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堂弟子在废旧金属堆里一无所获地撤走后,堆放点恢复了往日的死寂。风波暂平,石历(鹿笙)低垂的眼帘下,却是一片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外界的纷扰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散尽后,留下的唯有对自身道路更清晰的映照。
小屋之内,灯火如豆。她并未急于修炼,而是将心神沉入识海,那片由《弈天筹》构筑的推演星空之中。三枚玉简——《上善若水功》、《戍土归藏诀》、《九转罡元体》的纲要悬浮于星海,但其上的文字正在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她以现代灵魂对世界本源的探究精神,结合此世玄奥知识,重新架构的阴阳五行大道至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宇宙始于混沌(道),分阴阳,化五行,衍化万物。她的寂灭道基,源自黑莲,本质属“阴”,是归于虚无、沉寂消亡之力。但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若要道基圆满,冲击金丹,乃至更高境界,必须在至阴之中,孕育出一点纯阳生机,达成阴阳冲和的“太初”状态。
五行理论,便是实现这阴阳平衡与转化的桥梁,是“三生万物”的具体法则。她将自身视为一个小宇宙,五脏便是支撑这片宇宙的五行支柱,其间的生克、亢乘、反侮关系,如同天地运行的规律,精妙而严谨:
·肾(水):对应寂灭道基之本,属阴水,主藏精、纳气,是力量的根源与归宿。“水弱逢土,必为淤塞”,需提防土气过盛;“金生水”,需肺金肃降以助其源。
·心(火):对应识海黑莲潜在之能,属火(更偏向阴火或君火?),主神明、转化。黑莲的毁灭之力是极致的“火”,但其“焚尽万物亦蕴新生”的特性,又暗含由死转生的“阳”机。“火旺得土,方成相济”,需土行承载;“木生火”,需肝木生机以助其燃。
·脾(土):此为中枢!以《戍土归藏诀》为核心,“身如荒丘,纳秽藏煞”,强化脾土功能。“土旺得水,方能疏通”,既能承载肾水,亦需肾水润泽;“土能生金”,滋养肺金;“火生土”,心火亦能温养。
·肺(金):主肃降、收敛。以《九转罡元体》引动金火煞气锤炼,取其“金”之锋锐与变革。“金旺得火,方成器皿”,需心火锤炼;“金能生水”,助益肾水收藏。
·肝(木):主生发、条达。此为引入“阳”气、激活生机的枢纽!“木赖水生”,肾水是其源泉;“木能生火”,助长心火转化。但需“金”以制衡,防“木旺克土”。
思路明晰,鹿笙以《弈天筹》为熔炉,开始对三门功法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重铸”:
《上善若水功》的“包容涵藏”、“润泽万物”之意境,被提升为调和五行、运转阴阳的总纲,化为新体系——《太初衍道经》的调和篇。其罡元特性转为至柔至顺,无孔不入地连接、润滑五脏五行之气,尤重“水生木”以激活生机,兼以“水克火”平衡黑莲躁动。
《戍土归藏诀》“纳秽藏煞,承万钧而不摧”的特性被极致强化,成为《太初衍道经》的根基篇。脾土作为中央枢纽与“转化器”,任何外来或内生的斑杂能量,皆先归于此“荒丘”炼化沉降,再依五行生克分流,真正做到“厚德载物”。
《九转罡元体》的金火煞气淬体法门被精炼提纯,融入《太初衍道经》,成为其锋锐篇。侧重于开拓、坚韧特定经脉(尤以连接肺金、心火为主),并作为激发“金生水”和“火生土”的催化剂,主司攻坚与净化。
最终整合,《太初衍道经》筑基篇框架初成:
1.根基:以《戍土归藏诀》(厚土载物)为核心,建立能量中枢与绝对防御。
2.循环:以《上善若水功》(上善若水)意境引导,构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内循环,自成天地,减少外求。
3.锋锐:以《九转罡元体》(金火淬炼)为辅助,锤炼攻伐与净化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