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101章 第101集:东夷初遇砭石术

第101章 第101集:东夷初遇砭石术(1 / 2)

第101集:东夷初遇砭石术

晨雾像一匹湿漉漉的素帛,漫过东海之滨的礁石滩。轩辕踩着微凉的沙砾往前走,裤脚被浪花溅出的细珠打湿,带着咸腥的风钻进领口时,他忍不住缩了缩脖子——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辽阔的水,比部落里那条贯穿草原的河流要壮伟百倍,连呼吸都带着不同的味道。

同行的向导是个皮肤黝黑的东夷青年,名叫阿渔,肩上扛着半筐海贝,见轩辕频频回望身后的密林,咧嘴笑道:“轩辕先生是怕迷路?我们东夷人的鼻子比猎犬还灵,闻着海风味儿就丢不了。”

轩辕笑着摇头。他离开岐伯的住处已近半年,从黄土高原一路向东,越靠近海边,空气里的水汽就越重,连草木都长得跟中原不同:叶片更宽,藤蔓更密,连石头缝里钻出的野草都带着层滑腻的黏液。昨晚宿在阿渔的部落时,他就发现这里的人说话带着水汽般的软糯,连走路都像踩着浪花似的轻。

“你们住在这里,不觉得潮吗?”轩辕弯腰捡起一块被海浪磨圆的卵石,指尖触到冰凉的潮气,“夜里睡觉,骨头缝里会不会发沉?”

阿渔挠了挠头:“先生说的是‘潮气入骨’?是有老辈人说关节发僵,不过我们有法子治。”他忽然指向礁石滩的另一头,“你看那边。”

轩辕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十几个渔民正围着一个壮年汉子,那人坐在块平整的黑石上,左腿裤管卷到膝盖,小腿上有道三寸长的伤口,红肉翻卷着,渗出血珠混着海水,看着怵目惊心。旁边一个白发老者正蹲在他面前,手里捏着块巴掌大的石片,石片边缘锋利,迎着晨光泛着青灰色的冷光。

“那是巫祝爷爷,”阿渔解释道,“阿山哥刚才收网时被礁石划了,得让巫祝爷爷‘砭’一下。”

轩辕快步走过去时,正见老者举起石片,在伤口上方悬了悬,忽然手腕一转,用石片的棱角在伤口周围轻轻按压起来。他的动作极快,却不杂乱,像是在按某种固定的轨迹游走:先按伤口上方三寸,再按两侧边缘,最后用石片的平面贴在伤口上,轻轻碾磨。

那叫阿山的汉子起初还龇牙咧嘴,片刻后竟舒了口气,额头的冷汗渐渐收了。不过半盏茶的功夫,老者收起石片,从腰间布袋里掏出些灰白色的粉末撒在伤口上,又用宽大的海草叶裹住,站起身道:“行了,三天别碰咸水,准好。”

轩辕惊得心头一跳。在中原时,族人若是被利器划伤,轻则发炎红肿,重则高烧不退,巫医用草药敷了,没个十天半月好不了。这老者只用块石头按了按,竟能让伤者立感轻松?

“老人家,”轩辕上前拱手,“晚辈轩辕,从中原而来。方才见您用石片治伤,效果奇特,不知这石片有何讲究?”

老者抬眼打量他,目光像礁石般沉静:“你是外乡人?看你穿着不像渔民,倒像个识文断字的。”他掂了掂手里的石片,“这叫砭石,是海里沉了百年的青石打磨的,能‘泻热散瘀’。”

“泻热散瘀?”轩辕追问,“伤口是皮肉破损,跟‘热’和‘瘀’有什么关系?”

老者往礁石上坐了,指了指阿山的伤口:“你看他伤口周围,是不是泛着红?那就是‘热’——血被伤气逼得乱涌,积在皮肉里就成了‘瘀’。这砭石性寒凉,像海水浇灭火苗似的,能把这股乱涌的热气按下去,瘀血散了,自然就不痛了。”

轩辕蹲下身,仔细看阿山的伤口:果然,刚才还外翻的红肉已经收了些,周围的红肿也淡了。他忽然想起岐伯曾说过“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可这老者却说寒能散瘀,难道有什么不同?

“晚辈斗胆,想试试这砭石。”轩辕看向老者。