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沙瑞金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刚刚接到上级明传电报,近期将派调研组到我们汉东,专题调研干部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这充分体现了上级对汉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是对我们班子和全体干部的一次检验和促进。”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我认为,我们要把迎接调研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客观、准确地向上级反映汉东的情况。既要充分展示我们在省委领导下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也要坦诚面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争取上级的指导和支持。”
他的话讲得四平八稳,无可挑剔。接着,他按照程序,请高育良谈谈看法。
高育良不慌不忙地开口,语气温和而恳切:“瑞金书记说得很好,我完全赞同。上级调研组的到来,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和鼓励。我认为,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对待,以积极心迎接。汉东近年来,在瑞金书记为班长的省委领导下,总体上保持了政治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这是主流,是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展示的。当然,任何地方的工作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认识到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决心。我相信,调研组的同志会给我们带来宝贵的指导意见。”
高育良的发言,通篇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矛盾或分歧,完全是一副维护大局、团结和谐的姿态,但每一句又都牢牢地将“良好局面”与“省委领导”(巧妙地模糊了是沙瑞金个人还是集体领导)绑定在一起,将他自身融入这个“良好局面”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之中。
其他常委也纷纷发言,表态支持,内容大同小异,都强调要展示汉东的正面形象。田国富的发言较为简短,重点表示会按要求配合好调研工作。整个会议气氛看似团结和谐,目标一致。
但沙瑞金能清晰地感觉到,在那一片附和声之下,是一种无形的、坚固的壁垒。高育良和祁同伟已经织就了一张大网,笼罩着整个汉东。他沙瑞金看似是省委书记,是会议的主持者,但他所能真正动员和依靠的力量,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汇报表演”中,究竟能占几成,他心中并无十足把握。
常委会很快结束,形成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面展示、争取支持”的十六字方针。但散会后,每个人心中的算盘,才开始真正快速地拨打起来。
沙瑞金回到办公室,立刻吩咐秘书,将他这些天精心准备的述职报告和相关材料再仔细核对一遍,他要确保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案例都准确无误,每一个观点都经得起推敲。他知道,他的汇报,将是直面调研组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次正面交锋。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祁同伟已经回到了省公安厅他的办公室。程度如同一个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出现,等待着指令。
“都安排好了吗?”祁同伟问道,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
“厅长放心,万无一失。”程度躬身回答,“基层的‘群众代表’已经选定并沟通过,他们会知道该说什么。相关的参观路线、考察点都已经反复检查,确保展现的都是最好的一面。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因素,都已在监控之下。”
祁同伟走到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目光深邃:“还不够。要确保,调研组听到的每一个声音,看到的每一处景象,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汉东在高育良书记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政通人和,前景光明。而任何不和谐的音符,都必须被消除在萌芽状态。这是决战,容不得半点闪失。”
“是!”程度凛然应命。
山雨欲来,风已满楼。汉东这座巨大的政治舞台,所有的灯光正在悄然聚焦,所有的演员都已经就位,只等那关键的幕布拉开。第七卷的第一部分,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备战氛围中,画上了句号。而真正决定命运的大考,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