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为巩固,星槎升级完毕,贡献点也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战略储备。鹿笙的状态调整至最佳,开始将注意力投向那个从风修首领记忆中获取的、关于“噬”组织外围“暗市”的线索。
直接使用敌人的凭证无疑是自投罗网。但“暗市”本身,作为一个可能存在已久的地下交易网络,必然有其特定的准入规则和隐藏的入口。她的目标,并非深入虎穴,而是站在边缘,利用《弈天筹》的信息处理能力,进行一次低风险的“市场调研”和“情报套利”。
她首先通过巡风使令牌的高级权限,连接了灯塔内部一个名为“墟界异闻录”的加密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收录了大量未经证实、来源可疑的星域流言、异常事件报告以及关于各种隐秘组织的零碎信息,通常被正统修士视为无用垃圾,但对于擅长从噪声中提取信号的人而言,却是宝藏。
鹿笙设定了几个关键词:“暗市”、“匿名交易”、“跨界黑市”、“噬(模糊匹配)”,开始了大海捞针式的检索。
《弈天筹》高效运转,过滤着海量无用信息。数日后,几条看似无关、却隐隐指向同一方向的信息碎片被筛选出来:
·一份来自某个被摧毁的走私团伙的残存记录,提及在“碎星坟场”边缘区域,存在一个需要特定“信物”或“引荐人”才能进入的“幽灵集市”,交易内容讳莫如深。
·一条某个情报贩子醉酒后的吹嘘,提到他知道如何联系上“只认灵石和秘密,不认人”的“影子商人”,但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一份关于“幽冥船会”某位中层头目异常资产报告的分析附录,怀疑其部分不明收入来源于一个被称为“无光之域”的地下渠道。
这些信息支离破碎,来源不可靠,但《弈天筹》的交叉比对和模式识别显示,它们都隐隐指向一个活跃于多个大势力夹缝中的、高度隐秘的交易网络。而“碎星坟场”、“影子商人”、“无光之域”这些关键词,与风修首领记忆中关于“暗市”的模糊描述存在一定重合度。
“碎星坟场……”鹿笙目光锁定这个相对最明确的地点。那里是着名的三不管地带,环境复杂,各方势力盘踞,确实是设立这种黑市的理想温床。
她自然不会亲自前往。下一个问题是如何获得“准入资格”。引荐人不可寻,那就只能从“信物”入手。
她再次仔细研究那枚从风修身上搜出的、刻有扭曲旋风纹样和“噬”字的黑色令牌。令牌材质特殊,内部结构复杂,蕴含着一丝独特的、非五行属性的能量印记,像是一种身份标识。
“仿造一个?”鹿笙冒出一个念头。她有“虚空之眼”残片带来的空间感知和《弈天筹》的精密推演,仿造其外形和能量波动并非不可能。但风险在于,无法确定这令牌内部是否还有更精密的防伪机制,或者与某个核心阵法绑定,贸然仿造使用,可能立刻暴露。
“或许……不需要完全仿造。”鹿笙思路一转,“可以尝试‘寄生’或者‘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