协议是正相关关系还是负相关关系。”
陆彬轻轻推了推眼镜,露出一个若有所思的微笑:"这是个极具洞察力的问题,斯托克教授。"
他快速调出一张动态关系图:"从我们的实证研究来看,这种关系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表上三条曲线开始动态演化:"在初创期,适度的对赌条款实际上有助于强化控股地位,因为资金注入可以快速提升估值,稀释后提高了后续投资者的议价能力。"
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醒目的拐点标记:"但当企业进入成长期后期,这个关系就会发生逆转。特别是当对赌条款与多轮融资叠加时,创始人股权会被层层稀释。"陆彬用激光笔圈出图表上的危险区域:"这是每1%的对赌失败风险,可能导致3-5%的控制权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